談判順利,亦或者說拉攏順利。
81軍本就是撬動西北的一顆棋子,李峰從來不是吝嗇的人,用人之際,很舍得投入。
讓17集團軍內部解決紛爭,往往比外力更簡單。
自己人打來打去,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可要是外來人介入,很可能引起聯合抵觸。
聯合抵觸外來勢力,不是李峰想看到的事情,更願意看到一個處理事情柔和的馬紅賓主持大局,足夠讓綏西跟寧馬之間保持密切。
王天珩去休息,留給馬紅賓跟親信商議。
81軍有一個師,一個騎兵旅,一個獨立步兵旅。
馬龍蛟是35師的師長,馬培凊是騎兵旅的旅長,至於獨立步兵旅則是外甥馬文祥擔任。
眼下這四個人,算是81軍的核心軍官了。
“舅舅,李峰在漠北絕對發了財,一出手就是兩個炮團,那可是兩個山炮團啊。裝備給咱們81軍,絕對可以橫著走了。”
“炮團雖好,卻有點燙手。區區兩個炮團,就讓我們81軍依附,李副司令這是一筆好買賣。我聽說此人年輕非常,真想會一會啊。”馬龍蛟相對穩重一些,也是81軍的悍將,35師屬於主力。看問題的角度比較深刻。
馬培凊沒有說話,之前已經給軍長分析了,當李峰的刀子,有好處也有風險。
就看軍長如何抉擇。
進,那就是鐵定了跟李峰一心,當殺入西北的屠刀。
從此沒有後退之路,必然跟其他兩馬站在對立麵,17集團軍、40集團軍加起來有15萬左右的兵力,在西北紮根多年,可謂是根深蒂固。
退,那就是跟其他兩位站在一起,共同抵禦李峰這個外來勢力。
眼下的處境,確實對81軍不利,進退兩難,很難抉擇。
後勤受限於17集團軍,時常被克扣,糧草也要就地解決,引得地方不滿。這讓馬紅賓的勢力一直在縮水,長此以往下去,不需要外力介入,很可能被17集團軍給吞並。
與其如此,還不如掀桌子。
反正都是一家子,誰來當家做主不是做?
憑啥他馬紅奎能當家,按輩分看,他馬紅賓還是堂叔呢。
二桃殺三士,這是老祖宗早就執導過的手段了。
李峰更狠,不是二桃殺三士,而是一炮吃三馬。
一個和尚挑水喝,想怎麼喝就怎麼喝。
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17集團軍、40集團軍、81軍其實就是三個和尚,互相牽製,互成犄角之勢。
有了2個炮團的外力介入,再加上大漢旅、新一團、461師部隊,足夠讓這種三角平衡破碎,意味著西進的第一步順利邁出了。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侄子馬龍蛟、外甥馬文祥都是激進派,認為李峰這棵大樹值得抱,兩個炮團的誘惑確實大。至少可以先跟17集團軍翻臉,把肥沃的河套地區給拿下來。
有了穩定的地盤,81軍既可以借此休養生息,吞掉對方手上的兩三萬民團,絕對可以一波肥。
馬培凊參謀也是這個意思,與其窩囊的被人拿捏七寸,還不如掀桌子。
以前不敢掀桌子,原因是後勤全在17集團軍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