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淩晨,日軍已經下定決心,先殲滅中央軍兵團,第一軍三個師團與華北方麵軍師團彙合後,集結六個師團兵力反擊第八戰區。
就看誰的速度更快,看誰解決戰鬥的時間最短。
賭一天時間,獨立軍無法到達戰場,也無法發起正兒八經的攻勢。
一致認為第八戰區的電報、電台在虛張聲勢。
新上任的多田駿隻說了一句話,咬人的狗不叫。
如果第八戰區有發起進攻的機會,又怎麼會堂而皇之的公開呢?
不過是借機讓日軍投鼠忌器,不敢放開進攻,好爭取集結的時間。
越是如此,越不能讓第八戰區如願。
必須立刻展開攻勢,吃掉第一戰區的十幾個師,解決晉南山區兵力。
為此華北方麵軍下了重本,不僅讓第三飛行集團的300架飛機接連轟炸,還調來了戰車第三聯隊加入猛攻。
該聯隊下配備幾十輛裝甲車,配合師團展開猛攻。
對於缺少反裝甲火力的國軍,裝甲車就足以橫掃一片。
淩晨時分的槍炮聲響徹山區,日軍主力開啟全麵進攻。
李峰的眉頭一皺,即時戰略視野上出現了飛機預警的場麵,日軍的飛機開始向山區轟炸。
提前的滲透工作,獲知了守軍指揮部位置。
轟炸機專門朝著要害機要猛攻。
搭配精銳小隊,突襲部隊指揮部。
按照小鬼子這種轟炸+斬首突擊的打法,3天內絕對可以結束戰鬥,吃掉這股空有兵力,毫無實力的駐守兵團。
東線21師團一部、35師團主力、獨立混成16旅團以及大量偽軍,向山區壓進。
這股兵力是從華北方麵調過來的,專門配合第一軍作戰。
西線36師團、37師團壓縮陣線。
北線41師團負責中心突破,將守軍一分為二,完成分割。
這就是日軍主力目前的戰略行動,以及戰場上的表現。
“長官,各部已經向作戰地點壓進,是否發起全麵進攻?”
李峰看了看時間,決定將進攻推遲到下午2點鐘,給獨立軍多一點準備時間,也給炮兵多一些布置陣地的時間。
守軍就算再垃圾,應該能夠頂半天。
“東線的兵力不用管,咱們隻盯著西線、北線三個師團殺,務必要在兩股兵力彙合之前,將日軍師團給重創,乃至殲滅。”
不同於之前的兩次殲滅戰,那兩次屬於先包圍再殲滅。
此次作戰是正麵突擊,從正麵突進上解決日軍師團。
用於展現獨立軍的強大攻勢。
巨大的作戰地圖上,各色標記密密麻麻,日軍的兵力部署、進攻路線以及關鍵目標都被清晰標注。
參謀們正在根據日軍動向,以及日軍主力的所在位置,分彆為獨立軍安排作戰任務。
電話、電台響個不停。
張大威全權負責獨立軍的此次進攻,其軍指揮部跟戰區指揮部正在瘋狂對接。
率先進攻哪個高地?
炮兵推進多少米,是的,精確到米。
日軍主力在哪嘎啦,一天可能行進多少,在哪裡可以圍殺。
針對軍、師、團的任務迅速拆解。
開卷考試,就看手下執行度了。
李峰站在地圖前,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視著眼前的局勢。
最後定格在進攻的第一場戰鬥,也是日軍毒氣彈的儲備點,位於晉南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