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大雪。
我在河子之聲直播室裡主持節目,當我把一位作者的詩歌《北漂》誦讀給聽眾的時候,我想起了自己從1990年起北漂的足跡,我是為生活和事業而行走的。在行走的路上,我把自己的生活的每一天都記錄在我的日記裡,這樣一寫就是10年,10年的敘事抒情的隨筆體。
2001年起,我的日記有了新的風格,日記體詩歌誕生,這就是冰陽之歌的誕生。
從2001年起,就這樣堅持到2024年龍年今天。
冰陽之歌會一直唱下去,唱好草根故事,做好生活大餐,完善我的藝術之路……
——題記
《冰陽之歌:歲月裡的詩意長卷》
第一章:北漂的起點
1990年,那是一個充滿著夢想與未知的年份,冰陽背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北漂的路途。火車哐當哐當的聲響,仿佛是奏響著他邁向新生活的序曲。他站在擁擠的車廂連接處,望著窗外不斷後退的風景,心中既有對家鄉的不舍,又有著對大城市無限的憧憬。
初到北京,冰陽租住在一個狹小昏暗的地下室裡,潮濕的空氣,時不時還會有老鼠在角落裡穿梭。但他沒有絲毫的抱怨,因為他知道,想要在這裡闖出一番天地,就得從最艱苦的環境開始。
他四處尋找著工作機會,在餐館裡當過服務員,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卻隻能拿到微薄的薪水;還做過發傳單的臨時工,在烈日下或是寒風中,穿梭在大街小巷,被人拒絕,被人冷眼相待,可他始終懷揣著那一份對生活的熱忱,從未想過放棄。
每到夜晚,當喧囂的城市漸漸安靜下來,冰陽就會坐在那張小桌前,打開自己的日記本。昏黃的燈光下,他用手中的筆,記錄下這一天的經曆,那些辛苦、那些委屈、那些偶爾收獲的小小的溫暖,都化作了日記本上一行行的文字。
“今天,客人因為我上菜慢了一點就大發雷霆,我隻能一個勁兒地道歉,心裡特彆難受。但後來老板安慰了我幾句,說誰還沒個剛開始的時候呢,突然又覺得有了繼續下去的力量。北京啊,我一定要在這裡站穩腳跟。”
就這樣,在這小小的地下室裡,冰陽的日記本一天天厚了起來,裡麵裝滿了他北漂生活最初的故事,那是屬於他的奮鬥的起點,也是後來一切故事的開端。
第二章:堅持與成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冰陽換了幾份工作,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一股不服輸的勁兒,他進入了一家文化公司,做起了文字編輯的工作。雖然工作依然忙碌,常常要對著稿子反複校對、修改到深夜,但他卻覺得無比滿足,因為這和他熱愛的文字沾上了邊。
他開始接觸到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也結識了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會在下班後,聚在簡陋的出租屋裡,談論文學,談論詩歌,談論著各自的理想。
而冰陽的日記也從未間斷過,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來,不再隻是單純地記錄生活的瑣事,還融入了他對文學的感悟,對這座城市更深層次的理解。
“今天參加了一個小型的文學分享會,聽到那些前輩們分享他們創作的經曆,真的深受啟發。原來文字的力量可以如此強大,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也要努力,讓自己筆下的文字也有這樣的魔力。”
在不斷的積累和沉澱中,冰陽的文字功底越來越紮實,他開始嘗試給一些報紙雜誌投稿,雖然一開始收到的大多是退稿信,但他把那些信當作是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繼續埋頭創作,反複修改自己的文章。
終於,他的一篇散文在一家小雜誌上發表了,當拿到那本印著自己名字的雜誌時,冰陽激動得眼眶都紅了,那是對他多年堅持的一種肯定,也是他在文學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第三章:日記體詩歌的誕生
2001年,對於冰陽來說,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年。
那一天,他像往常一樣翻開自己的日記本,回顧著過往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記錄下來的情感,那些或開心或難過的瞬間,忽然在他的腦海中交織成了一種彆樣的韻律。
他拿起筆,不再是像以往那樣寫著散文式的敘述,而是開始寫下一行行帶著節奏、帶著韻律的句子,那些句子就像是從他心底自然流淌出來的歌。
“北漂的歲月似水流長,地下室的燈光昏黃搖晃,夢想在心底悄悄綻放,腳步從未停歇在路上……”
當他把這一篇以日記形式創作出來的詩歌讀完,自己都被深深觸動了。他知道,這是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是他多年寫日記、感悟生活後自然而然誕生的藝術形式,就這樣,“冰陽之歌”出現了。
起初,他隻是把這些詩歌分享給身邊的幾個好朋友,朋友們都被那質樸又飽含深情的文字所打動,紛紛鼓勵他繼續創作下去。
於是,冰陽更加投入地開始寫起了日記體詩歌,他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融入到那一首首詩歌當中。無論是街頭巷尾普通人的故事,還是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都成了他詩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