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解放到四合院的時候,傍晚了,吃完飯,林衛國帶著他和林誌剛,去中院易中海家。
“老易,在家沒,我找你有點事。”林衛國站在屋外喊。
“在家呢,快進來,有事進屋說。”易中海出來,把三人迎進去。
“坐,喝水。大家不要客氣,坐著說。”易中海說著給三人倒茶。
“是這樣的,老易,這是誌剛的堂哥。他通過了軋鋼廠的招工,他分配的車間是鉗工,我想讓他到你車間,在旁邊跟著學習。”林衛國喝了口茶繼續說。
“老易,你看怎麼樣?平時你有什麼需要跑跑腿的,直接安排他。”
“解放,這是你易大爺。”林衛國對著身旁的林解放介紹。
“易大爺,您好。”
易中海見過幾次林解放,對他有影響,力氣大,手上靈活,人又勤快。易中海打量一下,說:“可以,明天我和車間主任說,安排到我這個車間來,先跟著我學習。”
“易大爺,勞煩您費心啦。”
易中海暗自點了點頭,這年輕人態度端正。
“老易,不打擾你們休息了,改天一起喝酒。”林衛國起身帶著兩人回前院。
“沒事,好啊,回見。”
送走三人,易中海坐在桌旁喝茶。
“解放,早點起床,7點過一起去廠裡,放機靈點,少說話多做事。你這進廠是學徒工,多學點手藝,早日轉正。住宿要麼是住廠裡的集體宿舍,要麼住我這。”
新進廠的工人,絕大多數都是從“學徒工”開始的。直接成為“正式工”的情況非常少,稀缺人才或特殊技能,可能會被直接錄用為正式工。
建國初期,國家工業基礎薄弱,技術工人極度缺乏。為了快速培養技術力量,“學徒製”是大型集體工廠培養新工人的最主要、最普遍的方式。
學徒轉正一般2—3年,不同行業略有差異。學徒想轉正,需要通過技術考核(理論和實際操作)以及思想品德鑒定。
“小叔,會不會給您添麻煩?要不我還是住宿舍?”
“不會,放心住,和你弟住一屋。集體宿舍不怎麼方便,條件差。解放,爭取早日轉正就能分房。”
“好的,小叔,那麻煩你們了。”
“你們快去洗漱吧,早點休息,明天還要上班呢。”
“好。”
“爸,你明天抽空去一趟農科所,幫我拿2支菌種回來。要先去居委會開張證明才行。”
“好,行,我知道了。”
林誌剛躺在床上,意識進入種植空間,去養雞場,收了5隻公雞,1195個雞蛋在倉庫,養雞場留5個雞蛋試試孵小雞。一隻公雞足足有10斤重,不枉我養了這麼久,改天弄來下鍋,肯定好吃,林誌剛想著咽了咽口水。
“係統,空間裡成熟的植物,雞蛋,你直接幫我收獲,育種那塊地除外,其他的每次按20金幣。”
“好的,宿主。說完直接收獲了2萬斤紅薯,1200斤籽棉,2萬斤紅薯藤,本次承惠40金幣,已扣除。”
林誌剛選了一塊地,種了10棵蘋果樹。種了2畝麥子,2畝玉米,1畝棉花。
在蘑菇屋裡,下層鋪500斤玉米芯,上麵鋪500斤碎棉籽,用了2支菌種。
育種那塊地收獲200斤紅薯,250斤蘿卜,白蘿卜種4斤,存在個人空間,等院裡的土養好了,就開始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