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起來大概有五畝地左右,距離軍寨很近,如果能開辟出來種地,每年收成能有不少。”
林楓微微頷首,心裡暗暗琢磨。
五畝地不算多,交給那些輔兵來種完全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不過,還需要將這件事上報給徐校尉,請徐校尉告之指揮使。
若是能以後每年種地,有一筆收成,那黃龍寨的日子會比現在好過多了。
林楓點了點地圖上被標注出來的兩塊地,神態悠閒。
“希望有一天,地裡麵的莊稼能完全供給黃龍寨所用,這樣咱就不用吃那些商人送來的‘開中糧’了。”
所謂“開中糧”,源於大乾開國太祖皇帝手下丞相開創的“開中法”。
邊疆苦寒,氣候惡劣,邊疆士卒守邊缺少糧食。
朝廷的“開中法”便是以“鹽引”換糧食。
朝廷發給大商人“鹽引”,準許大商人販售食鹽,大商人依照朝廷的要求,將糧食運送到邊疆,給將士們食用。
大乾開國的時候這辦法不錯,保證了邊疆將士能吃飽飯。
可開中法延續到現在,早已是千瘡百孔。
商人為了牟利降低成本,運送來的大米,很多都是沉米。
口感不佳也就罷了,還經常有壞掉的大米,令人無法下咽。
寧遠關邊軍對此怨聲載道,數次反映給指揮使李成梁。
李成梁上表朝廷,可“開中法”關乎多少人的富貴?哪能說查就查,說變就變?
開中糧的事情扯皮了數年,愣是沒有個結果。
林楓也吃過開中糧,那味道實在難吃,勉強果腹而已。
故林楓就起了“屯田”的心思,與其吃著開中糧惡心自己,還不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針對黃龍寨的改造計劃,非朝夕之功。
好在,北蠻的進攻後續並未將重點放在林楓他們所在的區域。
林楓得以大刀闊斧,改造黃龍寨。
又是半個月時間悄然過去,黃龍寨已經初具規模。
營房建造完畢,老營房全部拆除,新營房整潔、齊整,令人耳目一新。
鐵匠坊由於戰事未熄,很多工具暫時沒有辦法購置。
豢養豬、羊、雞的地方也已經建造好,百姓送來的小動物都被安置在其中。
當林楓還準備繼續改造的時候,一則好消息傳來:北蠻,退兵了!
持續一個月的攻殺,終於告一段落。
據傳,北蠻小王子達延汗在攻擊大乾邊疆的戰役中,以“作戰不力”為名,連續懲治了六位將官。
接著他又馬不停蹄的提拔了六位將官,徹底掌控老王留下來的軍隊。
宮廷之內的官員任免,更是多達三十幾位,堪稱北蠻內部大換血。
戰事結束,就是例行的論功行賞。
當然,有作戰不力者也要罰。
夏末,黃龍寨。
林楓收到了徐川的書信:命林楓領親信,返回寧遠關,參與慶功宴!
徐川在書信裡強調,指揮使大人看了林楓的三棱箭設計圖,得知他勇奪大小石寨後,很是滿意,特意點了他參與慶功宴。
林楓收到命令後,心潮澎湃。
終於!
他林楓數次出生入死,終於能正式見到指揮使李成梁。
李成梁既然點名了他林楓,那他的官職,怕是會更上一層樓,從甲等兵卒到百夫長!
百夫長乃承上啟下的基層軍官,成為百夫長,林楓才算真正能獨當一麵。
更重要的是,百夫長可以在掌管的營寨募兵,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