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溺難眠苦纏身,岐黃妙術煥新生
深秋的傍晚,暮色籠罩著城市,霓虹初上。49歲的楊希玲站在岐仁堂的門前,望著古色古香的牌匾,深吸一口氣,緩緩推開了門。她的腳步拖遝,眼神中滿是疲憊與焦慮,臉上的倦容仿佛訴說著無數個輾轉難眠的夜晚。
"大夫,快救救我吧!"一見到岐大夫,楊希玲的眼眶瞬間紅了,聲音帶著哭腔,"我這日子快沒法過了,晚上根本睡不著,就算勉強眯一會兒,也是噩夢不斷。白天更是折磨,一會兒就得往廁所跑,尿又不多,內褲整天濕漉漉的,又尷尬又難受......"說著說著,她忍不住用手捂住了臉,淚水從指縫間滑落。
岐大夫連忙遞上紙巾,輕聲安撫:"大姐,彆著急,慢慢說。先坐下,把情況仔細跟我講講。"待楊希玲情緒稍緩,岐大夫開始仔細詢問她的飲食、二便情況,得知一切基本正常後,便開始為她把脈。指尖傳來的脈象浮滑,如水上漂木般動蕩,再看她的舌象,舌質淡白,舌苔薄白,恰似一層薄霧籠罩。
"大姐,你這病啊,從咱們中醫的角度來看,乃是肝腎陰虛,相火上炎所致。"岐大夫神情凝重,緩緩說道,"《黃帝內經》有雲,"女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你正值七七之年,身體裡的氣血就像日漸乾涸的河流,肝腎之陰不足,就好比釜底抽薪,無法滋養臟腑。而陰虛則陽亢,虛火內生,上擾心神,所以你會失眠、多夢、煩躁、心悸;虛火還會逼迫津液妄行,加上腎氣不固,膀胱失約,這才導致尿頻、遺尿。就像堤壩失了堅固,水流自然四處漫溢。"
楊希玲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急切地問:"那我這病該怎麼治呢?真的能治好嗎?"
岐大夫篤定地說:"彆擔心,隻要對症下藥,堅持服藥,定能藥到病除。我以二仙湯為主方,再合多方之力為你調理。二仙湯出自《中醫方劑臨床手冊》,方中仙靈脾、仙茅、巴戟天溫補腎陽,黃柏、知母滋陰降火,肉桂引火歸元,這六味藥陰陽雙補,調和衝任,乃是治本之策;百合知母地黃湯源自《金匱要略》,百合潤肺清心,知母清熱除煩,生地滋陰養血,合甘麥大棗湯,能安神定誌,讓你心神安寧,不再受失眠多夢之苦;桂枝龍牡湯出自《傷寒論》,桂枝調和營衛,龍骨、牡蠣重鎮安神,加強治失眠之效;二至丸由女貞子、旱蓮草組成,正如《本草綱目》所言,女貞子"強陰,健腰膝,變白發,明目",旱蓮草"烏髭發,益腎陰",二者合用滋補肝腎,填精益髓;滋腎丸清熱利水,芍藥甘草湯緩急止痛,再加上麻黃宣通陽氣,炮薑溫裡散寒,可固攝膀胱,解決遺尿之症;香附子疏肝解鬱,讓肝氣條達,氣血順暢。"
說罷,岐大夫提筆寫下處方:仙靈脾30g,仙茅10g,巴戟天10g,黃柏10g,知母10g,肉桂10g,百合15g,生地25g,浮小麥50g,女貞子15g,旱蓮草15g,益智仁30g,香附子10g,赤白芍各50g,生龍牡各30g,炙甘草30g,炮薑15g,生麻黃10g,大棗6個。並叮囑道:"回去後按時服藥,每日一劑,水煎服,分三次服用。服藥期間,儘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熬夜和食用辛辣燥熱之物。"
楊希玲接過藥方,千恩萬謝地離開了。
一周後,楊希玲再次來到岐仁堂。這次的她,精神狀態明顯好了許多,臉上也有了些許血色。"大夫,吃了您開的藥,頭昏、心悸、煩躁和轟熱的感覺都沒了,就是失眠和遺尿改善得還不夠明顯。"楊希玲語氣中既有欣喜,又帶著一絲焦急。
岐大夫欣慰地點點頭:"效不更方,說明咱們的方向是對的,稍微調整一下就好。"於是,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了夜交藤50g。"夜交藤,《本草綱目》記載其"風瘡疥癬作癢,煎湯洗浴,甚效",實則它更是養血安神、通絡祛風的良藥,加上它,能讓安神之力更上一層樓。"岐大夫耐心解釋道。
又過了一周,楊希玲第三次來到岐仁堂,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大夫,我現在晚上能睡個好覺了,夢也少了,遺尿的毛病竟然也好了!太謝謝您了!"
岐大夫又仔細為她檢查了一番,確認病情已大為好轉,說道:"病去如抽絲,雖症狀已消,但病根尚未完全拔除。我再開些知柏地黃丸和複方棗仁膠囊,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鞏固肝腎之陰;複方棗仁膠囊養心安神,防止病情反複。你按時服用一段時間,便可徹底痊愈。"
楊希玲感激涕零:"岐大夫,您就是我的大恩人!這折磨我許久的病,沒想到幾劑藥就解決了,中醫真是太神奇了!"
看著楊希玲遠去的背影,岐大夫感慨道:"治病如治水,需辨明源流,標本兼治。像這類常見之症,隻要緊扣病機,合理配伍經方,就能讓患者擺脫病痛。中醫的智慧,就藏在這一方一藥、一理一法之中啊!"
這一段發生在岐仁堂的故事,不僅讓楊希玲重獲健康,也再次印證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妙,以及岐大夫仁心仁術的醫者風範。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