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拿起鉛筆,在地圖上的西方麵軍防區畫了個圈,“告訴參謀部,需要咱們往哪衝,儘管開口。就算是拚光這五個坦克師,也得給大哥把防線守住!”
“但是呢,我們現在需要油料,需要反坦克炮,需要炮彈,需要卡車。”
“總不能讓我這25萬兵力,拿著樹枝跟漢斯帝國拚命吧。”
“這件事交給諾維科夫同誌了,辛苦你跟後勤部開口,說一說我們的困難。為了急行軍,褲衩子都磨破了。”
“很多士兵都掛空檔呢。”
擔心諾維科夫聽不懂,特意找了經驗豐富的翻譯。
但掛空擋這件事,無論怎麼翻譯,也翻譯不出精髓。
“就是……士兵們的衣物磨損嚴重,連最貼身的都沒了。”翻譯急得滿頭汗,“行軍太急,沒來得及補給,現在連換的都沒有。”
諾維科夫傻眼了,記事本上麵剛記下“第八戰區願全力支援”的字樣,此刻突然顯得格外諷刺。
“李長官的困難,我會如實轉達,爭取就近補充物資。”
旁邊就是伏爾加工業城,這裡工業發達,物資雄厚。
石油、機械零件、子彈、炮彈等,均可以在這裡補充。
尤其是綏造火炮跟蘇維帝國火炮同源,炮彈是可以通用的。
李峰大手一揮,先要他一兩萬炮彈壓車。
另外則是半自動步槍。
除了後方兵工廠自產步槍之外,還需要從蘇維帝國補充。
獨立軍的戰鬥力強,士兵綜合素質在線,既如此,好鋼用在刀刃上。
反正帝國士兵也看不上svt40半自動,不如多多的裝備給獨立軍。
另外一點,雷雨計劃的實施,讓蘇維帝國大量的物資都扔在了前線。
本以為能夠以此頑強固守,實際上被漢斯帝國一波捅穿。
二三線幾乎沒有兵力,也沒什麼裝備。
後方生產出來的武器發給誰?
預備役還在征召,前線部隊還在潰敗,還不如發給李峰的南疆方麵軍。
戰時最操蛋的一件事是倉庫裡堆著武器,沒有發放到士兵手上。
這種情況很常見。
沒有命令的情況下,倉庫看守不可能打開倉庫。
但李峰既然來了,伏爾加工業城的倉庫就得刮一層皮。
籌備渡河的船隻、浮橋,25萬人帶著自重渡河,至少需要幾天時間。
李峰看了眼張大彪等人,
“抓住機會,好好的敲打一下12個師的軍紀,貫徹指揮權利。”
“老子這個方麵軍司令不是花架子,有誰違反軍紀,給我立刻槍斃,一切從嚴。”
三人心領神會,知道如何行事,會優先籌備督戰組,下放到各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