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啥的,這隻是改個台階而已,而且隻是改一半,中間的一部分不改,這樣從邊上就能過來,彆人也能方便的。”
梁滿倉不覺得這個事情有什麼困難。
“不行,這個方法不行,畢竟這個是院子裡的,不是個人的,咱們改了,肯定要得罪人的,我這還沒住進來呢,就做出這個事情,你還讓我在這個院子裡住不住了。”
易立東沒同意這個方案。
“沒關係的,你這才哪到哪啊,人家還有改門檻呢,不也是弄成了嗎?”
梁滿倉覺得這個和改門檻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隻要有利的事情為什麼不做呢。
“真有改門檻的啊?”
易立東好奇的問道。
雖然現在是新社會了,但是原來的各個規矩什麼的可都影響非常的深,甚至觸及到了方方麵麵。
就拿門檻來說吧。
在古代社會,等級製度非常嚴格,人們的身份和地位是由出身、官職等因素決定的。
門檻的高度作為房屋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成為了劃分等級的標誌之一。
門檻越高,房屋的主人身份越高,地位越尊貴。
這種等級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秩序和穩定。
所以一般人是不會動門檻的。
現代社會的門檻過高,高攀不上都從側麵證明了門檻對一個院子的重要性,一般人看到這個門檻就知道能不能在一起混了。
除了門檻還有門當,在四合院中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就是每個四合院的大門前一般都有一對抱鼓石,這個就叫做門當。
民間認為可以辟邪,所以不管是官員和普通的百姓門口都有這麼一個。
當然形製肯定有所區彆,武將的一般都是用的圓形的,上麵雕刻著獅子之類的雕塑。
而文官一般都是方型的,上麵也是雕刻的圖案,這種被稱為抱鼓石,也叫做門當。
上有所好,下必趨之,普通人也都用這個來裝點門楣,也就是來充門麵,不過不能用官員的形製,隻能用門墩石墩來展示。
一般在古代的時候,一看這家的門當就能看出這家的是乾什麼的。
舊時大戶人家有財不外露,一般很難打聽到財產情況。
兒女定親之前,一般都暗暗派人到對方家的門前看一看。
通過“門當”上雕刻的紋飾,就能了解對方家所從事的行當,“門當”是每家都會有的,。
門當戶對就是這麼來的。
戶對也是四合院大門上的一種形製,和抱鼓石,門檻這些一樣,都是身份的象征,一般都會保留下來。
像梁滿倉所說的這種情況可比弄台階的難度大的多。
“院子都分了,誰還管那個啊,你要不要弄,要是弄的話,明天我就能給你改開了。”梁滿倉指了指台階說道。
“算了吧,回頭再說吧。”易立東考慮了一下還是沒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