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一直在等新一團與100師碰麵的情況,眼下碰了一次,韓啟功的100師損失慘重,新一團雖有傷亡,還未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立刻下令王天珩的大漢旅進入隴東,協助丁偉,接管隴東的防務。
限期內,對100師執行小規模的殲滅作戰。
對於他而言,隴東的戰鬥不是第一順位關注點了,馬龍蛟的35師跟馬文祥的168師已經到了金城北部,靠近走廊地區。
金城是西北的一顆明珠,目前在中央軍庇護的範圍內。
李峰暫時不取金城,但要把河西走廊的主動權拿到手。
兩個主力師往這邊一壓,勢必衝擊馬部枋的民團、步兵團等,威脅隴西。此時不要猶豫,果斷出擊,消滅這些地方駐防部隊,迅速結束戰鬥。
馬龍蛟見了隴東之戰,不再懷疑李峰的安排,立刻從涼城動身,前往師部指揮。
亂了,亂了,新一團掀翻100師的同時,李峰疾風驟雨般的進攻就接連打了下來。
兩個師,一個旅,一個加強團的兵力,強勢壓入攏地。
馬龍蛟跟馬文祥手上各帶一個山炮團,隻要有足夠的炮彈,絕對是降維打擊,能夠在攏地橫著走。
炮聲轟鳴,馬文祥先一步壓進寧馬的地盤,部隊出現在縣城周邊。
負責防守的民團隻覺得頭皮發麻。
民團一般幾百人,多的七八百人,配備步槍土槍,十幾挺輕機槍頂天了,甚至連重機槍都沒有。
你讓民團抵抗帶著山炮、步兵炮的正規部隊,那不是開玩笑嗎?
進攻悄然展開,17集團軍剛剛露頭,就把火炮的作用體現出來了。
我有你沒有,壓著你揍沒脾氣。
之前兩個集團軍實力相當,裝備都差不多,輕武器為主,陳舊火炮零星搭配。
但得到李峰重視後,馬紅賓拿到了兩個正兒八經的炮團,48門四一式山炮,還有三四十門步兵炮、迫擊炮。
火炮是一方麵,彈藥供應是另一方麵。
綏遠軍工能夠拿出幾百發炮彈支援17集團軍,能夠保證炮兵部隊的持續進攻。
炮火聲席卷三個縣城據點,僅僅半個小時就解決了戰事,民團投降。
100師潰敗,縣城據點被突破,隴東、隴西同時出現了危機。
馬龍蛟、馬文祥兩人體會到了橫衝直撞的快樂。
炮團一開火,指哪打哪,部隊打到哪,都是一片潰敗跡象。
但凡寧馬部隊敢反擊,立馬用炮火、機槍掃射之,打碎對方的進攻。
跟著李副司令打巔峰局,收拾地方軍閥出身的寧馬部隊,簡直是手到擒來啊。
這就是軍械完備,後勤完好的仗嗎?
隴東失守也就算了,畢竟是奪來的地盤。
隴西算是馬部枋的核心區域,隨時能夠威脅其大本營所在。
這讓40集團軍感覺到了威脅,馬部枋在這片地界縱橫了幾十年,還真沒吃過這樣的虧。被一個年輕人壓到了頭上,士可忍孰不可忍。
寧馬主力都在集結,問題是最能打的100師都被人擊潰了,剩下的主力集結起來,能有多大作用?其實40集團軍的主力就是82軍,共2.8萬人左右。
還有騎兵5軍8000兵力,新編騎兵1師8000兵力,加在一起4.4萬主力部隊。
民團15萬人,由各地牧民強征,戰鬥力連偽軍都比不上。
主力82軍轄100師、新編騎兵8師、軍直屬騎兵團三股兵力。
戰鬥力最強的肯定是100師,既有步兵團,也有騎兵團,兵種齊備。
剩下的新編騎兵第8師跟直屬騎兵團戰鬥力稍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