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大項的建設就更繁瑣了,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
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重工業的核心表現就是投資大,見效慢。像輕工業,建個紡織廠、麵粉廠,幾個月就能投產,短期就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僅透過趙剛的彙報,就工業建設的艱難深有體會了。
華北的鋼鐵廠光是修複被戰爭破壞的高爐就花了三個月時間,投入的鋼材和人力不計其數,可到現在,日產量也才剛剛達到戰前水平,想要實現翻倍,還得投入設備跟人員。
無論怎麼看,半年的變化很大,但變化又不足以引起質變。
我們的工業基礎還是太薄弱了,就算按照現在的進度穩步發展,想讓麾下的工業能力翻倍,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重工業的發展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投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可眼下的局勢,根本不允許他李峰慢慢來。
誰來給他三年五年,誰來給他10年八年?
“所以,最佳的方案不是埋頭執行現有的建設計劃,而是搶奪。”李峰的聲音突然變得銳利起來,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僅下半年從蘇維帝國搬遷過來的設備、工廠,就抵上第八戰區所有還多。”
“奪回滿洲工業區,把小日子在關外建設的工業拿到手上,這遠比我們自己辛辛苦苦乾兩年三年有效得多。”
“問題總是殊途同歸的。”
“要解決國內的麻煩,必須解決日軍。”
“要實現工業的突破,還得解決日軍。”
小日子在滿洲的工業建設雖然是為了掠奪資源,但客觀上也形成了強大的工業基礎。如果能把這些工業成果據為己有,確實能省去很多時間和精力,快速提升自己的實力。
李峰得了一次好處,實在不想悶頭苦乾了。
悶頭乾了兩年,辛苦積累的綏遠軍工,還不如搬遷蘇維帝國工業區的一半。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李峰的語氣帶著幾分感慨,又有幾分狠勁,“老實人乾不成大事兒。在這個亂世,想要快速崛起,就得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哪怕手段激進一些也在所不惜。”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堅定:“有必要把拿下滿洲提上日程,奪取日本人留下的工業區,填補我們自身工業的不足。這件事不能再拖了,必須儘快提上議程,早一天拿下,我們就多一分勝算。”
趙剛沉默片刻,提出了自己唯一的疑問:“此時在遠東掀起大戰,東線戰場是否會受到影響?東線的老大哥不是打得正激烈跟艱苦嗎?我們在這邊動手,會不會讓他們分心,甚至影響到整個戰局?”
“老大哥?”
李峰聽到這三個字,不由得冷笑一聲,
“嗬嗬,我可從沒把他當老大哥。蘇維帝國跟我們不過是互相利用的關係,他們有他們的利益訴求,我們也有我們的戰略考量,誰也彆想把誰當槍使。”
蘇維帝國跟漢斯帝國的苦戰還會持續,守住了第一波攻勢後,蘇維帝國尚能維持戰線。
這時候戰場就跟絞肉機一樣,彆說一個方麵軍50萬人了,就是500萬人填進去,也不過是戰線上的一堆碎肉。
李峰可不想當這個倒黴蛋。
必然會采取保存實力的打法,戰略收縮,穩住陣線就ok了。
隻要漢斯帝國不打他,他就坐山觀虎鬥,暗中拿下工業區跟油田,坐擁黑海望大洋,甚至還能考慮組建一下近海艦隊。
搭配他即時戰略視野的掛,在當前階段的海戰,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無敵。
“那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做準備了。收集滿洲工業區的情報,了解日軍的防禦部署,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這些都需要時間。”
“沒錯。”
“這件事就交給你和楚雲飛一起負責,儘快拿出一個詳細的方案來。我會從其他地方抽調兵力和物資,支援你們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