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很擅長挖地堡,從山腳一直鋪到隘口,已經挖出不少成型的地堡工事。
再加上牟田口廉也這家夥擅長叢林戰。
知道阿爾乾山脈的重要性。
此處是隔絕印支那、翡翠的唯一山脈,控製了它,就算控製了兩側的平原地帶。
進可攻,退可守。
想要守住,自然要依靠地堡,依靠大量的工事。
挖掘工事恰恰是吃苦耐勞的日本人最擅長的事情。阿爾乾山脈的岩石層厚,日軍隻要簡單加固,就能變成難啃的硬骨頭。
除了加工工事外,還有一些日軍工兵,正在快速的修建破損的公路。
阿爾乾山脈的雨季像一張密不透風的網,把整片叢林裹在泥濘與水汽裡。
雨季的叢林到處是山洪,河穀旁的公路被衝得七零八落。
原本勉強能通卡車的土路,此刻裂開半米寬的溝壑,溝底積著渾濁的雨水,被衝垮的路基旁,幾棵碗口粗的樹橫在路中間,樹皮上還掛著山洪帶來的雜草。
日軍工兵蹲在路邊,褲腿卷到膝蓋,沾滿了黃黑色的泥漿。
他們手裡的鐵鍬一次次插進爛泥裡,卻沒挖幾下就被陷住,隻能靠兩人合力往外拔。
小隊長山田抹了把臉上的雨水和汗水,看著遠處遲遲沒來的輜重隊方向,忍不住罵了句:“這鬼天氣,再修不好路,咱們都得餓肚子。”
旁邊的新兵喘著粗氣,鐵鍬柄在手裡磨得發燙:“隊長,咱們已經修了兩天了,這路剛填好一段,晚上要是再下暴雨,又得被衝垮……”
話沒說完,遠處傳來幾聲悶雷,烏雲又開始往頭頂聚,山田心裡一沉。
雨季的山洪毀了大半公路,即便車隊勉強從後方出發,也得在爛泥裡龜速前進,有的路段甚至需要工兵先清理障礙,才能讓卡車通過。
牟田口廉也一天三份電報,催促後方輜重部隊,務必用最短的時間,為前線補充物資。
一旦物資到位,主力就可以殺入印支那的平原地帶。
殖民軍不堪一擊,僅靠他牟田口廉也一人,就足夠拿下印支那。
那該是何等輝煌的戰績?
催促物資運輸,不僅僅是為了前線士兵,更是為了他牟田口廉也個人的前途。
中午的飯很簡單,菜團子加野菜湯,作為師團長,還能享用壓縮餅乾跟繳獲的罐頭。普通士兵就隻有也菜團子跟野菜。
菜團子上隻有少量的米粒,根本吃不飽,頂多果腹。
看著飯盒裡清水一樣的野菜湯,想起自己腦補拿下印支那的場景。
到時候,他會站在總督府的台階上,接受記者的拍照,天皇會親自為他授勳,整個帝國都會記住牟田口廉也這個名字,讓陸軍重新光榮。
可現在,彆說授勳,連頓像樣的飯都吃不上,這一切都因為輜重隊沒到。
這位急於立功的師團長再次發火。
一腳踹翻了桌子。
“八嘎!”
“後方的輜重隊呢?為什麼還沒到?一周前就發了電報,現在連個影子都沒見著。”
通訊兵頭埋得低低的:“師團長閣下,已經收到了輜重部隊的回複,輜重車隊已經出發三天,按路線應該快到阿爾乾南麓的隘口了。”
“應該?”
“我要的是確切消息,不是應該。”
“帶著一群飯桶,真是讓人火大,真應該把你送到北海道種稻子。”
三個師團的主力,刨去行軍損失跟作戰損失的2萬多人,還有差不多小八萬人聚集在阿爾乾山脈。
供應八萬人的吃喝拉撒,不是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