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上校的兩層身份擺在那。
一層身份是李峰的床上友人,另一層身份是漢斯帝國的聯絡官。
非常有益促成這件事。
從漢斯帝國的角度而言,他們一直想讓關東軍北進,在遠東搞點事情,牽扯蘇維帝國的精力。
奈何關東軍被打怕了,寧可去招惹阿麥瑞克帝國,也不敢招惹蘇維帝國。
如果李峰能夠在遠東搞一場大戰,同時吸引關東軍、遠東軍的精力,這是漢斯帝國樂於見到的事情。
他們隻想靜下心來,安安心心本本分分的揍蘇維帝國。
既不想讓第八戰區插手,也不想讓李峰坐收漁翁之利。
從戰略角度考慮,把戰鬥機、生產線賣給李峰是有利的,非常有利於戰略的執行。
外因內因雙重促成,這件事順利的執行下來了。
僅用120萬美元,便拿到了he100戰鬥機的生產許可,以及它的一整套生產夾具,額外花費100萬美金,聘請對方的技術專家,到第八戰區來工作。
除此之外,額外花費240萬馬克,采購10架現成的he戰鬥機。
累積下來,還不到500萬美金。
著實讓李峰驚訝了一番。
500萬美元,就搞定了一套戰鬥機的生產夾具,平移過來後,剩下的就是地麵組裝跟測試了。
豈不是意味著第八戰區也能生產當前一流的螺旋槳戰鬥機了?
這難道就是買辦的快樂?
不需要操心,不需要等待,隻需要花錢把東西拿到手。
難怪有人熱衷於買辦,除了錢花費的多一些,效率遠遠勝過自己搞建設,勝過自己搞研發啊。
第二筆買賣則是促成bf109f型號戰鬥機的采購,一架按照2.3萬美金的價格,采購800架,總價值1840萬美金。
以3萬的價格,采購200架f190a1型號戰鬥機,總價值600萬美金。
分三批交付,8個月內交付完成。
至於如何運輸過來,算是當下比較頭疼的事情。
因為漢斯帝國跟蘇維帝國已經開打,陸地是夠嗆能運輸的。
除非李峰直接跟南方集團軍群交涉,開設一條臨時的綠色通道,將戰鬥機全部運輸到第八戰區麾下。
這種行為太過於危險。
容易讓蘇維帝國眼裡沾沙子。
還有一條路線是從南亞轉運過來,從土耳其、伊朗、中五國方向,轉入第八戰區。
前兩個都是中立國,中轉一下物資很容易。
隻要路線搞定,飛機交付不是問題。
漢斯帝國的戰鬥機有一個弊端,航程較短,僅適合近距離交戰。
僅限於應對關東軍。
1000公裡的航程,對於第八戰區而言夠用了。
足夠對關外大部分地區執行空中攔截,以及空中作戰了。
援助戰機、采購戰機即將送到第八戰區麾下,那李峰要提前把航空隊組建起來。
依托現有的飛行員,組建三個成規模的航空編隊。
金城跟漠北早就開設了空軍培訓學院,兩者走的全都是蘇維帝國的路子,適應的也是蘇式戰機,培養了一大批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