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帝國才是損失最多的帝國,不僅損失了大量的殖民地,還得不斷的往戰場輸送兵力跟裝備。
就像一個救火大隊長,這裡有火,就跑到哪裡滅火。
沒辦法,誰讓你是曾經的帝國no.1
遍地都是殖民地。
地盤越大,責任越大。任何一處地盤出現問題,都需要約翰帝國出麵解決。
李峰難得迎來了幾天輕鬆時間,訓練的事情由孫銘牽頭,帶著五位師長接管部隊。
不需要他浪費任何精力。
得以抽出心思,盤一盤目前的幾大戰場情況。
最大的一處戰場自然還是蘇維帝國境內,與漢斯帝國的紛爭不斷,雙方的陣線反複爭奪,打出了真火。
中五國方麵軍由周衛國牽頭指揮,且戰且退,配合蘇維帝國部隊防守。
目前已經退到伏爾加工業城附近,整體實力有所損失,但主力仍在,並未受到多大衝擊。
周衛國手握幾個坦克師,也跟漢斯帝國的裝甲師碰了碰,同樣是萊茵河吃過墨水的人,指揮坦克師細致入微,沒有給李峰丟人。
以保存實力為主,打磨戰場精銳為輔,扞衛蘇維帝國的部分地區。
沒什麼可說的,漢斯帝國仍然處在進攻狀態,蘇維帝國的反擊薄弱,摸魚劃水也看不出來。
第二處大戰的位置在於南洋,屬於旭日帝國跟阿麥瑞克帝國的海上爭鋒,依然是旭日帝國占據優勢。
第三處戰場位於北非,漢斯帝國與約翰帝國的雙重較量,目前局勢並不明朗。
第四處戰場應該是華夏戰區,華中日軍主力跟第九戰區的酣戰,妄圖絕境逢生,打通一條鐵路線出來。
橫山勇打破了天爐戰法,此刻正在第九戰區麵前肆虐。
這裡有兩個問題,其一是第九戰區驕傲自大,並未把橫山勇的10萬日軍放在眼中,吃了大虧。
再加上第九戰區有點保存實力的想法,在整個戰略指揮上處在被動局麵。
第五處戰場就是眼下的印支那,李峰由衷的操心起來,因為雨季的到來,嚴重影響了日軍的攻勢。
按照他的想法,鬼子要儘可能的抽調兵力猛攻亞曆山大的英印軍,打通印支那,把矛盾轉移。
這樣他就可以逐步的清理戰場,順勢掌控局麵。
眼下這個階段,越晚介入戰場,收益越大。
正麵有蘇維帝國、約翰帝國、阿麥瑞克帝國、統帥部這四個頂著,他李峰隻需要到每個戰場收麥子就行了。
等戰事到達一定局麵,他來收果實就完了。
至少可以在第一戰場、第四戰場、第五戰場來收果子,且已經做好了豐收之準備。
第八戰區麾下的各軍,該整編的整編,該換裝的換裝。
既有自己生產的蘇式裝備,譬如t34坦克之類,也有更大口徑的榴彈炮,自行火炮。
另一波兵力則是依托美械裝備,開展了新的機械化、半機械化的整編,融合阿麥瑞克帝國的物資,加快軍隊建設。
現在最頭疼的是統帥部,第九戰區岌岌可危,急需要安排兵力援助。
距離第九戰區最近的是第六戰區、第五戰區、第三戰區、第八戰區。
先排除第五戰區,這是統帥的一生之敵,李白兩人巴不得看到統帥部分崩離析呢。
第三戰區實力低微,也麵臨了華中日軍的壓力,屬於是有心無力的場麵。
剩下第六戰區、第八戰區兩處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