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所需,為了手中的飯碗,堂大爺玉堂隻身一人走西口,在陝西做起了生意,日月星辰,組建了小家庭,生育六個子女,三男三女……”
——題記
背井離鄉走西口
晚清末年,整個華夏大地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天災頻發,人禍不斷。堂大爺玉堂所在的家鄉,土地本就貧瘠,再加上連年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已然成為常態。玉堂看著家中年邁的父母身體日益衰弱,年幼的弟妹麵黃肌瘦,眼神中滿是對生活的迷茫與恐懼,他的心中猶如被重錘敲擊,無奈與不甘交織在一起。聽聞西口外或許有著不一樣的生存機會,儘管前途未卜,為了能讓家人擺脫這無儘的困苦,玉堂毅然決然地決定踏上走西口的艱難征程。
出發那天,天空陰沉得如同倒扣的鉛鍋,厚重的烏雲似乎隨時都會壓下來。玉堂背著簡單的行囊,裡麵裝著母親為他精心縫補的幾件破舊衣物,那細密的針腳裡滿是母親的牽掛;還有母親親手做的乾糧,每一塊都飽含著家的味道;以及父親偷偷塞給他的幾塊碎銀,那是這個貧困家庭傾其所有湊出來的希望。父母和弟妹們默默地將他送到村口,母親緊緊拉住他的手,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聲音顫抖地叮囑道:“兒啊,這一路山高水遠,你可要千萬小心啊,到了那邊自己照顧好自己,有機會就回來看看爹娘……”玉堂望著母親那飽經滄桑、爬滿皺紋的臉,心中一陣酸楚,眼眶泛紅,他緊緊握住母親的手,堅定地點點頭,聲音略帶哽咽地說:“娘,您放心,我一定會混出個樣子來,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告彆家人後,玉堂隨著一群同樣懷揣著希望與迷茫的鄉親們,帶著對未知的恐懼與期待,邁出了西行的腳步。走西口的路,宛如一條充滿荊棘與坎坷的漫漫長途,無儘的艱難險阻在前方等待著他們。
艱難險阻的漫漫征途
他們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前行,山路狹窄而陡峭,一側是高聳入雲、仿佛隨時會崩塌的懸崖,另一側是陡峭的山壁,上麵布滿了尖銳的岩石。腳下的布鞋,在粗糙的路麵上很快就被磨破,腳掌與鞋底摩擦,磨出了一個個血泡,每邁出一步,都如針刺般鑽心地疼。但玉堂咬著牙,強忍著疼痛,一步一步堅定地向前走。白天,烈日高懸,熾熱的陽光如烈火般烘烤著大地,仿佛要將世間萬物炙烤殆儘。他們無處躲避,隻能在路邊偶爾尋得的幾棵稀疏的樹蔭下短暫休息。乾裂的嘴唇渴望著水分,他們小心翼翼地喝一口隨身攜帶的水,那水在高溫下已變得溫熱,卻依然如甘露般珍貴。啃一口硬邦邦的乾糧,乾糧如石頭般難以下咽,需要費很大力氣才能嚼碎。然而,為了保存體力繼續前行,他們不得不艱難地吞咽下去。
夜晚,疲憊不堪的他們隻能在荒郊野外尋找棲身之所。有時候是破舊不堪的廟宇,廟宇的屋頂千瘡百孔,冷風呼嘯著灌進來;有時候是陰暗潮濕的山洞,山洞裡彌漫著一股腐臭的氣味,地上布滿了青苔,稍不注意就會滑倒。山中的夜晚格外寒冷,寒風如刀割般劃過臉頰,他們緊緊相擁,試圖用彼此的體溫相互取暖。然而,單薄的衣物難以抵禦刺骨的寒冷,大家在睡夢中常常被凍醒。不僅如此,夜晚的山林中還不時傳來野獸的嚎叫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夜裡格外驚悚,仿佛有一雙雙幽綠的眼睛在黑暗中窺視著他們,讓他們膽戰心驚,難以入眠。
土匪劫掠的生死危機
在這艱難的旅程中,他們遭遇了土匪的劫掠,那是一場生死考驗。那是一個午後,烈日高懸,酷熱難耐,一行人正疲憊地走著。突然,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如悶雷般由遠及近。隻見一群土匪騎著高頭大馬,如鬼魅般突然出現,將他們團團圍住。土匪頭子滿臉橫肉,凶神惡煞,臉上一道猙獰的傷疤從眼角延伸至嘴角,更添幾分恐怖。他手持長刀,寒光閃爍,大聲吼道:“識相的,把錢財都交出來,否則彆怪老子不客氣!”鄉親們頓時嚇得臉色蒼白如紙,渾身顫抖。玉堂心中也猛地一緊,心臟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攥住,但他強裝鎮定,鼓起勇氣上前求情:“各位好漢,我們都是窮苦人家,實在沒有什麼錢財,家中老小還等著我們去討生活,求你們高抬貴手,放我們一條生路。”
土匪們哪肯罷休,如餓狼般開始翻找他們的行囊。稍有反抗,便拳腳相加。玉堂眼睜睜看著同行的一位老人,因為緊緊護住身上僅有的一點錢財,被土匪一腳踹倒在地,老人痛苦地呻吟著。玉堂心中既憤怒又無奈,憤怒於土匪的殘暴,無奈於自己的無力。土匪們翻遍了大家的行囊,搶走了一些零散的財物和乾糧。就在土匪們準備進一步施暴,甚至要對年輕的婦女動手動腳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密集的馬蹄聲,似乎有大隊人馬趕來。土匪們以為是官兵,臉色驟變,匆忙搶走能搶到的東西後,騎馬逃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疾病侵襲的身心折磨
除了路途艱險和土匪威脅,疾病也如影隨形。在一次連續幾天的暴雨後,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大家的衣物被雨水濕透,卻沒有乾燥的地方可以更換。長時間的濕冷讓不少人染上了風寒,玉堂也未能幸免。他發起了高燒,頭暈目眩,身體虛弱得幾乎無法行走。同行的鄉親們雖然自身也很疲憊,但依然相互扶持,輪流照顧玉堂。他們用僅有的一點草藥,煮成苦澀的藥湯,喂玉堂喝下。然而,簡陋的醫療條件和有限的藥物,並不能讓玉堂迅速康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玉堂在病痛中掙紮,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儘了全身的力氣,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既有病痛帶來的虛汗,也有咬牙堅持的汗水。但他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支撐著他,那就是一定要走到西口,改變家人的命運。
迷失方向的絕望困境
有一次,他們在深山裡迷失了方向。原本熟悉的山路在一場山體滑坡後變得麵目全非,周圍都是陌生的山巒和茂密的樹林。大家四處尋找出路,卻始終找不到正確的方向。乾糧越來越少,水也所剩無幾,恐懼和絕望的情緒在人群中蔓延。玉堂雖然也心急如焚,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慌亂。他爬上高處,試圖觀察周圍的地形,尋找出山的線索。然而,映入眼簾的隻有連綿不絕的山脈和茫茫的林海。在絕望之中,玉堂憑借著自己的記憶和對太陽方位的判斷,帶領大家朝著一個方向摸索前行。經過幾個小時的艱難跋涉,終於找到了一條依稀可辨的小路,帶領大家走出了困境。
人性險惡的殘酷考驗
在這漫長而艱難的旅程中,除了自然環境和土匪帶來的威脅,人性的醜惡也如隱藏在暗處的毒蛇,不時給他們帶來致命的傷害。
有一天,隊伍在一個小鎮短暫停留,大家都希望能在這裡補充一些物資,緩解一下連日來的疲憊。玉堂和幾個鄉親一起去集市上采購乾糧和水。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玉堂看中了一個攤位上的乾糧,正準備和攤主議價,突然,一個衣衫襤褸的男人湊了過來,一臉可憐地說:“大哥,我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您行行好,給我點吃的吧。”玉堂心生憐憫,從行囊裡拿出一塊乾糧遞給了他。那男人接過乾糧,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嘴裡還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
然而,就在玉堂轉身繼續挑選乾糧的時候,他突然感覺背後有人拉扯他的行囊。他警覺地回頭,發現竟是剛剛那個可憐兮兮的男人,正試圖搶走他的行囊。玉堂死死抓住行囊,大聲嗬斥:“你這是乾什麼?我好心幫你,你卻恩將仇報!”那男人見被發現,竟露出猙獰的麵容,惡狠狠地說:“在這亂世,誰顧得上誰,你把東西交出來,不然彆怪我不客氣!”周圍的人隻是冷漠地看著,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幫忙。玉堂奮力與那男人拉扯,這時,同行的鄉親們趕了過來,那男人見勢不妙,鬆開手,混入人群中消失了。
還有一次,隊伍在一處河邊休息。河水清澈,但水流湍急。一位年輕的後生自告奮勇,說自己水性好,可以去河對岸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路徑或者補給。大家都對他寄予了希望,看著他跳進河中,奮力向對岸遊去。然而,當他遊到對岸後,卻突然改變了主意。他站在對岸,對著這邊喊道:“你們這些蠢貨,就在這兒等死吧!我可不想再和你們一起受罪,我要自己走!”說完,便頭也不回地消失在了樹林裡。大家都被他的行為氣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更讓人心寒的是,在一次宿營時,大家圍坐在一起商量接下來的行程。其中有一個人提議說,隊伍裡有幾個年老體弱的人,已經嚴重拖慢了大家的速度,不如把他們留在原地,這樣其他人或許還有機會更快到達西口。這個提議一出口,頓時引起了一陣沉默。有些人雖然心中不忍,但在生存的壓力下,也露出了猶豫的神色。玉堂聽後,憤怒地站起來,大聲說道:“我們都是一起出來的鄉親,怎麼能如此絕情?大家相互扶持才能走出困境,如果拋棄他們,我們和那些土匪有什麼區彆?”在玉堂的堅持下,這個殘忍的提議才沒有被采納。但這件事讓玉堂深刻地認識到,在這艱難的走西口途中,人性的醜惡隨時可能暴露出來,而他們必須堅守自己的善良和底線,才能共同度過難關。
走西口途中的所見所聞
在這漫長的旅程中,玉堂還目睹了許多令人感慨萬千的場景。
他們路過一個被戰火洗禮的村莊,原本錯落有致的房屋如今大多已化為殘垣斷壁,隻剩幾間搖搖欲墜的屋子在風中顫抖。村口的老槐樹被燒焦了半邊,扭曲的枝乾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苦難。村裡不見青壯年的身影,隻有一些老弱婦孺在廢墟中艱難地尋找著能維持生計的東西。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拄著拐杖,在一堆瓦礫中翻找著,眼中滿是絕望與無助。玉堂走上前去,想要幫忙,老奶奶哭訴著,說兒子被抓去當兵,兒媳在戰亂中去世,如今隻剩下她和年幼的孫子相依為命。這場麵讓玉堂心中充滿了同情與無奈,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在西口闖出一番天地,讓家人免受戰亂之苦的決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經過一片廣袤的草原時,玉堂看到了一群牧民趕著羊群在草原上遷徙。藍天白雲下,羊群如同一朵朵飄浮的白雲,與碧綠的草原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牧民們騎著駿馬,身姿矯健,他們熱情地向玉堂一行人打招呼,還邀請他們到帳篷裡休息。在帳篷裡,玉堂品嘗到了香甜的奶茶和美味的奶乾,聽牧民們講述著草原上的故事,關於勇敢的騎手、神奇的傳說。這短暫的停留,讓玉堂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熱情與豪爽,也讓他意識到,在這走西口的路上,除了苦難,還有這樣美好的人和事。
在一處渡口,玉堂看到了一位船夫,他皮膚黝黑,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船夫一邊熟練地搖著船槳,一邊給大家講述著這條河流的故事。他說,這條河見證了無數走西口人的悲歡離合,有些人順利到達了對岸,開啟了新的生活;而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河中。玉堂看著湍急的河水,心中不禁感慨,這走西口的路,就如同這河流,充滿了未知與風險,但隻要有勇氣和信念,或許就能抵達彼岸。
有一天,他們遇到了一個賣藝的班子。班子裡有耍雜技的、變戲法的,還有唱戲的。他們在路邊搭起了一個簡易的舞台,吸引了不少路人圍觀。玉堂和鄉親們也停下腳步觀看。戲班子的表演十分精彩,引得眾人陣陣喝彩。表演結束後,戲班子的班主向大家討要賞錢,雖然大家都不富裕,但還是紛紛拿出一些零散的銅錢。玉堂看著他們,心中想到,在這艱難的世道裡,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努力奔波,用自己的方式尋找著生存的希望。
還有一次,在一個小鎮上,玉堂看到了一場奇特的婚禮。新郎騎著高頭大馬,身著鮮豔的紅袍,新娘則坐在花轎裡,嗩呐聲、鞭炮聲此起彼伏。儘管生活困苦,但人們依然努力地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用傳統的儀式來慶祝人生的重要時刻。這場婚禮讓玉堂感受到了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即使身處困境,人們依然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走西口途中結識的生意朋友
在走西口的艱難旅程中,玉堂憑借著自身的質樸與真誠,結識了幾位同樣懷揣著生意夢想的朋友,他們的相遇與互助,為這段艱辛的旅程增添了彆樣的色彩。
精明練達的皮貨商——趙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