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官,請詳細說說您的看法跟計劃。”
李峰抬手示意勤務兵將大幅作戰地圖鋪開在會議桌上,手指先落在標注“遠東要塞區”的區域,那裡用紅色虛線勾勒出17處日軍堡壘的分布,每個堡壘旁都標注著兵力數字。
少則三五千人,多則八九千人,加起來正好是32萬餘兵力。
對於第八戰區地圖的精準性,史迪威頗為驚訝。
而關東軍尚有如此兵力,也讓人眉頭一皺。
“遠東戰場雖局麵明朗,取得了一些勝利。但仍需要一些時間來肅清殘敵,日軍在北部、東北部、西北部仍有大量的要塞,這些要塞都是日軍經營十年的工事,糧彈充足,且多建在山區或密林裡,清剿起難度不小。”
“隨時有可能配合其海軍作戰,形成兩麵夾擊的可能。”
“而高麗方向,亦有三個師團以上的十萬兵力,掌握著沿海的港口,可通過山區為關東軍輸送物資。”
“想要執行大轟炸計劃,要麼提供更優質的轟炸機,可以彌補奉天至旭日帝國的航程,要麼考慮推平高麗,到更近的位置建設機場,就近展開轟炸。”
“這是第一條解決大轟炸難題的兩個方案。”
畢竟從奉天到日本本土,直線距離超過1500公裡,b17轟炸機滿油滿彈狀態下,續航剛好夠到,但返程時必須減重,一旦遭遇攔截或機械故障,損失率會大幅上升。
提供更優質的轟炸機,比如航程能覆蓋2000公裡以上、載彈量更大、防護更強的機型,從奉天機場起飛就能安全往返,無需擔心續航和攔截問題。
推進到高麗,重新建設機場也是一條方案。
高麗距離旭日帝國本土最近處隻有200多公裡,從那裡起飛的轟炸機,不僅航程壓力大減,還能攜帶更多炸彈,甚至可以實現多波次轟炸。
而且,控製高麗後,還能切斷日軍本土與滿洲殘部的聯係,讓北部要塞的日軍徹底陷入孤立,一舉兩得。
無論選擇哪條方案,都得看金主的意見。
李峰目前沒有辦法自產b17轟炸機,全靠阿麥瑞克帝國援助。
所以困難要甩給對方,如果阿麥瑞克帝國能夠支撐消耗,大批量的給他免費援助,那完全可以考慮不計代價跟損失的執行轟炸。
當然了,執行轟炸的飛行員最好是阿麥瑞克帝國人。
第八戰區提供場所、地勤、航彈,對方提供飛機、飛行員。
想到這裡,李峰迅速強調:“還有一件事,帝國應該能看到我第八戰區的誠意,亦能看到我參謀部的指揮能力,當考慮組建聯合空中部隊,讓帝國的空軍在遠東建立分部,雙方協同作戰,共同對敵。”
“而不是僅僅靠一批不足百人的雇傭兵,花著高額的費用,表現出並不專業的作戰能力。”
房間內陷入片刻的沉默。
有些事情湯姆森跟史迪威考慮過,軍事顧問團完全思考過這些問題。
“抱歉李長官,對於遠東的局麵,您比我們了解的確實更加充分,這份兵力部署圖,能否讓我們查看一番?給我們一點點時間分析。”
史迪威少將說話非常客氣。
專業人能看出這份兵力部署圖的重要性。
真不是吹牛逼,就這份軍事地圖扔出去,誰敢懷疑第八戰區參謀部的專業程度?
絕對是一流的作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