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農民工之歌_冰陽之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冰陽之歌 > 第60章 農民工之歌

第60章 農民工之歌(1 / 2)

1995年,春天。

我和黃河岸邊杏花村的50名農民工一起去了天津靜海,我的任務是采訪在天津打工的農民工兄弟,記錄他們的打工生活。

在海河氣味的靜海,我結識了一位居住在靜海《今晚報》上班的總編王晨旭老師。

王晨旭老師是寧夏人,他慈善溫和沒有總編的架子,對報社的員工一視同仁。

這是天意的緣分,和王老師的交往,對我的藝術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啟迪。

在靜海一待就是三個月,三個月,我和這幫民工兄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最讓我難忘的是海魂和薑峰,一個28歲,一個35歲,他們一個是泥瓦匠,一個是木工。他們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喜歡演繹抒情的流行歌曲,他們合唱的《農民工我的好兄弟》至今難忘,難忘他們那份真情投入,那份樸實無華的農民工形象……

今日,我在我的直播室裡主持節目的時候,又想起了他們……

難忘靜海!難忘民工兄弟!難忘王晨旭老師……

——題記

《農民工之歌》

1

1995年的春天,陽光帶著些許暖意,開始慢慢驅散冬日殘留的寒意。我懷揣著采訪本和一顆熱忱的心,跟著黃河岸邊杏花村的50名農民工,踏上了前往天津靜海的路途。那時候,火車哐當哐當的聲響,仿佛是奏響的前奏,帶著我們奔赴一段未知卻又充滿故事的旅程。

抵達靜海的時候,空氣中彌漫著海河獨有的氣息,那是一種混合著水汽與城市煙火的味道。初來乍到,我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尋找那些農民工兄弟的身影,想要深入他們的生活,記錄下最真實的點滴。

也是在靜海,在《今晚報》那充滿油墨香氣的報社裡,我結識了總編王晨旭老師。記得第一次見到他,是在報社那略顯忙碌卻又井然有序的大廳裡。他個子不算高,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透著溫和與睿智,臉上總是帶著慈善的笑容,絲毫沒有那種讓人望而生畏的總編架子。當我說明來意,想要了解在靜海打工的農民工情況,希望報社能給予一些幫助和指導時,王晨旭老師立刻熱情地接待了我,詳細地給我介紹著靜海這邊農民工務工的大致分布以及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

王晨旭老師是寧夏人,骨子裡有著大西北的豪爽與質樸。他對待報社的每一位員工都一視同仁,不管是資深的老記者,還是新來的實習生,他都能耐心傾聽大家的想法,給予鼓勵和支持。而對於我這個外來的采訪者,他更是關懷備至,時常提醒我采訪時要注意的安全問題,還會分享一些與人溝通的技巧,讓我能更好地走進農民工兄弟的內心世界。

就這樣,在靜海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幾乎每天都穿梭在各個工地之間,和那些杏花村來的農民工兄弟們一起吃飯、聊天、勞作。漸漸地,我融入了他們的生活,也越發被他們的故事所打動。

在眾多兄弟裡,海魂和薑峰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兩人。海魂,28歲,是個泥瓦匠,他有著一雙粗糙卻十分靈巧的手。那雙手,拿起砌刀的時候,沉穩有力,一塊塊磚頭在他的擺弄下,迅速地壘砌成堅固的牆體。他的臉上總是帶著憨厚的笑容,一笑起來,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仿佛那笑容能驅散工地上所有的疲憊。

薑峰則年長一些,35歲的他是個木工,對木材有著一種獨特的敏銳感。他總能精準地切割、雕琢每一塊木板,將它們變成精致的窗框、門梁等物件。他話不多,但每一句話都透著沉穩和靠譜,工友們都很信任他,遇到木工方麵的難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他幫忙。

而他們倆共同的愛好,就是在閒暇時光,對著簡陋的工地宿舍,或是空曠的工地角落,演繹抒情的流行歌曲。那時候,流行歌曲開始在大街小巷傳唱,也傳進了這些農民工的耳朵裡,融進了他們的生活中。他們最喜歡唱的就是那首自己改編的《農民工我的好兄弟》。

每當夜幕降臨,工地的喧囂漸漸歸於平靜,隻餘下偶爾的蟲鳴聲和遠處傳來的車輛行駛聲。在那昏黃的燈光下,海魂和薑峰就會找個地方坐下來,海魂清一清嗓子,薑峰調試一下那把有些破舊卻音色還不錯的吉他。然後,海魂那略帶沙啞卻充滿感情的嗓音便會響起:“嘿,農民工我的好兄弟,背井離鄉咱來到這裡,為了生活為了夢想,咱不怕那風雨……”薑峰則在一旁輕輕撥弄著琴弦,為歌聲伴奏,那旋律雖然簡單,卻仿佛有著一種魔力,吸引著周圍的工友們紛紛圍坐過來,大家靜靜地聽著,有的眼中泛起淚花,有的跟著節奏輕輕晃動身體。

我還記得有一次,工地完成了一個大項目,大家都很高興,老板也難得大方了一回,買了些酒菜犒勞大家。酒過三巡,氣氛越發熱烈起來,大家起哄讓海魂和薑峰來一首。兩人也不推脫,站起身來,站到了臨時搭建的“舞台”——一塊稍微平整的空地上。海魂的歌聲更加激昂了,薑峰的吉他聲也越發響亮,那首《農民工我的好兄弟》回蕩在整個工地,仿佛唱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大家一起跟著唱,那聲音彙聚在一起,衝破了工地的圍擋,飄向了靜海的夜空,似乎連那遙遠的海河河水,都跟著泛起了層層漣漪,像是在為他們的歌聲鼓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靜海的這三個月,我和這幫民工兄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一起經曆了烈日下的辛苦勞作,汗水濕透了衣衫,卻沒有人抱怨;一起麵對過突如其來的暴雨,大家手忙腳亂地遮蓋建築材料,互相打趣著這老天的“調皮”;也一起在難得的休息日,去靜海的街頭逛逛,看著那些繁華的店鋪,眼中滿是對生活的憧憬。

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溜走,三個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我要結束這次采訪,返回自己的生活軌道。離彆那天,大家都很不舍,海魂緊緊握著我的手,聲音有些哽咽地說:“兄弟,以後有空可得常來看看咱們啊,這靜海,也算是咱們一起奮鬥過的地方了。”薑峰在一旁默默地點頭,遞給我一個他親手做的小木雕,那是一個簡易卻飽含心意的人像,代表著我們這段珍貴的情誼。

我帶著滿滿的回憶和不舍離開了靜海,此後的日子裡,我時常會想起在那裡的點點滴滴,想起那些憨厚樸實的農民工兄弟,想起王晨旭老師的關懷與幫助。

多年後,我有了自己的直播室,開始主持一些節目,分享生活中的故事和感悟。每當我坐在那熟悉的麥克風前,看著直播間裡來來往往的觀眾,心中總會湧起那些塵封的記憶。而今天,當我再次開啟直播,準備和大家聊聊那些平凡卻又偉大的勞動者時,記憶的閘門徹底打開,海魂和薑峰的歌聲仿佛又在耳邊響起,那一張張樸實無華的農民工兄弟的臉浮現在眼前,還有王晨旭老師那溫和的笑容也變得格外清晰。

我對著直播間的觀眾,緩緩說起了那段1995年春天在靜海的故事,說起了那些為了生活努力打拚的農民工兄弟,說起了那首充滿力量與情感的《農民工我的好兄弟》。觀眾們被我的講述吸引,紛紛在彈幕裡留言,有的說自己也是農民工的子女,深知父母的不易;有的感慨這些平凡人身上有著不平凡的光芒;還有的詢問海魂和薑峰後來的情況,希望能再聽到他們唱歌。

我看著那滿屏滾動的彈幕,眼眶有些濕潤,我知道,雖然歲月已經流逝,但那段經曆,那些人,那首歌,永遠有著打動人心的力量。它不僅僅是一段回憶,更是對無數農民工群體的讚歌,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建造起城市的高樓大廈,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澆灌著生活的希望之花。

在之後的日子裡,我聯係上了當年杏花村的一些兄弟,得知海魂和薑峰後來繼續輾轉在各個城市的工地,依舊熱愛著唱歌,也把那首《農民工我的好兄弟》唱給了更多的工友聽。他們的故事,就像一顆種子,在各地的工地上生根發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農民工這個群體的喜怒哀樂,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而我,也決定要把他們的故事整理成冊,把那首《農民工我的好兄弟》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聽到這首屬於農民工的歌,讓那樸實無華卻又充滿力量的旋律,飄蕩在每一個城市的角落,成為對所有農民工兄弟最美的禮讚,讓大家都知道,在城市的繁華背後,有著這樣一群默默付出、可親可敬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奮鬥之歌,也為這個時代增添了一抹彆樣的光彩。

或許,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走在街頭,你會聽到那熟悉的旋律響起,那便是農民工兄弟們的心聲在流淌,是他們對生活、對夢想、對彼此深厚情誼的訴說,那歌聲,會永遠在歲月裡回響,永不落幕。

2

在靜海期間,和民工兄弟之間發生了許多印象深刻的事,每一件都承載著深厚的情誼與難忘的回憶。

雨中護料

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後,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轉眼間豆大的雨點就劈裡啪啦地砸了下來。當時大家正在工地上忙活著,看到暴雨將至,所有人都第一時間放下手頭的活兒,呼喊著衝向那些堆放在露天的建築材料。海魂一邊跑一邊大聲喊著“快,彆讓水泥啥的被淋壞了呀”,他衝在最前麵,全然不顧自己瞬間就被淋成了落湯雞。


最新小说: 神霄執法錄 末世海上求生,在燈塔建造度假村 大力:不死的我浪到飛起 那貨帶去的景區能修仙考古! 宋宮醫妃:冷麵帝王心尖寵 夢中夢:大夢三千 境界觸發者! 魔道出馬仙 開局瘋狂打賞,主播不斷空降 罪案拚圖師之亡者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