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孟長江終於忍不住了,茶杯重重地頓在桌上,發出一聲悶響,“胡副市長,你這話是不是太激進了?經開區那些企業,哪個不是辛辛苦苦招商引資來的?哪個沒給建安做過貢獻?說淘汰就淘汰?你知道這牽扯多少就業?多少稅收?多少穩定問題?你考慮過後果嗎?”
“孟市長,後果我當然考慮過。”胡步雲毫不退縮,針鋒相對,“但正因為考慮了後果,才更要堅決淘汰。那些設備落後、工藝陳舊、能耗是行業平均水平兩倍甚至三倍的企業,那些長期靠偷排偷放、犧牲環境換取微薄利潤的企業,那些產品嚴重過剩、市場競爭力幾乎為零的企業,它們的存在,就是建安發展的毒瘤。它們擠占了寶貴的土地、能源、環境容量和金融資源,卻貢獻著低效的gdp和巨大的社會成本,它們不淘汰,真正有技術、有前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優質項目就進不來,也活不好!”
胡步雲拿出幾份準備好的材料:“這是環保局近期監測的部分企業數據,能耗、排放嚴重超標;這是經信局梳理的行業產能利用率,部分領域產能過剩超過40;這是幾起群眾反複投訴、省市環保督察點名、卻因各種‘保護’而遲遲得不到徹底解決的汙染案例!這些,就是我們所謂的對建安市有貢獻的企業。它們創造的每一分錢gdp,背後都是環境的負債和未來的隱患,這樣的‘貢獻’,我們還要持續多久?還要用多少財政補貼和環保罰款去維持?”
胡步雲看向楊建興,語氣懇切:“楊書記,我不是反對發展,更不是反對做強做大經開區。恰恰相反,我是希望經開區、希望建安能走得更穩、更遠、更高質量。淘汰落後產能,表麵看是陣痛,是減法,但這是為了做更大的加法。是為了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刀刃上,培育真正能支撐建安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支柱產業。否則,我們所謂的擴容,很可能隻是把新瓶裝了舊酒,甚至裝進了更多的毒酒。最終,我們建安的發展,會陷入低質量擴張的惡性循環,永遠跟在彆人後麵吃灰!”
會場一片死寂。列席的環保局局長低著頭,仿佛要把自己縮進椅子裡;經信局長莊一生則偷偷抹了把額頭的汗,他再次見到了胡步雲的狠厲。幾位常委表情各異: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麵露擔憂,有的則明顯帶著不以為然。
楊建興的臉色已經完全沉了下來。胡步雲這番話,不僅直接否定了擴容方案,更是將矛頭指向了他和孟長江主政期間招商引資的成果,甚至隱隱觸及某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這已經不是提意見,而是公開的挑戰了。
“步雲同誌,你憂心發展質量,關注環保,這出發點是好的。淘汰落後產能,國家也一直在提。”楊建興冷冷地說道,“但是,任何工作都要講究方式方法,要結合建安的實際。建安底子薄,工業基礎弱,能發展到現在不容易。那些企業,可能技術落後一點,能耗高一點,但它們解決了多少本地就業?養活了多少家庭?你一句淘汰,說得輕巧,後續的職工安置、債務處理、社會穩定,這些沉甸甸的擔子誰來挑?你胡步雲來挑嗎?再說了,什麼是落後產能?標準是什麼?誰來認定?這裡麵操作空間很大,搞不好就會變成一刀切,我們就成了打擊民營經濟罪人!這個責任,你負得起嗎?我看,當務之急還是先把蛋糕做大,擴容發展,引進更多、更大的項目,有了增量,有了實力,再談優化存量、淘汰落後,這才是穩妥之道。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栽跟頭!”
“楊書記,”胡步雲寸步不讓,“正因為底子薄,我們才更要精打細算,走高質量發展的路。不能走先汙染後治理、先低端後升級的老路,那條路已經走不通了。環境容量不允許,資源條件不允許,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不允許。至於標準和責任,當然要科學製定,依法依規執行。但如果我們因為怕擔責任、怕麻煩,就對眼前的落後和汙染視而不見,這才是最大的不負責任,是對建安未來的犯罪。我堅持認為,擴容必須暫緩,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業結構的方案,應該立即著手研究,同步甚至優先推進,這是建安經濟轉型升級無法繞開的坎。”
喜歡權鬥江湖路請大家收藏:()權鬥江湖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