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茬的蘑菇和之前一樣,還是65斤。
趁著時間還早,林母上街去菜市場買了幾斤肉,準備一會兒做個蘑菇肉片湯,在做一瓶蘑菇醬。
吃過午飯,和四哥林解放一起回村裡。林誌剛算了算時間,村裡的二茬蘑菇可以收了。
在村裡收完蘑菇,這次那個架子有52斤,其他的架子還是一樣,此次收獲了420斤。全部裝上板車,籮筐上麵蓋個簸箕,林衛民喊了6個人高馬大的莊稼漢,跟著去押車。
林誌剛無聊,找了個地方,在那裡釣青蛙,打發時間,林大伯讓等他回來。釣了一會兒,有好幾個青蛙,林誌剛不想釣了,提著桶回爺爺家。
至於林四哥忙著種地,家裡大人少,他多做點,他的父母就少種點。
爺爺家裡沒人,林誌剛拿著一把鐮刀去地裡找人。老爺子在起壟,老太太在放紅薯塊。紅薯放在辟陰處促芽,等芽點冒出,切成50克左右的小塊,裹上草木灰,再種植。這樣更節約糧種,這個是老太太驗正過的,在附近幾個村都推廣了,大家都認同的。
林態剛幫著放種,人多始終要快點,1個小時過去了,這塊地種好了。又去旁邊的地裡鋤草。
“奶奶,我院裡種的大部分是紅薯,你跟我留塊地,我種在村裡試試,看:看產量怎麼
樣。”
“好,好,還有空地,我給你一塊。”
看了看天色,回去做晚飯。林誌剛背著籮筐走在前麵,老爺子老太太走在後麵。
“誌剛小子,今天回來啦。”
“是啊,馬嬸。”
路上遇見幾個人,林誌剛連忙打著招呼。
屋裡,林大伯已經在那裡了。
“大伯,怎麼樣?”
“賣完啦,我上次跑了好幾個單位,找他們談這個供應,每家我都留了幾十斤蘑菇,讓他們試試味道。”
“有兩家過後,給了我答附,答應讓我送貨,有多少要多少。一家是城裡的供銷社,後麵量大送那裡,有多少要多少;一家是你之前說的酒樓,需求量小些。”
“那就好,隻要有銷路,就可以擴大生產。”
“大伯,這樣你先帶我去看看這次挑出來的棉籽殼,有玉米芯沒。”
“好,誌剛,我們邊走邊說。有玉米芯。”
“那也挑點。”
林誌剛看了看挑出來的棉籽殼,看起來已經是目前最好的。
“大伯,再訂些木箱子,後麵和之前一樣,煮沸後暴曬,浸石灰水。這石灰用得多,你要去找供銷社溝通溝通。今天先弄幾個大缸,洗刷乾淨,明天暴曬過,再泡棉籽殼。”
“好的,誌剛。”
“好的,乖孫,奶奶明白了。”村裡的蘑菇都是老太太在經管,其他人村裡人不放心,擔心沒有那份手藝,浪費材料。
確實,老太太那麼多年的種植經驗,和林誌剛比起還差一大節。
吃完晚飯,林解放和林誌剛回城裡,天色漸漸暗了,月亮掛在天空中,柔和的月光灑在趕路人的身上,照亮前麵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