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潮連忙引著劉浩一行人走向會議室。同樣的位置,同樣的橢圓形會議桌,隻是主位上換了個人。
張海潮的彙報內容與昨天大同小異,但在講到困難和阻力時,措辭明顯軟化了不少,著重強調了穩妥推進、多方協調、尊重地方實際訴求等等。
劉浩聽得很專注,時不時點點頭,等張海潮彙報完,他喝了口水,緩緩開口:
“海潮同誌和發改委的同誌們做了大量工作,辛苦了。發展是硬道理,這一點毋庸置疑。但越是關鍵時期,越要講方法、講策略、講穩妥。”
他頓了頓,目光掃視全場,有意無意地避開了胡步雲的方向:“當前全省工作千頭萬緒,穩定是第一位的。不能為了追求速度,就忽視了風險防控,忽視了各方麵的承受能力。有些工作,急不得,要循序漸進。
比如剛才提到的跨區域項目,兄弟省份積極性不高,說明我們的共贏方案可能還不夠完善,或者時機還不成熟。不要急於求成,可以緩一緩,多溝通,多磨合,把基礎打得更牢靠些。強行推動,反而容易留下後遺症。
再比如改革,觸動利益是必然的,但更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蠻乾,更不能硬碰硬。要多做思想工作,多聽取不同意見,找到最大公約數。改革要蹄疾步穩,穩字當頭。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嘛!”
最後這句半開玩笑的話,引得在座幾位副主任都配合地笑了起來,氣氛似乎輕鬆了一些。
“至於地方的發展訴求,”劉浩頓了頓,語氣變得強硬,“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是宏觀的、全局性的。但具體到每個地方,情況千差萬彆。我們製定政策、部署工作,要充分考慮地方的實際情況和合理訴求,不能搞‘一刀切’。省發改委作為重要的協調部門,要更接地氣,多下去調研,多聽聽下麵的聲音。既要保證規劃的執行力,也要有必要的靈活性。因地製宜,分類指導,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
這番話,表麵聽起來四平八穩,滴水不漏,強調“穩妥”、“溝通”、“尊重地方”,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在座的都是官場老油條,誰聽不出來,這幾乎就是在針對昨天樓錦川的指示,來了個全盤否定。
風向在短短一天之內,似乎就變了。而且這風,是從臨時主持省委工作的副書記那裡吹來的。
在座的人都不是傻子,雖然當前看起來樓錦川是省長,劉浩隻是專職省委副書記,但省委書記高隆離開北川在即,已經不管事了,人也在京都,多日沒回到北川。本應由樓錦川順位主持省委工作的,上麵卻明確由劉浩主持省委工作。
這說明啥?說明劉浩離升任省委書記隻差半步,說明北川即將進入劉浩的時代。
那麼劉浩講話的分量毫無疑問就比樓錦川要重了。
會議室裡很安靜,幾位副主任的眼神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有人低頭看著筆記本,有人若有所思地點頭,有人悄悄用餘光瞥向胡步雲。
胡步雲坐在那裡,臉上依舊沒什麼表情,仿佛在認真聆聽。
他心如明鏡,劉浩這番話,與其說是給發改委聽的,不如說是給他胡步雲聽的,更是給樓錦川聽的。
這是在明確劃界——你樓錦川昨天定的調子,在我這裡,行不通。你塞進來的這個人,還想像在建安一樣,搞雷厲風行、越級打怪那一套,同樣行不通。
現在的北川,得按我劉浩的規矩來。
劉浩講完,沒有像樓錦川那樣直接給胡步雲“派活”,甚至連提都沒提他一句,仿佛胡步雲這個新來的常務副主任兼黨組副書記不存在一樣。
他隻是對張海潮說:“海潮同誌,你們班子要好好領會精神,把工作做細做實。有什麼情況,及時向省委報告。”
“是是是,劉書記的指示非常重要,非常及時,我們一定深刻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張海潮立刻表態,語氣比昨天對樓錦川時更多了幾分恭敬。
劉浩點點頭,話鋒一轉,語氣更加嚴厲:“發改委是全省經濟工作的核心樞紐,位置特殊,責任重大。越是這樣的要害部門,越要講政治、顧大局、守規矩!政治規矩是第一位的,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始終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決維護省委的權威,確保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在發改委不折不扣地得到貫徹執行。
喜歡權鬥江湖路請大家收藏:()權鬥江湖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