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司令部內,上下都彌漫著一股勝利的喜悅。
在寒冬之際,能夠在一場空襲作戰上取的巨大優勢,為華北方麵軍空軍師的成長提供了時間,這是一切向好的大事。
開春之後,等己方空軍成型,各式戰機接連湧入過來。
將擁有數百架bf109f戰鬥機,以及上百架he100戰機,搭配一百多架p40戰鬥機,還有自己可造的i16、伊爾2殲擊機。
數量、兵員全部占據優勢,足夠穩穩獲得製空權。
作戰前景是一片明朗的。
楚雲飛不敢想象,上千架飛機,三千輛坦克,上萬門火炮加持,這樣的推進關東軍如何抵擋?
如果放在前幾年,日軍好歹是工業國,雙方血拚下去,隻有兩敗俱傷。
現在嘛,旭日帝國已經是日暮西山的味道,不得不進入南洋搜刮資源。
最早一批老兵死傷慘重,剩餘的老兵多多的抽到南洋砍甘蔗。
他們現在補充的新兵,很多連槍都沒摸熟,就被拉到前線了。
戰鬥力下滑嚴重。
這種情況下,華北方麵軍的全力一擊,不知道關東軍能不能扛得住呢?
方麵軍參謀部,已經開始沙盤推演作戰計劃,模擬整個作戰過程了。
對關東軍可能的援兵充分論證。
趙剛與李峰兩人湊在一起,商談的是後勤問題,如何供應調度百萬大軍所需的糧草跟作戰物資。
從鐵路運輸,涉及到近海作戰。難免要遭遇海上艦艇打擊。
從山區運輸,怕是難供應百萬大軍。
山區運輸條件不足。
沒有公路,無法使用大量卡車運輸物資,僅靠著馬車,怕是無法供應大規模作戰,更無法運輸重型武器。
大口徑榴彈炮、迫擊炮、加農炮等火炮,需要牽引車拖拽,靠馬匹是肯定無法運輸的。
“長官,百萬大軍的後勤不是小事。”
趙剛把調度表攤開在桌麵上,指尖劃過“彈藥消耗預估”那欄,“就拿150榴彈炮來說,一門炮一天高強度作戰要消耗50發炮彈,咱們現在有800門,光這一項每天就要4萬發。還有坦克的燃油、士兵的壓縮餅乾、冬季作戰的棉衣……這些都得靠運輸線扛著,一旦斷了,前線就得停擺。”
因此進攻關東軍這件事兒上,趙剛覺得並不樂觀,還需要從長計議。
他抬頭看著李峰,語氣誠懇:“不是我潑冷水,就現在的運輸條件,真要發起大規模進攻,後勤肯定跟不上。我覺得不如從長計議,先修幾條從武城到朝陽的簡易公路,至少能讓卡車通行,再動手也不遲。”
李峰微微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後勤調度安排。
“趙部長的工作準備一如既往的充分,有問題解決問題,任何問題都不足以動搖我對關東軍動手的決心。”
“先以最大的調度能力安排後勤計劃,所需的糧草、彈藥、器具、裝備,給我列出明細,讓後勤各部按需籌備。”
他拿起報表,在“鐵路運輸”和“山區運輸”之間畫了一條線。
“咱們雙管齊下。簡易公路必須修,但不能等修完再動手。讓工程部隊分批次上,先修能通卡車的臨時土路,哪怕隻能單向通行,也能緩解運輸壓力。
另外,從玉門煉油廠調一批油罐車,專門運輸汽油,保證牽引車和坦克的燃油供應;再從華北各根據地征集一批牛車、驢車,配合馬車運輸輕型物資,多一條運輸通道,就多一分保障。”
現在不是物資緊張時期了。
不再是以前那種靠繳獲、靠援助的窘迫,而是有了自己的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