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身著黃軍裝的鬼子們變成一個個火人,在劇痛中瘋狂翻滾,絕望的慘叫混著彈藥殉爆的巨響,將戰場變成了人間煉獄。
迫擊炮陣地後方,牽引卡車的轟鳴聲震耳欲聾,炮手們迅速的調整射角,每門炮的裝填手都抱著比人還高的彈藥箱來回奔忙。
大殺器自然要在關鍵時候使用。
120毫米迫擊炮的戰場效果絕對是驚人的,搭配燃燒彈,專門替小鬼子解除武士道精神的枷鎖。
放眼所及,一片火海。
無數人影在火海中翻騰,來回逃竄。
再好的武士道精神,也架不住上上千度的火焰燒灼。
“距離5000米!齊射!”
第二輪炮擊開始,換上了高爆彈,120毫米口徑的炮彈如同隕石雨般砸落,在戈壁上炸出深深的彈坑。
日軍臨時挖掘的戰壕脆弱的跟紙一樣,被輕易的撕成粉碎。
整片區域被火海與濃煙吞噬,燃燒彈將空氣炙烤得扭曲變形,熱浪裹挾著彈片,所到之處無人生還。
“八嘎!支那軍哪來這麼多重炮?”
川原抓住通訊兵的衣領嘶吼,但回答他的隻有更密集的爆炸聲。
120毫米迫擊炮的威力可以比擬榴彈炮,爆炸範圍與150毫米榴彈炮相仿。炮彈的破片少,衝擊波強,適合殺傷無堅固工事防護的目標,殺傷半徑在3050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榴彈炮穿甲效果、穿透工事的效果更佳,破壞半徑往往是5070米。
放在眼下戰場,鬼子臨時工事相當於沒有。
能夠機動支援的120毫米迫擊炮,比榴彈炮使用更方便。
臨時支援炮團采用“車輪戰”戰術,三輛卡車一組,輪流牽引迫擊炮變換陣地,讓日軍根本無法及時鎖定炮擊方位。
當第三輪燃燒彈雨落下時,日軍的彈藥被引爆,爆炸的氣浪瞬間席卷200多人。
能看到被炸上天的小鬼子,張牙舞爪的揮舞手臂。
隨後從天空高高落下。
李峰很滿意炮團的支援效果,直接打崩了第八師團的決戰信心。
負責包圍的主力步兵猛攻,同時收縮包圍圈,將日軍逼向石門溝高地。
人可以上高地,炮跟輜重可上不去。
這是李峰給第八師團挖的第二個坑,隻要他們上了石門溝,缺水、少彈、少火炮,豈不是成了孟良崮一般的存在?
偏偏川原中將沒有多少思考空間。
手下參謀給他建議,“將軍,敵人的火力優越,我們應該奪取旁邊高地,以此堅守反擊。”
製高點的誘惑很大。
依托製高點可以有效組織防守,任何將領都是一樣的判斷。
川原中將大手一揮,立刻調動兵力轉向石門溝高地,要在上邊架設反擊火力,打退來襲的支那軍。
命令下達,鬼子紛紛往高地轉進。
步兵還能輕鬆的上去,轉進的非常順利,重機槍一擺,射界優越。
炮兵聯隊直接罵街了。
山炮還能拆卸了組裝,野炮怎麼搞?
38改野炮的機動性非常差,1136公斤的戰鬥全重,大力士也抗不上去啊。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