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孟長江,這才剛剛浮出水麵,就已經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比如他侄子孟飛揚翔飛公司的非法勾當,比如他和秘書江一舟的老婆柳敏、吳愛軍的遺孀趙靈燕的亂情關係,比如他的乾兒子張元武疑似黑惡勢力頭目的身份。
還有一個清風彆院,孟長江和楊建興是那裡常客,而且經查清風彆院老板是一個假名字,他們什麼合法的證件都沒有,卻能在建安市明目張膽經營了那麼久,想必沒有楊建興和孟長江的照拂,這種狀況是絕無可能發生的。胡步雲隻試探了一下劉浩,清風彆院就人去樓空了,反應如此強烈和迅速,讓胡步雲不得不相信,那裡麵的秘密,對劉浩、楊建興、孟長江這個團夥來說,一定是致命的。同時胡步雲也相信,那麼大一個清風彆院,絕不會無緣無故消失,一定會留下可循的蛛絲馬跡,就比如王紫薇留下的那個電話號碼。他相信自己終究有一天會解開清風彆院的秘密,會搞清楚那裡曾經發生了什麼。
楊建興本來是孟長江的攔路虎,正是因為他空降到建安市,才攔住了孟長江升遷步伐,也因此兩人素來麵和心不和,這才讓一開始胡步雲和孟長江有了結盟的基礎。讓胡步雲不解的是,孟長江即便投靠了劉浩和胡步雲反目成仇了,但他怎麼會和楊建興攪和到一起去的?楊建興的後台在京都不假,但他也不是劉浩那條線上的人啊。
其實胡步雲不知道的是,楊建興和孟長江能攪和到一起,恰恰是因為他們背後都連著劉浩這條隱線。而楊建興與劉浩的結盟,源於一場精心設計的投石問路和一次心照不宣的雪中送炭。
楊建興空降到建安,最初是帶著雄心壯誌,想做出成績更進一步的。他清楚自己根基淺,省裡沒有強力支持,京都的關係雖硬,但縣官不如現管,北川省內的阻力不小。他本是前任省委書記周清源的人,自然是不受高隆和樓錦川待見的,這也是他本有希望從省紀委常務副書記的位置上直接上任省紀委書記,卻最終隻能到建安任市委書記的原因。
來到建安市之後,麵對前任書記宋漢生留下的以孟長江為主的班底,以及後來強勢崛起的胡步雲,讓他感到處處掣肘。就比如那個規劃已久、能極大改善建安交通格局、拉動經濟的環城高速項目,在省發改委卡了殼,遲遲無法落地。楊建興幾次親自跑省城疏通關係都不見成效,得到的回複是省委和省政府對重大項目的資源分配有通盤考慮。
就在楊建興為項目焦頭爛額,心頭憋著一股邪火無處發泄時,一個看似偶然的機會出現了。在一次全省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會後用餐,劉浩端著酒杯坐到了楊建興旁邊。
“建興同誌,看你臉色不太好,工作壓力大啊?”劉浩笑容和煦,一副關心下屬的姿態。
楊建興心裡警惕,麵上恭敬:“謝謝劉書記關心,主要是建安那個環城高速項目,省裡卡得嚴,下麵乾部群眾期盼高,我這心裡急啊。”
劉浩抿了一口酒,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建安的發展,省裡是高度關注的,特彆是你楊書記主政的地方。但有時候,換個角度看問題,也許路就通了。比如,省裡正在重新審視強省城戰略的利弊,有些資源過於集中,未必是好事。像建安這樣有潛力的地市,更應該得到傾斜。”
楊建興心裡立刻泛起了漣漪。劉浩這是在暗示什麼?暗示隻要他楊建興在“強省城”戰略上站到對立麵,項目就有戲?他敏銳地捕捉到“資源傾斜”這個詞的分量。這幾乎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了。那卡住的環城高速項目,像一根魚刺哽在楊建興的喉嚨裡,不僅關乎他的政績,更關係到他在建安的威信和掌控力。沒有實打實的成績,京都的靠山也未必能一直硬挺他。官場上,有時候站隊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
“建安的發展,還請劉副書記多多支持。您對建安市和我個人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我竭儘所能。”楊建興斟酌半天,才說出這句話。
沒過多久,省發改委的態度果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主動打電話給楊建興,表示“經過重新評估,認為建安環城高速項目意義重大,省裡將優先考慮納入近期規劃”。
喜歡權鬥江湖路請大家收藏:()權鬥江湖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