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岐仁堂裡辨渴否,經方妙用解水憂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357章 岐仁堂裡辨渴否,經方妙用解水憂

第357章 岐仁堂裡辨渴否,經方妙用解水憂(1 / 2)

青陽市的伏天總是裹著一層黏膩的熱,老城區的青石板路被曬得發燙,唯獨岐仁堂門口那棵百年老槐樹下,藏著片沁人的涼。醫館的木門是上好的楠木,被歲月磨得發亮,門楣上“岐仁堂”三個金字,在樹蔭裡透著溫潤的光。

岐大夫正坐在診室的梨花木桌後,手裡摩挲著一本泛黃的《傷寒論》。他穿件月白長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上常年把脈磨出的薄繭。桌案上擺著個青花小罐,裡麵是今年的雨前龍井,茶湯清亮,嫋嫋的熱氣裡飄著藥香——那是後院藥櫃裡飄來的,當歸混著茯苓的味道,在這三伏天裡竟也不覺得燥。

“師父,街口雜貨鋪的王嬸又來了,說她家閨女病得蹊蹺。”學徒小周掀著門簾進來,額頭上掛著薄汗,手裡還攥著塊剛從井裡湃過的西瓜,“這姑娘天天抱著水壺喝,一天能灌五暖瓶,可越喝越渴,尿還少得可憐。”

岐大夫放下書卷,指尖在“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那行字上輕輕一點:“讓她進來吧。”

一、汗後渴飲不解,水停膀胱氣化阻

門簾再次被掀開時,帶進一股熱風,跟著進來的是個麵色發白的中年女人,扶著個二十出頭的姑娘。姑娘穿著件寬大的碎花裙,裙擺都被汗浸濕了,手裡緊緊攥著個塑料水壺,時不時仰脖灌兩口,喉結滾動的聲音在安靜的診室裡格外清晰。

“岐大夫,您救救我閨女吧。”女人把姑娘按在椅子上,自己卻站著搓手,“前陣子不是熱麼,她貪涼吹了空調,就感冒了,流清鼻涕,渾身酸懶。我想著發發汗就好了,就給她熬了紅糖薑茶,還讓她蓋著棉被捂汗,結果汗是出了不少,可這渴就纏上她了。”

姑娘喘了口氣,接過話頭,聲音沙啞得像被砂紙磨過:“那天晚上汗出得跟洗澡似的,睡衣都能擰出水。第二天起來就覺得嗓子眼冒煙,喝了半壺水也沒用。現在不管白天黑夜,嘴就沒不渴的時候,喝下去的水跟倒進漏勺似的,肚子脹得慌,尿卻沒幾滴。”

岐大夫示意姑娘伸出手,指尖搭上她的腕脈。指下的脈浮而緩,像水麵上漂著的荷葉,輕輕一按就晃開了。他又讓姑娘張開嘴,隻見舌麵水汪汪的,舌邊還帶著一圈明顯的齒痕,舌苔白得發滑,像剛潑過一層米湯。

“這幾天飯吃得怎麼樣?”岐大夫問。

“哪吃得下啊。”女人歎氣,“昨天給她熬了小米粥,剛喝兩口就惡心,說胃裡堵得慌,好像有股水在晃。”

岐大夫起身,讓姑娘躺下,伸出手掌在她小腹上輕輕按了按。“這裡脹不脹?”

“嗯!”姑娘皺著眉點頭,“就這兒,墜得慌,好像揣了個水袋。”

小周在一旁記著脈案,忍不住插了句:“師父,這姑娘又渴又尿少,會不會是大熱天傷了津液?《傷寒論》裡說‘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要不要用白虎湯?”

岐大夫沒直接回答,反而問那姑娘:“你覺得身上熱嗎?想不想吃冰的?”

姑娘搖頭:“不覺得多熱,就是渴。冰的也不想喝,喝了胃裡更不舒服,還隱隱發疼。”

“你看。”岐大夫轉向小周,拿起桌上的茶杯,往杯蓋裡倒了點水,“陽明熱盛的渴,是烈火烤乾了池塘,病人會覺得渾身燥熱,想喝冰水,喝下去能舒服片刻,這是‘熱傷津液’。但她這渴,是水管子堵了,水源明明充足,卻流不到該去的地方,這叫‘水停津虧’。”

他指著《傷寒論》上的條文解釋:“你看這條,‘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她這就是發汗太過,傷了陽氣,膀胱氣化不利,水都積在下邊排不出去,上麵的口舌自然得不到滋潤,所以渴得厲害。”

女人聽得直點頭:“那她喝下去的水去哪了?”

“都積在膀胱裡了。”岐大夫拿起筆,在處方箋上寫下藥名,“《黃帝內經》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她這就像燒水的壺,底下的柴火陽氣)被汗澆滅了,水燒不開,蒸汽津液)上不來,壺裡的水尿液)也倒不出。”

他一邊寫一邊說:“我給她開五苓散:豬苓十二克,澤瀉二十克,白術十克,茯苓十五克,桂枝九克。這澤瀉和豬苓是利水的先鋒,能直接把膀胱裡的積水排出去;茯苓和白術是健脾的,脾能運化水濕,就像給池塘挖渠;最要緊是這桂枝,它能溫陽化氣,就像給爐子添柴,柴火旺了,水汽才能上來潤嗓子,小便也才能通暢。”

小周在一旁磨墨,忽然想起什麼:“師父,前陣子張木匠家的小子也總口渴,您怎麼沒給用五苓散?”

“那孩子是消渴症,脈洪大,大便乾,舌尖紅得像草莓,那是陰虛燥熱,得用滋陰的藥。”岐大夫把藥方遞給女人,“這藥熬的時候加兩塊生薑當藥引,一天兩劑,喝了之後可能會微微出汗,彆擔心,那是陽氣在恢複。記得讓她少喝水,越喝越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人拿著藥方要走,姑娘卻突然問:“岐大夫,我這病能好嗎?我還等著下周去考幼師資格證呢。”

岐大夫笑了:“放心,這藥喝兩劑,小便通了,渴就輕了。等病好了,彆再用被子捂汗了,感冒發汗得像春雨,毛毛細細的才好,哪能像暴雨似的猛灌?”

二、心下悸冷不渴,胃陽不足水飲停

三天後的傍晚,岐仁堂正要上板,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穿深藍色工裝的男人扶著個老者闖了進來,老者臉色發暗,嘴唇有點發紫,手捂著胸口,呼吸急促得像拉風箱。

“岐大夫,快!我爹他又犯病了,心慌得厲害,手都涼透了。”男人嗓門洪亮,帶著哭腔。

岐大夫趕緊讓老者坐下,伸手摸他的手腕。這脈沉得很,像石頭沉在水底,按下去還帶著點弦勁,一蹦一蹦的不規律。再看老者的舌頭,紫暗暗的,舌苔白得發膩,像鋪了層濕麵粉。

“什麼時候開始心慌的?”岐大夫輕聲問。

老者喘了半天才說:“倆月了……一開始是晚上躺床上,覺得心裡頭撲騰,像揣了隻兔子。後來白天也犯,手腳越來越涼,夏天都得穿長袖。”

男人在一旁補充:“他這胃也不舒服,總說脹,我前幾天給他揉肚子,聽見裡麵咕嚕咕嚕響,像有水。去抓藥的老張說,這是心衰,讓吃利尿的,可越吃越沒勁。”

岐大夫讓老者躺到診床上,右手掌心貼在他胃脘的位置,輕輕按了按,果然感覺到手下有振水音,像搖晃半瓶水的動靜。“大爺,您渴嗎?”

“不渴。”老者搖頭,“看見水就煩,有時候還惡心。”

“師父,這也是水飲病吧?”小周湊過來,“可他不渴,跟上周那姑娘不一樣啊。”

岐大夫點點頭,示意老者坐起來,慢悠悠地說:“《傷寒論》裡說‘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他這不是膀胱的問題,是胃裡的陽氣不足了。胃就像家裡的鍋,陽氣是鍋底的火,火不夠旺,鍋裡的水燒不開,就積在胃裡,這叫‘水停心下’。”

他拿起桌上的茶壺,往空碗裡倒了點冷水:“你看這冷水,放在涼碗裡,怎麼也冒不出熱氣。胃陽不足,水飲就成了寒水,寒水往上衝,就會心慌;陽氣被寒水擋住,送不到手腳,就會發冷。他不渴,是因為水飲在中焦,沒堵著上麵的津液,所以嘴不渴。”


最新小说: 烽煙燼:女將末世行 你這輩子就是讓遊戲給害了! 重生悍匪之快意恩仇 李明軒的大學生活 神霄執法錄 末世海上求生,在燈塔建造度假村 大力:不死的我浪到飛起 那貨帶去的景區能修仙考古! 宋宮醫妃:冷麵帝王心尖寵 夢中夢:大夢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