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岐仁堂裡論消渴 兩般湯藥解煩憂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241章 岐仁堂裡論消渴 兩般湯藥解煩憂

第241章 岐仁堂裡論消渴 兩般湯藥解煩憂(1 / 1)

初夏的日頭剛過辰時,岐仁堂的木門就被推開了。門板上"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的楹聯,被晨露打濕了邊角,墨色愈發沉潤。岐大夫正坐在案前碾藥,青褐色的蒼術碎末從銅碾槽裡漫出來,混著窗外飄來的槐花香,在診室裡漾開一股清苦又溫潤的氣。

"岐大夫,您給瞧瞧,這孩子最近是怎麼了?"隨著話音,一個穿著快遞工作服的年輕人被扶了進來,額頭上滲著一層冷汗,手裡還攥著個半空的礦泉水瓶,剛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擰開蓋子往嘴裡灌。

年輕人叫小楊,是附近快遞站的分揀員,臉膛曬得黝黑,眼下卻掛著兩道青影。他母親跟在後麵,手裡捧著個保溫杯,絮絮叨叨地說:"這孩子,打春天起就不對勁,一天喝的水比過去三天都多,廁所跑得比誰都勤。飯也吃得多,可人反倒瘦了,上個三樓都喘得像拉破風箱。"

岐大夫放下碾藥錘,示意小楊伸出手來。三指搭在腕脈上,隻覺脈象浮而細數,像春風裡顫動的蛛絲。又讓他張開嘴,舌尖紅得發亮,舌苔薄白,根部卻有些泛黃。"夜裡睡得安穩嗎?"岐大夫的聲音像診室裡的老藤椅,帶著溫潤的質感。

"不安穩,"小楊喉結動了動,聲音有些沙啞,"總覺得心裡發慌,剛合上眼就想喝水,一晚上能尿三四回。昨天分揀快遞,突然眼前發黑,差點把客戶的件給摔了。"

他母親在一旁插話:"可不是嘛,前兒個我去給他收拾屋子,垃圾桶裡全是礦泉水瓶,床底下還藏著半箱可樂。我說讓他少喝點涼的,他說不喝嗓子就像著了火。"

岐大夫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一扇木格窗。窗外是條老巷,賣早點的攤子正冒著熱氣,幾個晨練的老人慢悠悠地走過。"你這工作,是不是總坐著不動?"

"哪能不動啊,"小楊苦笑一聲,"分揀的時候站一天,有時候忙起來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可奇怪的是,越忙越渴,有時候騎著電動車送件,半路就得找便利店買水,不然感覺能渴死在路上。"

"《黃帝內經》裡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岐大夫轉過身,拿起案上的紙筆,"你這是中焦氣弱,好比家裡的水車,軲轆轉不動了,水沒法往上運,都順著溝流走了。水喝得再多,也到不了該去的地方,嗓子自然老覺得乾。"

小楊母親聽得直點頭:"那您說,這是不是就是老輩人說的消渴病?我姥姥當年就是這麼個症狀,後來腿都腫了......"

"彆瞎猜。"岐大夫擺擺手,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他這是氣陰兩虛,脾不升清,肺不布津。你看他舌尖紅,是有虛火;脈細數,是津液虧。得先把中焦的氣提起來,再補補陰液,火自然就下去了。"

說話間,藥方已經寫就。岐大夫指著方子解釋:"這裡頭用了生山藥,《神農本草經》說它"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能把脾胃的力氣補回來。配上黃芪,就像給水車添了個踏腳,讓清氣能往上走。"

他又點著另一味藥:"知母和天花粉是一對好搭檔,《本草綱目》說知母"消渴熱中",天花粉"止渴潤枯",能清掉肺裡的虛火。再加上葛根升陽,五味子固澀,就像把跑水的管子紮緊些,讓津液能好好留在身子裡。"

小楊看著藥方上的藥名,有些發愣:"這些藥......能管用嗎?我同事說現在有種進口藥,一吃就不渴了。"

"你那同事怕是沒告訴你,那藥得天天吃,斷了就犯。"岐大夫把藥方折好遞給他,"你這毛病,根子在脾虛氣弱。平時少喝冰飲,少吃甜膩,分揀累了就歇會兒,彆硬撐著。下午讓你媽來取藥,我用砂鍋給你煎好,早晚各溫服一碗。"

送走母子倆,岐大夫剛把藥櫃裡的山藥稱出來,門外又響起了拐杖點地的聲音。進來的是位頭發花白的老者,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褂子,由孫女攙扶著,腳步虛浮。

老者姓陳,是鄉下的老木匠,一輩子跟木頭打交道,年輕時能一個人扛動半扇鬆木。可這兩年漸漸不行了,先是覺得腰杆子發空,後來就變得格外能吃,一頓能啃兩個饅頭,卻還是覺得餓。更讓人發愁的是,夜裡起夜次數越來越多,尿盆裡的尿總漂著層白沫,聞著還有點甜味。

"岐大夫,您給看看吧,"老者的聲音有些發顫,"村裡的赤腳醫生說我這是腎虛,讓我吃六味地黃丸,吃了仨月也不管用。"他孫女補充道:"爺爺這陣子總說腿軟,上炕都得扶著桌子,前天還把木工刨子給摔了,差點傷著手。"

岐大夫讓老者坐下,仔細端詳他的麵色。隻見老者兩頰透著不正常的潮紅,像秋後的晚霞,眼眶卻深深陷下去。搭脈時,脈象沉細而弱,尤其尺部,像快要熄滅的燭火。"夜裡睡覺,腿肚子會不會抽筋?"岐大夫問道。

"會!"老者一拍大腿,"尤其是後半夜,抽得能把人疼醒,得讓孫女給我揉半天才能緩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您這情況,比早上那小夥子要重些。"岐大夫沉吟道,"《金匱要略》裡說"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鬥,小便一鬥",說的就是您這樣的。腎為先天之本,您一輩子勞累,耗傷了腎精,就像家裡的水井,底都快淘空了,水自然存不住。"

老者歎了口氣:"可不是嘛,年輕時候為了給兒子蓋房,冬天都光著膀子刨木頭,落下這病根了。"

"您這不僅是腎虧,脾也虛。"岐大夫打開另一個藥櫃,"腎主封藏,脾主運化。現在您這倆臟腑都弱了,吃進去的東西不能好好變成氣血,反倒順著尿走了,所以才又餓又瘦,腰還發空。"

他一邊稱藥一邊說:"我給您用生地滋腎陰,《神農本草經》說它"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能把您虧空的腎精慢慢補回來。配上山萸肉,這東西酸澀,能把精氣牢牢鎖住,不讓它隨便漏掉。"

老者的孫女好奇地看著藥戥子上的藥:"岐大夫,這裡麵怎麼還有......豬胰子?"

"這是個巧辦法。"岐大夫笑了笑,"《本草綱目》裡說豬胰子"潤肺燥,療消渴"。你爺爺這病,就像老水車的軸磨壞了,光添水不行,還得把軸修修。這豬胰子就像給那軸上點油,讓它能慢慢轉起來。再加上黃芪和山藥補脾胃,讓吃進去的東西能真正變成氣血,而不是白白浪費了。"

陳老者接過藥方,手指有些顫抖:"這藥......能讓我再刨動木頭嗎?村裡小學要修課桌,還等著我去看看呢。"

"隻要您能好好吃藥,按時歇息,彆說修課桌,就是做張八仙桌也未必不行。"岐大夫把藥包好,"您這藥得煎得久些,先用涼水泡一個時辰,再用文火慢慢熬,出鍋前把豬胰子研碎了放進去,攪勻了再喝。記住,彆吃鹹的,彆熬夜,天涼了及時加衣裳。"

等祖孫倆走了,日頭已經爬到了房簷上。岐大夫坐在案前,看著窗外那棵老槐樹,想起年輕時跟師父學醫的日子。師父常說,消渴病看似都在"渴"和"尿"上,實則根源不同。年輕人多是勞累傷脾,氣不升清;老年人多是勞損傷腎,精不內藏。治法自然也得跟著變,就像木匠做活,方的料得用方鑿,圓的料得用圓鑿,不能一概而論。

正想著,小楊的母親來取藥了。岐大夫把煎好的藥倒進瓦罐裡,叮囑道:"這藥得溫著喝,喝的時候彆大口灌,慢慢咽。讓孩子彆急著上班,先歇兩天,等精神頭足了再說。"

下午時分,陳老者的孫女也來了。岐大夫特意把裝著豬胰子的小包單獨包好,反複交代:"這東西得新鮮的才管用,我讓肉鋪王師傅每天留著,您隔天來取一次。"

夕陽西下時,岐仁堂的木門緩緩關上。藥香混著暮色,在老巷裡慢慢散開。岐大夫坐在燈下,翻開《金匱要略》,在"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那一頁,用紅筆輕輕圈出一句話:"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鬥,小便一鬥,腎氣丸主之。"

窗外的槐花落了一地,像鋪了層碎雪。岐大夫知道,明天一早,岐仁堂的門還會準時打開,會有新的病人來,帶著各自的憂愁和期盼。而他能做的,就是憑著這一手醫術,這一腔仁心,像老槐樹一樣,靜靜守護著這條老巷裡的尋常日子。

夜色漸深,藥櫃上的銅鎖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岐大夫收拾好藥碾子,吹熄了油燈。診室裡,仿佛還回蕩著白天病人的話語,和那些藥材在砂鍋裡咕嘟咕嘟的聲響,交織成一首關於生命和希望的歌謠。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鬼當之守當人 禦獸化形:開局強製契約九尾妖狐 剝我神骨,滅我滿門?我死後直播! 這個宗門過於沙雕,已經天下無敵 重生1979:開局成為賣炭翁 抗日之大軍閥張浩 妖女賜我純陽功,冰山聖女夜登門 萬域至上 三國劫修 京潮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