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岐仁堂裡話“陽”氣:從街坊病痛看五行生克與心脾護養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379章 岐仁堂裡話“陽”氣:從街坊病痛看五行生克與心脾護養

第379章 岐仁堂裡話“陽”氣:從街坊病痛看五行生克與心脾護養(2 / 2)

岐大夫笑著說:“不是方子管用,是你改了壞習慣。心陽足了,血脈通了,身體自然就好了。現在好多專家說‘多喝水’,可他們沒說‘喝什麼水’‘怎麼喝’——像你這樣陽氣旺但總受寒涼的年輕人,喝多了冰ater,就是害自己;得喝溫水,喝暖水,才養人。”

正說著,門口來了個中年人,推著輪椅,輪椅上坐著個老人,正是之前給張阿姨指路的王嬸的老伴,王大爺。王大爺今年七十三,最近半年耳朵越來越聽不見,手腳也沒力氣,連筷子都快拿不住了,兒子帶他去看了不少地方,都沒查出啥毛病,王嬸想起張阿姨的事,就讓兒子推著王大爺來岐仁堂。

三、王大爺的“老糊塗”:心陽衰了,五臟都沒了主

王大爺坐在輪椅上,眼神有些呆滯,兒子在他耳邊大聲說:“爸,岐大夫問您話呢,您聽見沒?”王大爺茫然地看著兒子,搖了搖頭。

岐大夫示意他兒子彆著急,又湊近王大爺,放慢語速,提高聲音問:“大爺,您是不是平時總覺得冷?手腳摸著涼?晚上起夜多不多?”

王大爺愣了愣,慢慢點頭:“冷……手腳一直涼,晚上得起兩三次夜,耳朵也聽不清,手裡的東西總掉……”

岐大夫摸了摸王大爺的脈,又看了看他的眼瞼——眼瞼淡白,沒有血色。“大爺這是心陽太弱了,連帶著五臟都沒了主。”他轉頭對王大爺的兒子說,“你爸是不是平時愛喝涼牛奶?還有,是不是在吃什麼‘丸子藥’?”

王大爺的兒子一愣:“是啊!我爸有高血壓,醫生讓他喝牛奶補鈣,他每天早上都喝一杯冰牛奶;降壓藥也一直在吃,是那種小丸子。岐大夫,這跟他的病有關係嗎?”

“太有關係了!”岐大夫歎了口氣,“心屬火,是五臟的‘君主’,君主弱了,臣下肝、脾、肺、腎)也跟著弱。《難經》裡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心陽足,才能養神,神足了,耳朵才能聽,手腳才能動;心陽衰,神就散了,耳朵聽不見,手腳沒力氣,都是神散了的緣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又解釋:“牛奶這東西,看著有營養,可它屬‘寒涼’性,《本草綱目》裡說牛奶‘味甘,性微寒’,適合陽氣旺的年輕人,不適合老年人——老年人陽氣本就少,再天天喝冰牛奶,就是往心陽上潑涼水。還有那些‘丸子藥’,大多是‘苦寒’的,為了降‘火’,可您爸的‘火’不是實火,是虛火,越降越弱,心陽怎麼能不衰?”

王大爺的兒子急了:“那岐大夫,我爸這還能治嗎?我媽都快急哭了,說他‘老糊塗’了。”

“能治,就是得慢慢調。”岐大夫拿起筆,開了個方子,“我給大爺開‘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加減,桂枝、甘草扶心陽,龍骨、牡蠣安神——先把心陽補起來,神才能定住。另外,加了點黃芪、當歸,黃芪補氣,當歸補血,氣血足了,才能養五臟。”

他又從藥櫃裡抓了些桂圓、蓮子、紅棗,包好遞給王大爺的兒子:“這三樣都是暖性的,你每天給大爺煮水喝,代替牛奶。早上彆喝冰的了,煮點小米粥,放兩顆紅棗,溫著喝。降壓藥的事,你跟醫生說說,能不能調調方子,彆用太寒的藥——當然,得聽醫生的,但可以提一句‘老人怕冷,能不能少用點涼性藥’。”

王大爺的兒子拿著方子,連連道謝。回去後,他按岐大夫說的,每天給父親煮桂圓蓮子茶,熬小米粥,又帶著父親去醫院,跟醫生說了情況,醫生果然調了降壓藥的種類,減少了寒涼藥的用量。

半個月後,王大爺的兒子推著他再來岐仁堂時,王大爺居然能聽見聲音了——兒子在他耳邊正常說話,他能答上來了;手腳也有了力氣,能自己拿勺子吃飯了。王大爺拉著岐大夫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隻是一個勁地豎大拇指。

岐大夫笑著說:“大爺,您這是心陽補回來了,神也定了,五臟有了主,自然就好了。以後可彆再喝冰牛奶了,多喝暖茶,多曬曬太陽——太陽是天之陽,心是人之陽,曬太陽也能補心陽呢!”

四、岐仁堂的“養生經”:抗病力,藏在“火暖土肥”裡

自從張阿姨、小李、王大爺的病好了之後,岐仁堂的名氣在梧桐巷越來越大,每天都有街坊來問診,有的沒病也來坐坐,喝杯岐大夫泡的薑棗茶,聽他講“五行”“陽氣”的道理。

有天下午,陽光正好,幾個街坊坐在岐仁堂的院子裡,圍著岐大夫聊天。賣菜的劉叔問:“岐大夫,您總說‘心陽’‘脾土’,那咱們普通人怎麼知道自己心陽足不足、脾土健不健啊?”

岐大夫指著院子裡的向日葵:“你們看這向日葵,跟著太陽轉,太陽足,它長得高,花盤大;太陽少,它就長得矮,花盤小。人也一樣——心陽足的人,臉色紅潤,手腳暖和,說話有勁兒,吃飯香;心陽不足的人,臉色蒼白,手腳涼,沒力氣,容易累。脾土健的人,消化好,大便成形,不容易脹肚子;脾土虛的人,吃點就脹,大便稀,人也瘦。”

他又拿起桌上的茶杯,往杯子裡倒了點水:“五行生克,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環環相扣。心陽火)足了,脾土才能健;脾土健了,才能生肺金肺),肺好才能呼吸順;肺好才能生腎水腎),腎好才能精力足;腎好才能生肝木肝),肝好才能眼睛亮;肝好才能生心火,心陽又足了——這是個循環,哪一環斷了,身體都得出毛病。”

街坊裡的李奶奶問:“岐大夫,那專家說的‘多喝水’,到底對不對啊?我家孫子天天喝好多水,有時候還喝冰的,我總擔心他喝壞了。”

岐大夫笑著說:“‘多喝水’沒錯,但得看體質。像咱們巷裡的張阿姨,脾土虛、心陽不足,喝多了涼ater就是傷陽;像小李那樣的年輕人,雖然陽氣旺,但總喝冰的,也會傷心陽;像李奶奶您,年紀大了,陽氣弱,更要喝溫水,少喝涼的。《內經》裡說‘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陽氣打不過陰氣寒涼),五臟就會出問題,耳朵、眼睛、鼻子這些‘九竅’也會不通,比如王大爺的耳聾,就是這麼來的。”

他又補充:“咱們人體的‘抗病力’,就藏在‘火暖土肥’裡——心陽足火暖),脾土健土肥),就能造出足夠的氣血,氣血足了,就像地裡的莊稼長得壯,能扛住風雨病邪)。要是火不暖、土不肥,莊稼長得弱,一陣風就倒了,人也一樣,容易生病。”

街坊們聽了,都連連點頭。賣水果的趙姐說:“以前總覺得水果好,天天給孩子吃,現在才知道,水果大多是涼的,不能多吃,尤其是冬天,得煮著吃才好。”

岐大夫笑著說:“對!中醫講‘辨證施治’,不是說水果不好,是要看人能不能吃、怎麼吃。比如體質熱的人,夏天吃塊西瓜沒問題;體質寒的人,吃了就拉肚子。就像地裡的莊稼,水稻喜水,小麥喜旱,不能一概而論。”

夕陽西下,院子裡的向日葵耷拉著花盤,岐仁堂的銅鈴又響了起來,是下班的年輕人來買養生茶。岐大夫站起身,給大家續上最後一杯薑棗茶:“天快黑了,大家早點回去,記得晚上彆吃太多,彆熬夜——熬夜也傷陽,晚上是陽氣藏的時候,熬夜就像把剛添的柴又抽走了,心陽怎麼能足?”

街坊們笑著起身告辭,手裡拿著岐大夫給的養生方,心裡揣著“護陽”的道理。梧桐巷的晚風裡,藥香和薑棗茶的甜味混在一起,暖乎乎的——就像岐大夫說的“心陽”,看似看不見摸不著,卻能讓每個人都活得有勁兒、少生病。

岐仁堂的燈還亮著,岐大夫坐在燈下,整理著《岐大夫的懸壺故事》的稿子,上麵寫著:“心為火,脾為土,火暖土肥則氣血足;陽為根,病為邪,根固邪去則體自健。所謂抗病力,不過是護好心中的火,養好脾胃的土,讓五行循環不息,讓陽氣充盈全身——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也是每個人都能守住的健康。”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聽丫鬟蛐蛐,我解鎖未知劇情 海賊:從永生的洛克斯海賊團開始 大哥彆卷了,你都卷成漢中祖了 手撕炮灰劇本,三個大佬爭紅眼 家生子的發家之路 春色渡佛,禁欲國師下神壇 不負春恩 開局收容饕餮,749局找上門! 崩壞三:崩壞世界的奇妙之旅 惡雌挺孕肚養四崽,獸夫們追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