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國聞言笑了:“看來不光是設備,連人才都被你一鍋端了。”
“那是,”
馮牧挺了挺胸膛,還是很有野心的。
“等這批設備投產,咱們第八戰區自產的t34就能裝上自己造的變速箱,還能改良無線電台的問題,到時候再跟漢斯的坦克較量,讓他們嘗嘗什麼叫師出同門,青出於藍。”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我們擅長的手段。
先照搬照抄,實現從無到有。
再積累經驗超越,不丟人。
“那我就等著馮部長的好消息了,日後我的坦克集團軍,隻用馮部長生產的第八戰區坦克。”
周衛國彈了彈煙灰,眼神亮得像雪地反光:“到時候,該讓克萊恩特見識見識,什麼叫真正的裝甲洪流。”
李峰心裡有杆秤,之前遷移到哈國的工業區的產能是月產100輛t34,算上這次轉移過去的設備、生產線,保底能達到月產300400輛的規模。
如果嚴格要求一下生產規範,每個月提供300輛中型坦克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38t坦克畢竟是輕型坦克,可以改造坦克殲擊車、防空坦克、自行火炮,主力坦克還是靠四號、t34這類,能夠撐得起大梁。
當然了,僅限於東線戰場。
如果放在華夏戰場,38t坦克綽綽有餘,不管是輕鬆的碾壓95式豆豆車,還是碰上所謂的97式中型坦克,都有一戰之力。
蘇維帝國的潛力擺在這,工業國的底蘊讓人羨慕啊。
趁著戰爭的機會,能搬走多少算多少,能拿走多少算多大本事。
鐵路直達西域境內,大批的設備洶湧而至。
老西樂的合不上嘴。
廠房拔地而起,供電設備、輸電線路也紛紛貫通。
工業擴展的太快,急需打造幾個大型的火力發電廠,供應工業用電。
後方的事情交給馮牧他們,前線的事情就得李峰親自操心了。
俘虜第17集團軍,繳獲了一百多輛坦克。
周衛國已經找人查看了一番。
搖了搖頭。
漢斯帝國的坦克大多屬於精細之作,配套的零件需要由漢斯帝國供應。
坦克損壞之後,維修難度較高。
就連他們自己的一些坦克,都需要拉到後方重新維修。
“難以用到坦克師內,長官怎麼考慮,如何安排?”
李峰有一些想法,尤其是戰俘內的裝甲兵。
“坦克作為訓練車使用,統統拉回去,至於俘虜的軍官、士兵,作為我們裝甲學院的外聘老師,協助我們打造裝甲部隊。”
“持續為我們培養裝甲人才。”
“這個處理如何?”
周衛國連連點頭,誇了一句好辦法。
“也讓國內的學員、士兵,多多見識一下外部的情況,不能一直用38t、95式坦克訓練,偶爾也得吃吃細糠嘛。”
“另外,一些損壞的坦克可以逆向拆卸,方便我們培養設計人員。”
“提升我們軍工能力。”
這個思路非常不錯,可以把繳獲的漢斯坦克充分利用起來,做到物儘其用。
再不濟拆卸了還能當廢鐵回爐重造。
人窮的時候,看到任何東西都覺得有用。
回收廢品,回收二手。
國內的消息相對滯後,哪怕第八戰區麾下,不同地區的消息也是滯後的。
大批運輸機也不斷起降,拉回來的都是精密儀器、無線設備、化工設備等。
僅有小部分人知道李峰發了財,而且是發了大財。
軍用機場上的飛機每次起落,都讓人猜測,運輸來了哪些東西。
市麵上流出來一些工業產品,顯然是蘇維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