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主要的職權是三個,分彆是財政收支、稅收管理、貨幣發行。
部長抓兩個,次長抓一個。
如果放開來看,這三個主要職權還能細分下來,基本圍繞財政收支管理、稅製建設、預算統籌、貨幣金融監管、公債運作、財政監督核心功能展開。
細化之後就是賦稅、公債、錢幣、國庫、會計五個專業司局,也就是所謂的司長、副司長這些人。
每安排一名次長,就是安排一名副手,可以從部長手上接過部分職權。
李峰一口氣要走稅收、貨幣發行的權利,已經讓財政部傷筋動骨了。
有兩門次長安插進來,他日後辦事也得謹慎小心,務必保證合法合規了。
政務部門的水很深,權力之間的交替又不太一樣,未必是血雨腥風,很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把手上的權力交出去了。
真正的殺人於無形,被邊緣化,當吉祥物。
再說直白一點,財政部是為了統帥部服務的。為了應對戰事,頻頻的擴發法幣,製造了大量的赤字。
這些財政赤字誰來承擔?
上頭的人吃飽吃好,下邊的人苦一苦是吧?
繼續搞下去,金融體係必然崩潰,一袋子紙幣買兩個饅頭,還不如擦屁股紙。
李峰要把職權我在手上,直接把統帥部的錢袋子給捏緊了。
足夠要了統帥部的命。
接下來再想花錢,得問問李長官同意不同意了。
“希望孔部長跟次長之間的工作順利,做好交接。”李峰的語氣依舊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是……是,我一定配合,絕不拖後腿,保證交接順利!”
這是李峰給的活路,雖然權力沒了,至少孔家還在,他還能保住個部長的空殼。
走出辦公室,人像失去了靈魂。
以前他來這裡,是作為財政部長,可以跟李峰平起平坐地談事。
以後再來,就成了任人安排的下屬。
陳勇跟在他身後,沒說話,可那沉默,比任何話語都更像一種提醒:他的時代,過去了。
權力是握在手裡的印章,隻要蓋下去,就能說了算;現在嘛,權力是李峰手裡的繩子,想鬆就鬆,想緊就緊。
下午,趙剛把兩位次長的人選名單送了過來。
送這個字不太合適,應該是拿了過來。
上麵兩個名字,一個是曾經在關外搞過糧稅改革的乾部,一個是留洋回來的貨幣專家,都跟他沒半點交情。
他太清楚這兩個背景意味著什麼,關外搞糧稅的,最懂錢要從明處來,不會再像他以前那樣,給統帥部的特殊撥款開綠燈。
留洋學貨幣的,更懂濫發紙幣的問題,絕不會配合統帥部無休止印法幣。
孔部長拿起筆,在“同意”欄裡簽了字,筆尖劃過紙張,總覺得有千萬鈞重。
“趙主任,這兩位……”他想多問一句,卻被趙剛平淡的語氣打斷。
“李長官說了,下周一部務會,讓兩位次長正式接手工作。孔部長要是有不清楚的,到時候可以跟他們溝通。”
不知道桌子裡的賬本怎麼溝通。
統帥部三次緊急擴幣的記錄還在,每次都是他簽字後,錢幣司連夜趕印,法幣發行量從開始的二十億,飆升到年底的六十億。
財政赤字已經足足60億法幣了,而財政收入呢,不過四五億法幣罷了。
李峰接管的才是真正的爛攤子,要替統帥部擦屁股的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