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告彆了老革命家們,我們又去走訪紅色文化單位。在一家陳列館裡,雅麗站在一件鏽跡斑斑的槍支前,對我說道:
“你看這槍,它可承載著太多曆史了,當年戰士們就是拿著這樣的武器,和敵人戰鬥的呀。這槍的主人叫劉大壯,是個特彆勇猛的戰士呢。”雅麗輕輕拿起旁邊的介紹牌,仔細看著上麵的文字,給我講起了這把槍背後的故事。
“劉大壯家裡窮,從小就給地主家乾活,受儘了欺負。後來紅軍來了,他毫不猶豫地就參了軍,跟著部隊打仗。每次戰鬥,他都衝在最前麵,用這把槍消滅了不少敵人。有一回,部隊被敵人包圍了,情況十分危急,大壯手裡的子彈都快打光了,可敵人還在不斷湧上來。他就把槍往腰上一彆,抄起大刀,喊著‘跟他們拚了’,硬是帶著幾個戰友殺出了一條血路,讓部隊成功突圍了。可惜呀,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他為了掩護戰友,身中數彈,犧牲的時候,手裡還緊緊握著這把槍呢。”雅麗的聲音有些哽咽,眼中滿是對英雄的崇敬。
“雅麗姐,看著它,真的好像能看到當年的畫麵呢。”我感歎道。
“是呀,每次來這兒,我都覺得這些老物件好像在跟我說話,講著過去的事兒,所以我就想儘我所能,把它們背後的故事寫出來,讓更多人能感受到那段歲月的不容易。”雅麗輕輕撫摸著玻璃展櫃,眼神中滿是敬畏。
之後,我們漫步在井岡山的山間小道上,欣賞著那如畫的紅色風景,雅麗就像一位熟知這片土地每一處奇妙之處的導遊,耐心地為我介紹著。
“你瞧那邊的山峰,形狀是不是很奇特呀?”雅麗指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說道,“那叫五指峰,從這個角度看呀,就像一隻巨大的手掌直插雲霄呢。五座山峰高低錯落,峰尖的岩石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淡淡的金色光澤,仿佛是大自然用它神奇的畫筆勾勒出的壯麗畫卷。而且呀,這五指峰可不單單是看著好看,當年它可是紅軍戰士們隱蔽和傳遞情報的天然掩護呢。戰士們穿梭在這山間,憑借著複雜的地形和茂密的山林,讓敵人根本找不到蹤跡。”
順著小道往前走,一片雲霧繚繞的山穀出現在眼前,雅麗的眼神中滿是欣喜,說道:“這就是龍潭了,它可是井岡山的一大奇景。你看那瀑布,從高聳的山崖上傾瀉而下,水流撞擊在岩石上,濺起層層水花,在陽光的折射下,形成一道道絢麗的彩虹,就像給這山穀披上了七彩的紗衣。瀑布的轟鳴聲在山穀間回蕩,仿佛是大地奏響的激昂樂章。潭水清澈碧綠,深不見底,周圍的樹木鬱鬱蔥蔥,倒映在水中,如夢如幻。當年戰士們在艱苦的戰鬥之餘,也會來到這兒,看著這美景,汲取力量,繼續為了革命事業奮勇向前呢。”
再往前走,我們來到了一片竹林。微風拂過,竹林發出沙沙的聲響,好似在低聲細語。雅麗走進竹林,輕輕撫摸著竹子,說道:“這井岡山的竹子可有大用處呢,除了像陳爺爺說的做成竹釘對付敵人,它還是戰士們生活中的好幫手。戰士們用竹子搭建簡易的房屋,做成扁擔挑物資,還把竹子削成竹筒用來裝水、盛飯。你看這竹子,一節一節的,挺拔又堅韌,就像咱們井岡山的精神一樣,無論經曆多少風雨,都始終屹立不倒啊。”
“真的太了不起了,雅麗姐,這片土地處處都有故事,這風景也是彆具韻味啊。”我由衷地讚歎道。
“沒錯,這就是咱井岡山的魅力所在呀,每一寸土地、每一處風景都承載著曆史,值得銘記。”雅麗笑著回應道。
這次采訪之旅結束後,雅麗迎來了新的機遇,她被一家網站看中,邀請她成為專欄詩人。
“雅麗呀,我們看了你寫的那些關於井岡山的作品,特彆有感染力,想邀請你在我們網站開個專欄,專門寫井岡山的紅色故事,你願意不?”網站編輯打來電話說道。
“真的嗎?那太好了呀,我當然願意,我一直就盼著能有更多人看到我寫的這些故事呢。”雅麗激動地回答道,臉上滿是驚喜。
從此,雅麗在專欄上用心撰寫著一篇篇文章,吸引了眾多讀者。而我創辦的藝術傳媒也與雅麗有了合作的契機。
“雅麗姐,我覺得咱們可以一起打造一個藝術平台,把各種跟井岡山紅色文化相關的作品都彙聚起來,讓更多人參與進來,你覺得咋樣?”我跟雅麗商量道。
“哎呀,這想法好哇,這樣就能讓更多人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了解井岡山了,咱們得好好規劃規劃。”雅麗興奮地說道,眼裡閃爍著光芒。
在籌備平台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難題。有一回,我們在討論平台的定位和內容方向時,出現了分歧。
“我覺得咱們還是要多注重詩歌、散文這些傳統文學形式,畢竟紅色故事用文字表達更有韻味呀。像之前我寫的那篇《黃洋界上的英魂》,好多讀者都說看了之後特彆有感觸,仿佛跟著文字回到了當年的戰場,感受到了戰士們的英勇無畏。要是咱們平台多一些這樣的高質量文學作品,肯定能吸引不少人關注呢。”雅麗堅持自己的看法,說起自己的文章,滿是自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雅麗姐,我理解你的想法,但現在短視頻這些新媒體形式也很受歡迎,咱們也得跟上時代步伐呀,加入一些影像作品之類的,傳播效果可能更好呢。你看之前有個小團隊做了個關於井岡山紅色故事的短視頻係列,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把那些故事演繹出來,在網上可火了,好多年輕人都點讚轉發呢。”我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還舉了個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雅麗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說道:“你說得也有道理,那咱們可以兩者結合嘛,既保留傳統文學的深度,又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把平台做得更豐富多樣些。就像之前我去學校給孩子們講紅色故事的時候,發現光講有時候他們理解得還不夠深刻,要是配上一些相關的小視頻呀,他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聽得可認真了。”
“對呀,雅麗姐,這樣肯定能吸引更多不同年齡段的人關注呢。”我讚同地點點頭。
隨著平台的不斷發展,雅麗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但她始終充滿熱情。
有一次,平台舉辦一場線下的紅色文化分享會,雅麗在台上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曆時說道:“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井岡山人,從小就熱愛這片土地,熱愛寫作。一路走來,有過困難,有過質疑,但我從來沒想過放棄,因為我知道,這些紅色故事不能被遺忘,我要讓它們在大家的心裡一直傳承下去。記得有段時間,我寫文章寫到瓶頸了,怎麼都找不到靈感,心裡特彆著急。那天我又去了黃洋界,站在山頂上,看著眼前熟悉的景色,想著當年戰士們在這裡浴血奮戰的場景,突然就有了思路,回去就寫了一篇《黃洋界的晨曦》,好多讀者給我留言說看了很感動,那一刻我就明白,隻要紮根在這片土地,用心去感受,總會有寫不完的故事。我希望咱們這個平台,能成為大家了解井岡山、感受紅色精神的窗口,讓更多的人能從中汲取力量,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我看著雅麗,心裡滿是敬佩。她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對紅色文化的傳承,編織著那個讀書時代就種下的夢想,而我也堅信,在她的努力下,井岡山的紅色之夢會在更廣闊的天地裡綻放光彩,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喜歡冰陽之歌請大家收藏:()冰陽之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