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一五計劃,帝國雄心
南京,紫禁城。
奉天殿內,文武百官身著嶄新的朝服,隊列整齊。
朱和埸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平靜地掃過階下眾人。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在臨時科舉中脫穎而出的新晉官員,年輕,銳氣,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也對禦座上的這位年輕帝王,充滿了近乎盲目的崇拜。
他很滿意這種眼神。
一個國家,最怕的不是貧窮,而是暮氣。
而眼下的大明,朝氣蓬勃。
“諸位愛卿,過去的一年,我們收複了江南,光複了中原,將建奴偽帝攆進了關外的冰天雪地。”
“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朕今日要宣布一事,此事將決定我大明未來數十年的國運走向。”
“朕稱之為,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
五年計劃?
這個新奇的詞彙,讓殿內眾人皆是一愣。
以五年為期,規劃國策?
朱和埸沒有賣關子,直接拋出了計劃的核心內容。
“其一,基建為國之血脈。朕計劃,在五年之內,於我大明疆域內,修建一條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鐵路大動脈!”
朱和埸話音剛落,大殿內瞬間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鐵路,他們並不陌生。
雖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去過定天府,但定天府的那條鐵路其快捷高效的運輸能力,通過《大明之聲》的宣揚,早已是人儘皆知。
可那條鐵路,全長不過六百公裡。
而陛下口中的鐵路大動脈,是要貫通南北、連接東西!
這等浩大工程,其工程量之巨,耗費之大,簡直難以想象。
就在眾人還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時,工部代主事李文遠一步出列,躬身行禮,臉上卻寫滿了為難。
“陛下,臣……有本奏。”
“講。”
朱和埸抬眼看向階下的李文遠。
當初那個在福州城外激動不已的年輕秀才,如今已是朝堂上舉足輕重的一員。
“陛下,興修鐵路,利國利民,臣亦深以為然。隻是……此事實在太過浩大,恐有幾處難點,不得不察。”
“定天府鐵路不過千餘裡,但時至今日那條鐵路尚有部分橋梁、隧道未能完工。”
“而貫通南北的鐵路大動脈,沿途山川河流無數,地勢複雜,其修建難度與所需耗費,恐是定天府的十倍、百倍!”
李文遠深吸一口氣。
“更關鍵的,是鋼鐵!陛下,以我大明現有兩座兵工廠的鋼鐵產量,即便不計損耗,不造一槍一炮,全力供給鐵路修建,恐怕……五十年也未必能完成此等壯舉!”
“還有人力,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征調的民夫,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必然會嚴重影響沿途各地的春耕秋收,於國計民生,恐有大礙!”
李文遠的話,讓殿內剛剛升起的些許狂熱迅速冷卻下來。
他說的是事實。
在場的官員,即便不懂工程,也明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
人力或許還能解決,但這鋼鐵……
所有人的目光,都重新聚焦到了龍椅之上。
朱和埸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