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德的動作堪稱雷厲風行,幾乎是在拿到了胤礽的認命的下一刻便立刻開始了行動。
作為防守一方,又是提前準備,杜立德自然擁有著自主挑選主戰場的優勢。
他鋪開直隸堪輿圖,手指在上麵緩緩移動。
首先,主戰場不能放在北京城,作為王朝國都,天子腳下,隨便扔塊兒磚都能砸到個頭頂三眼花翎的侯爵貝勒的地界兒。
真要是在這裡打起來,砸壞了哪位爺府上的瓶瓶罐罐那還是小事兒,要是驚了這群大爺那才是天大的麻煩。
他可不想在功成名就之前,先惹上一身騷。
其次,這決戰的地界兒一定要足夠開闊!
明匪號稱三十萬大軍,雖然他心中對此存疑,但己方集結的兵力也非小數。
若戰場過於狹窄,大軍如何施展得開?又如何能一鼓作氣,一舉重創明匪,畢其功於一役?
一番仔細斟酌之後,杜立德的手指重重地點在了通州運河沿岸。
此地背靠通惠河,西扼京師門戶,東連廣闊平原,地勢開闊,足以容納數十萬大軍鏖戰。
一旦戰事不利,亦可憑借河道稍作阻滯,為後續調整爭取時間。
“就這裡了!八裡橋!”
他眼中精光一閃,撫著頜下花白的胡須,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此地,簡直是為我大清殲滅明匪量身打造的完美戰場!”
杜立德並不知道他作出這決定沒過多久,關於清軍動向的情報就出現在了朱大皇帝的禦案上。
朱和埸看著這份來自千裡之外的情報,臉上的神情變得古怪起來。
八裡橋啊!
八國聯軍一巴掌把蠻清抽醒的地方。
蠻清戰神僧格林沁打出三千對五驚世戰績的地方。
曆史的軌跡,當真奇妙。
不過看樣子,這蠻清戰神的位置,有人要跟僧格林沁搶一搶了。
至於這位神格的爭奪者杜立德,朱和埸也剛看過錦衣衛送來的背景資料。
崇禎十六年的進士,建奴入關後,審時度勢,搖身一變成了清廷官員,憑著才學,倒也挺受糠稀那老賊的器重。
當年糠稀平三藩,此人就在背後出謀劃策,算是個有本事的。
“不過……”
朱和埸的眼神冷了下來。
“既然是給建奴賣命的,如今還領兵,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這種人,本事越大,為禍越烈。
“來人!”
“陛下,有何吩咐。”
“給李振華發報,告訴他放緩推進速度,做出兵力不足、後勤不濟、疲憊不堪的假象,給足建奴時間收攏兵力。朕要在八裡橋,一戰,徹底打斷建奴的脊梁骨!”
……
與此同時,八裡橋陣線,清軍大營。
數十裡連營拔地而起,無數杆大小軍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從直隸各地開拔而來的八旗兵馬,如同涓涓細流彙入江海一般,源源不斷地向八裡橋地區集結。
杜立德身著戎裝,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看著越聚越多的軍隊,感受著營地中那股躁動而又壓抑的氣氛,心中的戰意也隨之節節攀升,越發高漲。
而與此同時,派出去的探子們帶回來的“好消息”,也是一個接著一個。
首先,之前軍情中所說的,登陸的明匪足有“三十萬大軍”的消息,經過他不斷派遣探馬反複偵查、多方驗證之後,已經證實為虛報!
明匪的實際人數,撐死了也就是十萬左右,甚至可能還不到這個數目!
其次,那些明匪果真如他所預料的那般,因為是遠道突襲,並未攜帶多少重型火炮!
探馬回報,明軍炮隊所裝備的,大多是一些僅依靠單一馬匹便能夠拖拽的小型火炮。鋼製步兵炮,野戰炮,重機槍)
再有,他為了遲滯明匪前進速度而派出的數支精銳騎兵襲擾部隊,作戰效果也堪稱斐然!
雖說折損了不少八旗勇士,讓他著實肉痛了一把,但明匪主力前進的速度,確實是肉眼可見地降了下來。
按照這個速度,他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將京畿周邊的所有八旗兵力都聚攏到八裡橋一線。
如果說,在剛接到任命,得知明軍大舉登陸之時,杜立德認為此戰的勝算還隻有六成的話,那麼現在,隨著這些“好消息”的不斷傳來,這個幾率已經在他心中飆升到了九成!甚至更高!
這接二連三的“好消息”,也很快便通過快馬傳回了北京城。
紫禁城內的皇太子胤礽聞報,原本因糠稀暴斃和明軍壓境而惶惶不可終日的心,總算是稍稍安定了一些。
滿朝的蟎螬蚊物百官們,那顆高懸著的心,也終於算是落回了肚子裡。
是夜,那些達官貴人、王公貝勒的府邸之中,無不張燈結彩,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
那熱鬨的陣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前線的清軍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輝煌大勝,將明匪殺得片甲不留,凱旋歸來了呢!
……
大明天允元年十月初八,“大明軍隊”約莫三萬餘人,在經過了十來天的“艱難”行軍之後,其先頭部隊的旗幟,終於是出現在了八裡橋清軍大營的視野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