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森說的是事實,這並非恭維之語。
整個國際戰場的局勢都不容樂觀,儘管這幾個月沒在東線戰場,通過周衛國的彙報,以及他本人即時戰略視野的觀察,也能看到漢斯帝國重新發起了猛攻。
熬過漫長的冬季後,進攻的主動權依舊在漢斯帝國手上,對方的百萬大軍從全麵進攻轉入局部進攻,集中兵力奪取南方戰略資源區。
日軍在南洋的發揮有目共睹,依然處在主動進攻局麵,所到之處劫掠不停,阿麥瑞克帝國苦苦防守。
資源的爭奪進入白熱化階段。
兩個陣營的廝殺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此時此刻,任何勝利都足以打破天平的平衡。
第八戰區絕對是扭轉戰局勝負的關鍵手。
李峰的手往哪裡扒拉,戰局的走向便會往哪動。
湯姆森跟李峰訴說遠征軍小道消息的時候,史迪威已經快氣的冒煙了。
這位突然轉向國府,拉起遠征作戰的家夥,顯然被統帥的外表給欺騙了。
拿到了一些承諾的物資後,統帥便玩起了權術心眼。
單獨囑咐遠征軍司令跟史迪威不對付,鉗製對方的權柄。
組織了三個軍10萬餘人,順利到達了翡翠戰區。
在與日本人的交戰上,雖初戰告捷,但指揮係統混亂,已經超出了史迪威的控製範疇。統帥的鐵杆嫡係,事無巨細向統帥部彙報。
完全架空了史迪威本人的指揮權。
這位堂堂遠征軍參謀長,變成了吉祥物一樣。
此時此刻,懷念起李峰的好。
在第八戰區做事兒的時候,史迪威的建議,還是能夠被李峰采納的。
到了遠征軍這裡,他完全被架空了。
通過即時戰略視野,可判斷戰事尚且在可控範圍內,日軍的推進並不算快,如果繼續讓雙方扯皮下去,接下來23個月內,必然會再度走向失敗的老路子。
李峰深吸口氣,實在是不忍心華夏基層士兵白白傷亡。
那些軍官死多少也不心疼,但士兵是無辜的。
念及此。
他轉移口風,看向了湯姆森。
“遠征戰事尤為重要,可作為遏製日軍向南洋拓展的直接手段,帝國也該提起重視。如果放任國府、史迪威在遠征戰場亂來,我預估2個月內,遠征軍必敗無疑。”
“到那時,日軍可以集中更多資源,向印支那開進,很可能與漢斯帝國彙合於西部。”
“有了旭日帝國海軍加持,再加上漢斯帝國的陸軍實力,整個世界的局麵,必然岌岌可危啊。”
“這對貴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布局,也絕非好事。”
有這麼誇張嗎?
李峰的話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了?
但漢斯帝國、旭日帝國確實處在瘋狂進攻的態勢中,李峰所說的情況並非是毫無可能。
一旦日軍封鎖了翡翠公路,斷了華夏戰區的所有物資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