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帝國海軍在更重要的戰場,這裡是遠東,也是遠洋,並沒有性能優良的軍艦來進行決戰。
就算阿麥瑞克帝國,在被旭日帝國偷襲之後,也失去了控製遠洋的能力。
剩下的一些軍艦,大多是第一賽季時候的老舊艦艇。
數量少,性能差,噸位小,速度慢,根本無法與日軍爭奪製海權。
總督侯爵手上,僅有不足50艘艦艇,其中老舊驅逐艦不足10艘,多為2000噸以內的小型驅逐艦。潛艇15艘,倒是可以支撐一些偷襲任務。
護衛艦跟運輸艦約25艘,能夠提供近海登陸作戰。
這就是印支那地區遠洋艦隊的目前所有殘餘軍艦了。
皇家海軍也不太行啊。
帝國落日的餘暉,多多少少的有點磕磣了,說好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呢。
拿著軍艦清單,李峰看向史迪威、斯利姆,手指在上邊敲了敲。
“憑著這幾艘艦艇,還有不足200架飛機,我們如何爭奪製海權跟戰場的製空權?又如何提反攻事宜?”
“霧裡看花,水中撈月,搞明白了這兩句話的意思再說。”
翻譯仔細思考了一下,把這兩句話翻譯過去,徹底澆滅了斯利姆重返南洋的積極心態。
沒飛機,沒軍艦,打個屁的反攻。
帝國的精力在西方戰場,按照優先級,那裡才是所謂的第一戰場。
就算有物資,也是優先供應第一戰場,給蘇維帝國奶一口,好讓他撐住漢斯帝國的猛攻。
多餘的物資,才會考慮支援南洋戰場,對抗所謂的旭日帝國。
畢竟殖民地的優先級肯定弱於帝國本土,遠洋的優先級低於近海。
“李長官,我們回去商量一下,看能否協調23艘老式戰列艦,45艘巡洋艦,2艘護航航母,至少可以撐住海上運輸,保證海域的防禦。”
“如此一來,可以儘可能的把壓力放在地麵解決,依托飛機、坦克、火炮與日軍抗衡。”
李峰微微點頭,這才像帝國的樣子嘛,再落魄的帝國,也應該有點存貨,統統拿出來,先緊著用一用。
讓斯利姆跟史迪威兩人抓緊去協調,如能找到10艘大型軍艦,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彆說什麼舊不舊的,能用就是好事。
重返南洋之計劃的重點是製海權跟地麵獲勝。
地麵的戰事,李峰心裡有數,隻要他想,分分鐘可以乾翻日本人。
乾翻日本人之前,得拿到足夠多的好處跟利益。
此次會議開了小半天,史迪威、斯利姆各自領了任務,約定兩周後重新召開南洋重返作戰計劃,在此期間,大家的職責不同。
會議解散之前,李峰站起身來,“那我就宣布各自的任務了:
由孫銘中將帶遠征軍師長、殖民軍師長牽頭,核實防線、物資、士兵士氣等情況,形成雙方認可的調研文檔。3輕型坦克、4謝爾曼坦克,用於籌備地麵反攻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