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實現“鋁本位製”的前提是你必須要讓所有人都能夠承認鋁這種“貴金屬”的價值。
目前為止,全世界就隻有大明有著電解鋁技術,並且處在絕對保密的狀態。
其他的國家彆說鋁了,就連鋁粉都搞不出來,而且就連大明的百姓同樣不知道這鋁為何物。
如此情況下,貿然拿出一塊鋁錠出來告訴大家,此物為稀有金屬,其價勝過黃金,又有幾個人會認同?
所以,“鋁本位”不可行,至少短時間內不可行。
雖然放棄了“鋁本位”的打算,但朱大皇帝依舊打算將鋁打造成價比黃金的稀有金屬。
為此,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這個東西真的是稀有。
鋁稀有嗎?
作為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它似乎和稀有沒有半點關係。
但是由於其極易和氧氣反應的特性又造成了自然界幾乎沒有單質鋁的存在,從這個方麵來看,它又的確是極其稀有的。
所以,為了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到鋁的稀有,朱大皇帝決定派出幾支船隊,拿上部分造型精美的鋁製品,進行全球展覽並且將“製鋁技術”全球大派送!
不過這個派送的“製鋁技術”嘛,他可能就比朱大皇帝的電解鋁技術麻煩了那麼億點點。
比如說,他需要進行一係列繁瑣的置換反應,
又比如說他還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屬鈉!
前世就是這樣的“製鋁技術”被用作工業量產後,全球一年的產量足足達到了500千克!
隻要這“製鋁技術”成功推廣後,鋁貴金屬的身份基本也就坐穩了。
哦,最後,它還需要改個高大上的名字。
比如說,“秘銀”就很不錯!
朱和埸晃了晃腦袋,將腦袋裡的一係列想法拋到了一邊,轉頭先將這製幣設備收入了囊中,隨後看向了下一件商品。
“早期蒸汽火車頭5台,售價20萬兩白銀!”
這又是一個好東西!
雖然蒸汽火車,對於當前已經將蒸汽機運用到戰艦上的大明來說,並沒有技術性壁壘,缺的隻是那臨門一腳。
不過有了這五台火車頭作為樣本,直接複製張貼,卻是可以實實在在減少科研部門在其研發設計投入的時間。
而且火車的出現,在極大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也能大大加強貨物,礦石的運輸效率。
這對於快速發展的大明來說,其意義非凡。
隻是對於未來鐵路鋪設的主角們—土著,這應該算不上是個好消息。
畢竟修鐵路死上一幫子人,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朱和埸還記得前世的米聯邦修個太平洋鐵路,死了無數的華工。
而對於這些土著來說,朱大皇帝隻能是向上帝幫他們祈禱希望土著們能少死幾個人了。
至於上帝管不管得到,那就不在朱大皇帝的考慮範圍了。
……
喜歡八旗鐵騎?朕用機槍應對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八旗鐵騎?朕用機槍應對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