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煤窯寒骨遇陽和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184章 煤窯寒骨遇陽和

第184章 煤窯寒骨遇陽和(1 / 1)

驚蟄後的雨帶著煤窯底的濕氣,把青雲巷的青石板洇得發亮。岐仁堂的銅葫蘆幌子上凝著水珠,在暮色裡晃出細碎的光。櫃台後,岐大夫正用象牙秤戥子稱著黑豆,忽聽得門環"哐當"一聲,伴隨著粗重的喘氣聲。

"岐大夫!您快救救俺男人!"話音未落,一個圍著藍布頭巾的婦人攙扶著條漢子踉蹌進來。那漢子約莫三十五歲,穿著沾滿煤屑的工裝,右膝彎成弓狀,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額上的汗珠混著煤灰,在燈光下凝成黑霜。

岐大夫放下秤,快步迎上去:"不急,先坐診床上。"他扶著漢子躺下,指尖剛觸到對方的踝關節,漢子便疼得渾身一顫:"哎喲!跟鐵鉗夾著似的,從腳脖子一直竄到脊梁骨……"

婦人抹著眼淚:"俺們家老劉,在煤礦挖了十年煤,去年秋天開始腳脖子疼,後來渾身關節都僵了。找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藥,就是不見好。這陣子更邪乎了,夜裡疼得直打滾,腳脖子腫得跟冬瓜似的,涼得像塊冰。"

岐大夫指尖在漢子關節遊走,時而按揉,時而叩擊,眉頭漸漸蹙起。隻見那漢子舌淡胖如冬瓜瓤,邊緣刻著齒痕,脈象沉遲無力,如同老井裡吊桶觸水的鈍響。"伸出手來。"岐大夫握住漢子的手腕,指腹下的脈搏跳得又慢又弱,"你這是寒濕入了骨,經氣痹阻了。"

漢子疼得直吸氣:"岐大夫,俺這到底是啥毛病?咋就跟掉進冰窟似的,骨頭縫裡都透著冷?"

"《靈樞·壽夭剛柔》裡講,"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岐大夫取過毛筆,在桑皮紙上邊寫邊說,"你這是久處寒濕之地,寒邪像釘子一樣紮進骨頭縫裡,氣血運行不暢,就像煤窯裡的巷道被積水堵住了。你看這關節僵直,疼痛夜間加重,足部紫黯發涼,正是寒濕瘀阻的征象。"

婦人麵麵相覷,岐大夫放下筆解釋:"打個比方,就像煤窯裡的木頭泡在冷水裡,日子久了就會朽爛。人的筋骨遇了寒濕,也會拘攣疼痛。《傷寒論》裡說"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可你這病深在骨髓,得用猛藥把寒濕從骨頭縫裡拔出來。"

說著,岐大夫開出一張方子:川烏頭六錢,草烏頭六錢,乾薑三錢,炙甘草三錢,黑豆六錢,麻黃一錢五分,細辛一錢五分,桂枝六錢,雞血藤三錢,青風藤三錢,絡石藤三錢,白芍六錢,川牛膝三錢,川斷三錢,木瓜三錢,沒藥一錢五分,乳香一錢五分,蓬頭薏苡仁六錢,當歸二錢四分,丹參二錢四分。

"這川烏、草烏是君藥,"岐大夫指著藥方,"《神農本草經》說它們"除寒濕,溫經絡,止疼痛",就像煤窯裡的旺火,能把骨頭縫裡的寒濕都烤化。麻黃、桂枝好比開礦的風鎬,能解表散寒,把肌腠裡的寒邪趕出去。乾薑溫中散寒,就像給脾胃添把火,讓陽氣從根上生發。"

漢子看著藥方直咋舌:"岐大夫,這川烏草烏不是有毒嗎?俺在煤礦聽老輩人說,這東西能藥死牲口。"

"藥之性,用之在人。"岐大夫捋須微笑,"《本草綱目》說得清楚,"川烏頭,其性熱,其味辛,能通經絡,利關節,除寒濕"。隻要配伍得當,炮製到位,就能以毒攻毒。你看我配了炙甘草,既能調和諸藥,又能解烏頭毒。這黑豆能製其燥烈,麻黃、細辛助其溫散,三藤通絡,白芍緩急,牛膝、川斷補肝腎強筋骨,木瓜祛濕舒筋,乳香、沒藥活血止痛,薏苡仁滲濕除痹,當歸、丹參養血活血,都是為了讓這劑藥如礦工挖煤,層層深入,把寒濕邪氣連根拔起。"

婦人接過藥方,又犯了難:"大夫,這藥咋煎啊?俺怕煎不好,再中了毒。"

"這可是關鍵!"岐大夫鄭重叮囑,"川烏、草烏、乾薑、炙甘草、黑豆要先煎四個時辰,用文武火慢慢熬,把毒性煎去大半。然後再下其他藥,水開後再煎半刻鐘。頭煎二煎的藥汁混在一起,分四次服,每隔四個時辰喝一次。記住,千萬不能急煎急服,這藥性子猛,得讓它慢慢發力。"

老兩口連連點頭,扶著漢子走了。岐大夫望著窗外的雨幕,喃喃道:"《尚書》雲"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這病深在骨髓,尋常劑量怕是難以撼動。"

三日後,婦人愁眉苦臉地來到岐仁堂。"岐大夫,俺男人按您說的煎了藥,喝了三劑,咋一點不見好呢?"她搓著衣角,圍裙上還沾著煤屑,"還是疼得夜裡打滾,腳脖子還是涼冰冰的。"

岐大夫沉吟片刻:"病久根深,怕是藥輕了。"他取過原方,在川烏、草烏旁邊各加了個"六"字,變成一兩二錢。"回去後按這個劑量煎,川烏、草烏加到一兩二錢,還是先煎四個時辰,記住,千萬不能省了火候。"

婦人將信將疑地走了。又過了三日,天剛蒙蒙亮,岐仁堂的門就被推開,這次是漢子自己騎著自行車來的,雖然還是一瘸一拐,卻比上次精神了許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岐大夫!見好啦!"漢子一進門就大聲嚷嚷,"喝了加量的藥,頭兩天沒啥感覺,第三天夜裡,忽然覺得腳脖子裡有股熱流,跟煤窯裡的熱風似的,從骨頭縫裡往外冒。疼了這麼久,可算能睡個囫圇覺了!"

岐大夫笑著扶他坐下,搭脈一看,脈象雖仍沉遲,卻比先前有力了些,舌苔的白膩也退了幾分。"這就對了,"岐大夫點點頭,"久病寒深,非重劑不能取效。就像煤礦裡的老積水,得用大功率的水泵才能抽乾。"

他在原方基礎上又加了白術三錢,槐花六錢:"白術健脾燥濕,槐花清血分濕熱,防止溫藥太過生熱。"他叮囑道,"接下來每隔三劑,川烏、草烏各減一錢,慢慢減量,直到病愈。"

此後數月,漢子每隔幾日就來岐仁堂調方,川烏、草烏的劑量逐漸減少,病情也漸漸好轉。從最初的不能行走,到後來能騎自行車,再到能下地乾活,前前後後服了六十多劑藥,終於基本痊愈。

這天,漢子特意提了兩斤煤礦自產的小米來到岐仁堂,"岐大夫,俺這病能好,全靠您的神藥!"他卷起褲腿,露出不再腫脹的踝關節,"您看,現在不光不疼了,連腳脖子都暖和了,跟年輕時一樣!"

岐大夫看著他容光煥發的樣子,捋須笑道:"不是我神,是老祖宗的醫道神。你這病能好,一半靠藥,一半靠你自己的陽氣。記住,以後再下煤礦,一定要注意保暖,《素問·調經論》說"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陽氣足了,寒濕才不容易入侵。"

漢子連連點頭:"俺記住了,以後下井一定穿厚襪子,戴護膝。"他忽然想起什麼,又問,"岐大夫,為啥一開始藥輕了不管用,加了量就好了呢?"

岐大夫拿起桌上的藥方,緩緩說道:"用藥如采煤,病淺者,輕劑即可取效;病深者,非重劑不能達病所。你這病在煤礦寒濕中得的,寒邪深入骨髓,就像老煤層埋得深,得用大鑽頭才能開采。但這猛藥就像炸藥,用量得恰到好處,多了傷正,少了無效,所以取效後又得逐漸減量,就像煤層采得差不多了,就得放慢速度,防止塌方。"

漢子聽得連連稱是。送走患者,學徒好奇地問:"師父,這川烏、草烏有毒,為啥還敢用到一兩二錢呢?"

岐大夫放下藥方,正色道:"醫道如兵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麵對頑疾,就得有敢用重劑的膽識,但這膽識不是蠻乾,而是基於對病情的準確判斷和對藥性的深刻理解。《本草經集注》說"用藥如用刑,刑過則無辜受害,藥過則無辜受殃",所以先用大劑量攻邪,取效後又必須逐漸減量,做到攻邪而不傷正。這就像煤礦裡的支架,既要能支撐頂板,又不能阻礙采煤,其中的分寸,全在醫者一心啊。"

窗外,雨過天晴,陽光透過岐仁堂的窗欞,照在藥櫃上的川烏、草烏上,仿佛給這些有毒的藥材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岐大夫看著窗外湛藍的天空,想起漢子康複後輕快的腳步,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八零:神醫辣妻致富忙 靈魂互換後,我在術法學院砍妖怪 那年那時的青春 生之徒 機器人叛亂,我要逃離銀河係 開口吧,你的能力我全要 我的道姑女友來自民國1942 我都要退休了,你說劇情沒開始? 三年婚姻喂了狗,二嫁律師寵瘋了 修仙,我能提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