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不少民眾看到聲明後,自發聚集在街頭,舉著“摒棄前嫌,共抗日寇”“譴責消極避戰”的標語,高聲譴責第一戰區和第六戰區的不作為。
曾在前線失去兒子的老人,舉著兒子的照片,聲淚俱下地喊道:“我兒為抗日犧牲,可有些戰區卻躲在後麵不做事,對得起前線的將士嗎?對得起我們的慘痛教訓嗎?”
街頭的民眾越聚越多,口號聲此起彼伏。
有學生團體聯名寫信,要求嚴懲消極避戰的戰區將領,督促各戰區儘快聯合起來,支援戰鬥。
一時間,輿論的矛頭直指,也讓第一戰區、第六戰區的司令長官陷入巨大的壓力之中。
原本隱蔽的派係矛盾,因李峰這篇聲明徹底擺到了台麵上,而全國民眾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各戰區是否會摒棄前嫌、共同抗敵”這個問題上。
李峰看著從各地傳來的輿論反饋,臉上露出一絲得意。
這篇聲明不僅是為了鼓舞士氣、施壓其他戰區,更是為了喚醒全國民眾的凝聚力。
站在大義的旗幟下,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可真是太爽了。
明明是為了遠東戰區司令部搖旗呐喊,侵蝕國府軍事部門的權利,可從表麵看起來。他李峰才是憂國憂民的那位,才是一心抗戰的英雄。
參謀走進來,彙報說前線機場擴充工程已連夜啟動,士兵們和當地百姓一起扛水泥、鋪跑道,乾勁十足。
李峰點了點頭,再次望向鄂北的地圖:“10天奪回鄂北,不僅是給民眾的承諾,更是給日寇的警告。有將士用命、百姓支持,再加上第五戰區的配合,這個時間不是問題。”
“我既沒有時間跟鬼子11軍你儂我儂,也沒有時間跟國府糾纏不清,利用鄂北的雷霆一戰,給華中日軍來點震撼力。”
“通知前線司令部,成立江北集團軍,我將帶參謀人員前往,親自督戰。”
“抽調38t坦克100輛,t34坦克30輛,補充到集團軍麾下。”
安排完這些,李峰走出辦公室。
一旁的湯姆遜、史迪威都在。
兩人對鄂北戰場並不感興趣,唯獨關心高麗戰場、翡翠戰場。
“李長官,剛剛接到消息,日軍集結了一個半師團的兵力,已經到達翡翠王國南部,有意封鎖華夏南部的公路線,形成局部的封鎖局麵。”
“我們在考慮開辟新的遠征戰場,希望你能幫忙抽調兵力。”
李峰痛心疾首啊。
遠征戰場難打,因為後勤路線緊張。
即便可以把兵力運輸過去,缺少有效的作戰資源,未必能攔住日軍的精銳。
坦克、火炮、炮彈難以供應。
除非他親自過去,依托即時戰略視野,能夠以輕步兵痛殺日軍。
所以遠征戰場開辟之前,必須拿下遠東戰區司令的職權。
要是讓統帥微操,送過去多少人,隻會葬送多少人。
“我們決定去一趟山城,相約統帥部商議,從整個遠東戰場的局麵入手,分析利弊。作為遠東戰區的司令官,李長官需要親自跑一趟了。”
嗯?
親自去山城?
扯什麼犢子呢,那不是自己往水坑裡跳。
萬一安排人手把他李峰給扣下來,去他媽哪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