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葉夫根尼的私心
午後,太陽剛剛從雲層的裂縫中透出一點光芒,很快就又躲了回去。
斯大林格勒的天空又被烏雲和陰霾籠罩著。
這個天氣不適合空軍轟炸,但縱使如此,德國空軍還是傾巢而出,朝斯大林格勒中所剩無幾的據點投下了大量的炸彈。
德國人試圖想在今天徹底結束戰鬥,可頑強的蘇聯人不答應,上午又經過一陣激烈的戰鬥後,雙方又一次到達了極限,必須暫停下來積蓄力量。
葉夫根尼並不知道師部的情況,也不知道渡口的戰鬥進行得如何了。
他已經和上級失去聯係很久了,但他看到重炮和飛機不斷的往渡口那邊轟炸,伏爾加河沿岸從北到南,全部籠罩在衝天的黑煙之中。
這是斯大林格勒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哪怕是動用了崔可夫將軍的力量,葉夫根尼也僅得到了兩個排的增援。
他知道斯大林格勒的增援力量也已經到達了極限,沒有人再來增援他了。
這間卡在城裡的醫院讓德國鬼子如鯁在喉,他們重新集聚了一個營的兵力,在火炮的支援下準備再次奪取這裡。
在斯大林格勒奮戰了3個月的德軍,此時也疲倦不堪,許多部隊已經沒法找出一個完整的建製,這個營也是東拚西湊出來的步兵,在經過兩次攻擊未果之後,他們也氣餒的退了回去,重新編組。
葉夫根尼要趁他們包圍圈沒有形成的時候,掩護妮娜和淩葉羽突圍。
淩葉羽看著便簽上的命令。
要想離開斯大林格勒隻有幾個辦法。
身受重傷送出去,變成屍體被送出去,以及拿到政委的命令,上船渡過伏爾加河離開。
這張便簽極其寶貴,多少人求之不得。
“這不是你的戰爭,其實也不是妮娜的。”葉夫根尼苦笑一聲說道:“如果妮娜不願意離開,你就拿著這個命令,把她送上船。”
歎了口氣,淩葉羽拿過了便簽,小心的放進了上衣口袋裡,和吸煙器放在了一起。
“我會把她帶走的。”
淩葉羽點了點頭。
“唔,最好先瞞著她,這個小辣椒有時候太不聽話了。”
葉夫根尼又笑了笑,抬手向淩葉羽敬了個禮:“拜托了,淩葉羽同誌!”
……
“嘿,妮娜,小心地上的釘子,它會紮破你的車胎。”
彼得看到妮娜在準備,笑嘻嘻的湊過來開玩笑。
“彼得,你還是小心自己吧。”
妮娜卻沒有任何開玩笑的心思,她憂心忡忡的看著彼得說道。
“彆擔心我,多少納粹都不夠我殺的。”
彼得笑著,繞著妮娜的摩托車幫她檢查,又不放心的用腳踢了踢摩托車的車輪。
“油夠不夠?”
他又問。
“從這到師部並不遠……”
妮娜盯著他說。
看得出,彼得是在沒話找話。
“你想說什麼,彼得,彆繞彎子!”
妮娜瞪著他,氣呼呼的說到。
“沒什麼……妮娜,小心!”
彼得的笑容僵在臉上,聲音低沉了下來。
“我會想辦法再帶增援回來的……”
妮娜點了點頭,又不安的看了一眼不遠處正在布置的葉夫根尼。
“彼得,保護好我們的父親,這是我給你的命令!”
妮娜又說道。
“是,女士!”
彼得調皮的眨了眨眼,抬起手給妮娜敬了個禮。
疲憊的德國人退回廢墟裡,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他們要突破葉夫根尼的防禦就要付出很大代價。
但他們已經死不起人了!營長在電台裡咒罵著,嘶吼著,要求上級給更多的支援,可上級告訴他,斯大林格勒裡的坦克也快打光了,幾乎所有的裝甲力量都調往了渡口,希望能把蘇聯人趕下伏爾加河……
葉夫根尼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突然發動了反擊。
氣餒的德國人下意識認為他們要突圍,本著他們突圍醫院就是自己的想法,他們並沒有阻擋,隻是象征性的放了幾槍,巴不得這些蘇聯人趕緊離開這裡。
可現實讓他們失望了。
德國營長聽到廢墟裡的槍聲稀疏下來,剛鬆了一口氣,嘴上喃喃自語道:“這些蘇聯人終於走了。”
可下一秒,一個通信兵跑上前,向他報告了前線的情況:“營長,那些蘇聯人又回去了,但有一台摩托車逃走了。”
“該死的,他是去找增援了……”
德國營長咒罵著,憂心忡忡的看著那間依然矗立的醫院。
這些天,德國人在這件醫院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陣亡了包括7名軍官在內的一百多個人了。
這棟三層醫院,麵積加起來不過一千,每一層的每一個房間裡,都至少死了一個德國士兵。
“他們要這間醫院到底有什麼意義。”
德國營長又咒罵著。
“誰知道呢,或許隻是單純的和蘇聯人鬥氣而已……”
那個通信兵氣餒的嘟噥著。
“兩國元首在這個城市鬥氣,可去死的卻是我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營長對通信兵的猜測不置可否,又輕聲罵道。
可他顯然不能直接去打電話去質問保盧斯爭奪著半間醫院的意義,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在電台裡和他的團長爭吵,看是否能吵到一台裝甲車,或者一台坦克來掩護他的步兵去完成這個鬥氣的任務。
對於逃走的妮娜,他已經沒有精力去管了——反正斯大林格勒已經快被完全占領了,她也沒地方去找援軍。
……
“妮娜,我們應該往東……”
淩葉羽坐在摩托車後座上,眯著眼睛,胸前和便簽放在一起的吸煙器微微的發熱著,提醒淩葉羽趕緊想辦法把妮娜帶走。
淩葉羽腦子在快速的轉動著,可卻一時間沒想到一個好法子怎麼把妮娜騙上船。
“妮娜,我們先去渡口!”
淩葉羽想了想,如果先去渡口或許就能把妮娜騙上船。
葉夫根尼的命令寫得很明確,他和妮娜可以一起離開斯大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