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姐,你今天過來到底有啥事情啊。”他可不相信隻是因為自己的娘想自己了,才過來看看的。
這不符合易小夏的作風,肯定是有事情的。
“我不是跟著我的老師來的嗎?”
“那怎麼了?”
“我的這位老師是個大學生,隻不過剛畢業就被分到了我們的學校,她覺得我是讀書的苗子,所以想讓我考高中上大學。”
易小夏說完之後看向了易立東。
她知道這和他們之前所規定的路線是不一樣的。
因為家庭原因,易小夏第一個提出來的不上學,但是當時被娘嚴詞拒絕了。
不管多苦多累都不會讓她不上學的。
所以這個事情就無疾而終了。
但是等老四上學之後,家裡的壓力就更大了,畢竟在這個時代四個孩子上學,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再加上自己的娘親就一個人。
這個難度可想而知。
雖然有自己大伯每年的十塊錢,但是依然捉襟見肘。
而且農村家家都不好過,借錢也很難借到。
所以她和易立東才決定不上學了,讓給老三和老四,讓他們兩個上學。
但是經過詢問女孩是很難掙到工分,易立東能掙半個工分。
經過兩人商量,確定下來的路線是,易立東幫助家裡掙工分,而易小夏則是在上完初中之後,去讀中專。
經過他們打聽,大部分中專就是兩年而已,到時候就有可能分配工作。
這樣比掙工分合適。
才有的易立東和易小春的逃學,而且後來又來到的四九城。
易立東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姐,陷入了沉思。
他沒想到易小夏是因為這個事情來找自己的,原來兩人確定的是易小夏是上的中專。
自己大伯家的大姐就是上的中專,現在已經分配到了廠子裡麵做駐廠醫生了,雖然因為年限比較短,工資不算高,但是比學徒工的可好多了。
後來易立東自己也複盤過這條路,發現還是可行的。
畢竟如果上高中,再上大學,即使現在的學製比較短,也得五年以上了。
這麼一算也得六五年左右畢業了,到時候肯定會受影響。
如果是正常的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可能到時候就畢不了業了。
所以提前工作這條路是可行的。
雖然知道上大學以後肯定是比中專好的多,到了八九十年代之後更加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但是十年期間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這都是不可控的因素。
畢竟不是一天兩天,誰也不敢保證不出問題,所以依然支持中專的路線。
上次回去的時候,還用一個上高中的推薦名額給小秋換了一個當兵的名額。
雖然隻是推薦名額,但是在農村還是非常的的吃香,這個事情易小夏也是知道的。
當然這隻是一個推薦,能不能當上兵還說不好,但是沒有推薦可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這個年代很難有彆的出路,像易立東和易小春這樣的,屬於少數中的少數,不能作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