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天。
草兒被借調到故鄉丹城市師範大學做了一名文學講師,開始了新的生活曆練。
草兒的足跡從農民到特約記者再到文學講師,這是泥土命運的獎賞。
魯迅文學院的學習增長了草兒的才乾,從高考落榜生走到文學講師,這是小草風格,這是大樹豐碑。
丹城師範大學坐落在在丹城市東城,和丹城火車站手足相接三公裡,與汽車站首尾呼應三公裡,火車站和汽車站之間五公裡,三者之間是一個等腰三角形。這是要塞圍城式花園風景,草兒很喜歡這個故鄉城市。
草兒擔任大一的主講,喜愛校園生活的草兒如魚得水,把自己的才華釋放在花城一般的大學校園。
童心虔誠的草兒就像童話裡的大師和學子一樣相處得融洽,師徒如父子,在丹城教育界像草兒這樣的講師唯有草兒一人。
在莘莘學子麵前,草兒用童話的意蘊善待心中的教育,把心中的大樹風格傳輸給求知若渴的學子們。
教書育人,草兒喜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初中母校代課的時候就喜歡寫下水作文,用自己的文筆和心靈引導學生。在大學院校裡,草兒最擅長和學子們溝通切磋。一邊創作一邊為學帶動學子,善教儒學之風是草兒的特色。
一次課堂上,草兒從鄉土文學講起,和學生一起拜讀文學大師賞識名家風範。草兒將自己對名家的點評用日記體詩歌的方式解讀給學子們。
劉紹棠
作者草兒
2009年夏
京城采訪之餘
逛夜市的時候
路過京廣鐵路橋下書攤
一本《如是我人》的半價書
映入眼簾
作者是著名鄉土作家劉紹棠
愛不釋手
掏錢買下
讀鄉土作家劉紹棠的書
讀閱出他的文品和人品
他13歲寫作
15歲出名
這是典型的文學神童
他的品牌就是鄉土
是土地養育了他的情懷
是故鄉賦予了他的靈氣
劉紹棠
1936年2月29日
出生於北京通縣儒林村
1948年參加革命
1949年開始發表作品
1953年5月參加中國共產黨
1954年入北大中文係學習
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40多年文學生涯
致力於
中國氣派
民族風格
地方特色
鄉土題材
出版11部長篇小說
6部中篇小說
7部短文短論集
2部短篇小說集
3部選集
他的成績斐然於眾
獎項多多赫然鄉土
《京門臉子》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
《敬柳亭說書》首屆中國大眾文學優秀長篇小說獎
《蒲柳人家》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峨眉》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91年7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表彰
授予
為發展我國文化藝術事業
作出突出貢獻
專家
終身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1992年5月
北京通縣建立劉紹棠文庫
授予
人民作家
光耀鄉土
紀念碑
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委員
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初秋雨綿
讀作家劉紹棠的散文隨筆集
《如是我人》
知道鄉土文學的路該怎麼走
故鄉泥土黃河風情
像大師一樣用泥土的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