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軍司令部陷入混亂,跑的跑,撤的撤,死的死,燒的燒。
街道上一片狼藉,司令部內更是大火熊熊。
80軍、98軍同步向應山據點發起猛擊,幾十門榴彈炮集結,朝著日軍防守的陣地猛攻。
高爆彈爆炸的氣浪一波接著一波。
著實讓南方鬼子感受了一下舉高高的魅力。
炮火為王的陸軍戰場,兩個軍各配備一個榴彈炮團,師配備山野炮團,加起來150多門身管火炮,齊齊射擊。
幾噸炮彈如同暴雨般瞬間壓向鬼子陣地。
以往打了幾年的仗,也沒遭受過這般火力啊。
炮火一停,立刻出動坦克、步兵壓進,橫掃日軍陣地。
用一個平推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
日軍第三師團的主力,分散在鄂北大片戰場之上,此刻卻遭遇到了滅頂之災。
第三軍沿漢水方向平推,一路往南奪城拔寨。
80軍跟98軍完成合圍殲滅後,從應山順平漢鐵路直逼鄂城。
沿途的日偽軍不足以抵擋兩軍主力。
每軍麾下的三個師,橫衝直撞的殺向鄂城北部。
根本用不了10天,部隊行進的速度就是推進速度,沿途的大小據點隻能阻擋片刻,15萬兵力如潮水般橫掃鄂北,所到之處,日軍防線接連崩塌。
戰場呈現了一邊倒的姿態,除了日軍主力還能稍微的支棱片刻。
其餘的偽軍、治安軍、憲兵鬼子,連一個回合都撐不住,陷入了全方位的劣勢。
火炮差距太大。
鬼子師團配備的75毫米野炮,碰不過105毫米榴彈炮。
聯隊配備的75毫米山炮,連120毫米榴彈炮都不如。
至於大隊、中隊的九二式步兵炮跟擲彈筒,也不是82毫米迫擊炮跟60炮的對手。
鬼子步兵遭遇到了全方位的壓製。
火炮威力、射程、數量全都不夠。
在劣勢火力的情況下作戰,一炮轟過來,立刻損失慘重。
也讓小鬼子感受了一番火炮齊射的壓製力。
第五戰區也逐步加入反攻中來,連續奪回多個縣城據點,從山區向平原地帶殺出。
日式山炮接連噴出炸彈,從關外繳獲的海量炮彈,此刻用於華中的日軍,可謂是物儘其用。
11軍司令部遭突襲、鄂北防線全麵潰敗後。
橫山勇逃到了長江對岸,在洪山建立了臨時指揮部。
隨行的參謀等人,陷入了較大的慌亂,因為鄂北戰事的潰敗,對日軍而言絕非局部失利。
從戰略層麵看,第八戰區以火炮壓製為核心的猛攻,不僅撕碎了日軍經營多年的鄂北防禦體係,更打破了日軍“以點控線、以線控麵”的華中防禦邏輯。
11軍原本駐守鄂北的3師團,損失慘重,三個步兵聯隊已經打成灰了。
依附的一兩萬偽軍,也在第八戰區的坦克壓迫下紛紛投降。
僅剩的小股日軍,也處在孤立無援的地步。
可以說第八戰區的這波猛攻,葬送了11軍一兩年內的戰略進攻,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區域,一股腦的葬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