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步雲頓了頓,語氣平淡得像在敘述一件日常工作:“對於紡織廠的火災,我至今心有餘悸,全市的安全生產尤其是消防安全形勢嚴峻,我雖然剛剛上任,但作為分管領導,確實是我工作沒做好。前段時間省裡媒體的批評是正確的,那些報道我都認真學習了,感受很深,對我的工作是一種促進,我得謝謝那些媒體和記者。
至於媒體質疑,他們有他們的角度。我們工作有不足,該認就認,該改就改。壓力是工作的一部分,習慣了。現在最要緊的,是把該乾的事乾好。”
他話鋒一轉,看向楊建興,“楊書記,孟市長,昨天和消防、經信、規劃幾家碰頭,初步選了幾個點做試點消防站選址。今天下午約了劉青雲和莊一生他們,要實地去看看場地,協調企業談具體細節。這個事拖不得,我可能陪不了王部長他們太久。
另外,我說下我的意見。組織去蘭光縣總結一下改革發展的經驗教訓,媒體報道一下蘭光縣,我覺得很好,對地方發展有益。但我覺得還是要突出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蘭光縣班子的解放思想、求真務實,不要突出我個人。那就辛苦上級媒體的記者朋友了,我看本地媒體的同誌就不要參加了,他們都很忙,不要耽誤他們的寶貴時間。
至於火場救人,我覺得就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地宣傳了,說到底是我們工作沒做好,救再多的人也掩蓋不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嚴重損失的事實,我倒覺得救火、救人的英雄越少越好,再也不要發生重大火災事故、再也不要犧牲消防戰士、再也不要有群眾被困在火場,這才是根本。”
會議室裡瞬間安靜了一下。
楊建興臉上的笑容僵了僵,隨即立刻恢複:“啊,對,步雲同誌說得對,馬上就到秋冬季火災高發期,消防站建設是頭等大事,耽誤不得。王部長,您看……”
王新顯然沒料到胡步雲會是這個反應。沒有慷慨激昂的表態,沒有感人肺腑的心路曆程,甚至對省委組織部的考察和媒體的關注都透著一股疏離。他臉上的笑容淡了些,但很快調整過來:“工作要緊,工作要緊,步雲同誌這種務實的作風,本身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品質嘛。至於你這個典型樹不樹,組織有組織的考量,我說了不算,你說了更不算。這樣,步雲同誌,你先去忙你的。我們采訪組這邊,有楊書記、孟市長和相關部門介紹情況也是一樣的。我們也會深入基層,去消防隊看看,去企業走走,尤其去蘭光縣聽聽乾部群眾的聲音,多角度了解情況。”
胡步雲點點頭,站起身:“那就辛苦王部長和各位了。楊書記,孟市長,我先過去。”
胡步雲朝王新等人微微頷首,轉身就朝門口走去,腳步沒有絲毫猶豫。
看著胡步雲乾脆利落離開的背影,王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神若有所思。旁邊一位省報的資深記者小聲嘀咕:“這位胡副市長還真是有個性,難怪同行說他脾氣大、態度蠻橫、作風粗暴。”
楊建興連忙打圓場:“步雲同誌就是這樣的性格,雷厲風行,心裡隻裝著工作。來來,王部長,我們繼續,我詳細給您彙報一下步雲同誌平時的工作情況……”
胡步雲走出會議室,走廊裡陽光正好。
他大步流星地朝電梯走去,仿佛剛剛那場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帶隊的、規格頗高的考察會議,不過是他日程表上一個微不足道的插曲。
他心裡想的,是那些亟待解決的消防站選址和與企業的談判,是那些隨時可能著火的風險隱患。他隻在乎實實在在能落地的結果,那些光環和報道,在他眼裡,遠不如多建一個消防站來得實在。
王新把他帶來的人分成了兩組,一組留在市裡,一組去了蘭光縣。胡步雲本想給周海軍打個電話,讓他高規格接待一下采訪組,但想想還是算了,雖然周海軍不善於和媒體打交道,但他基本眼力見兒還是有的。
晚上,胡步雲提了一個禮品袋去酒店看望王新。實際上胡步雲和王新的交集是算深的,他上任蘭光縣委書記、上任建安市常務副市長,都是王新送他上任,現在又是王新帶隊來考察、采訪胡步雲的事跡。
無論如何,胡步雲都應該上門拜訪一下,表達一下心意,不然就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喜歡權鬥江湖路請大家收藏:()權鬥江湖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