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的記憶中,眾堂哥二木是八大金剛的頭兒。所謂八大金剛,就是和二木哥同齡發小的八個小子組成的團隊。
八大金剛分彆是,二木、大明、二行、大亮、大銀、四兵、五忠、六喜、七誌、八新。
他們有共同的願望,走出自己個性的有為人生。
在生產隊裡,二木哥是三小組的組長,在集體裡有一定的名望。
後來,做了村主任,在村莊搬遷中,為村委會做了不少貢獻……
他在生產隊裡有個超眼光的舉動,就是把滯留的土地大麵積承包出去變成經濟行業運作。
可是不成熟的機製,被群眾舉報上訪,村主任被罷免。
改革開放年代,他的思路更加開闊……
他開辦過手工絲線編織廠、豆腐坊、磚瓦廠、塑料顆粒加工廠、糕點廠……是個有心的企業家。
可是,他的眼光和意識太超前了,又因為不符合當時的國情,都被否認了……
如果在現在,他就是響當當的大人物了……
——題記
一、黃河畔的童年集結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黃河奔騰不息,雄渾的濤聲日夜回蕩在廣袤的衝積平原上。在這片被黃河水滋養的土地上,坐落著牡丹城的楊柳村。黃河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守護著這方水土,村邊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隨風搖曳,仿佛在與黃河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在楊柳村裡,一群孩子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書寫著他們的純真篇章。村莊被大片金黃的麥浪環繞,微風拂過,麥浪沙沙作響,宛如奏響一曲大自然的樂章。二木,便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他身形矯健,眼神中透著與生俱來的果敢與聰慧,自然而然地在小夥伴中散發出一種領袖氣質。
不久後,二木與大明、二行、大亮、大銀、四兵、五忠、六喜、七誌、八新這九個年齡相仿的發小,組成了令人矚目的“八大金剛”。他們常常聚在村頭那棵古老而粗壯的槐樹下,繁茂的枝葉如同一把巨大的綠傘,為他們遮蔽炎炎烈日。孩子們圍坐在一起,望著遠處奔騰的黃河,談論著心中的壯誌豪情。每當這時,二木總是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率先開口:“咱們一定要走出獨特的路,乾出一番大事業,讓楊柳村因咱們而聞名!”他的話語如洪鐘般響亮,充滿感染力,其他孩子紛紛點頭,眼中閃爍著憧憬與期待的光芒,被二木描繪的美好未來深深吸引。在這個小團體裡,二木如同明燈,為大家指引方向,讓“八大金剛”有著共同奮鬥的目標。
二、生產隊裡嶄露頭角
時光隨著黃河的濤聲悄然流逝,孩子們逐漸長大。生產隊依舊是楊柳村重要的生產模式,大家齊心協力,為生活辛勤勞作。二木憑借自身的聰慧與勤勉,成為了三小組的組長。“八大金剛”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積極勞作,成為生產隊裡的得力乾將。
麥收時節,太陽高懸,炙烤著大地。田野裡,金黃的麥穗沉甸甸地低垂,仿佛在等待人們收割。“八大金剛”早早來到田間,頭戴草帽,手持鐮刀,整齊地一字排開。二木站在隊伍前端,如即將帶領士兵衝鋒陷陣的將軍,大聲喊道:“兄弟們,咱們今天加把勁,爭取多收割幾畝地!”眾人齊聲回應,聲音在空曠的田野上回蕩,彰顯著他們的乾勁與決心。
他們彎下腰,一手握住麥穗,一手揮動鐮刀,有節奏地割著麥子。鐮刀與麥稈接觸,發出“唰唰”的聲響,伴隨著他們此起彼伏的號子聲,仿佛是一場激昂的勞動交響曲。大亮年紀稍小,但乾活絲毫不含糊,儘管額頭布滿汗珠,順著臉頰滑落打濕衣衫,仍咬牙堅持。二行注意到後,迅速挪到他身邊,一邊割麥一邊鼓勵:“亮子,彆急,跟著我的節奏,咱們一起乾!”大亮感激地看了二行一眼,在他的帶動下找回節奏。
與此同時,四兵發現前方有一片麥子長得格外茂密,一人收割有些費勁,剛喊出:“這兒有點難搞啊!”話音未落,五忠和六喜就主動靠過來,齊聲說:“咱幾個一塊,沒什麼搞不定的!”三人默契配合,加快了這片麥子的收割速度。
大明負責將割好的麥子捆紮起來,動作嫻熟,一捆捆麥子在他手中迅速成型。七誌和八新則承擔起搬運任務,一趟又一趟地將捆好的麥子運到田邊空地,雖累得氣喘籲籲,但腳步從未停歇。
二木在隊伍中來回穿梭,時刻關注大家的進度,不時給予指導和鼓勵。看到大家齊心協力,他欣慰地大聲喊道:“兄弟們,咱們這配合,絕對是全村最牛的!繼續保持,爭取早點完工!”眾人聽後,乾勁更足。每當有人遇到困難,二木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或給出解決辦法。他的組織能力和領導風範,讓“八大金剛”在勞作中配合得更加默契,效率遠超其他小隊。不一會兒,他們身後便堆起一座座小山似的麥垛。偶爾,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一絲涼爽,吹起他們額前被汗水浸濕的頭發。黃河水在不遠處奔騰流淌,仿佛在為他們的團結協作和辛勤勞動鼓掌叫好。勞作間隙,他們直起腰,望著眼前大片金黃的麥田,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此時的他們,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堅信通過努力和團隊協作,一定能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任職期間,二木的組織才能與責任心展露無遺。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黃河水麵,反射出粼粼波光時,二木已率先抵達田間地頭。他有條不紊地安排組員工作,從播種的細致規劃,到施肥的精準把控,再到灌溉與收割的合理調度,每一個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在他的帶領下,三小組的生產效率遠超其他小組,糧食產量連年遞增。
有一年,罕見的旱災侵襲這片土地。黃河水位下降,原本肥沃的農田乾裂出一道道觸目驚心的縫隙,農作物在烈日炙烤下奄奄一息。二木心急如焚,帶領小組的成員四處尋覓水源。沿著黃河的支流,他們翻山越嶺,終於在離村子較遠的一處山穀中,發現了一條乾涸的河道。在河道深處,還有一些尚未乾涸的小水窪。二木立刻組織大家,用桶、盆等工具,一點點地將水舀出,再不辭辛勞地運到田間灌溉。在他的不懈堅持下,三小組的莊稼在這場旱災中損失降到最低,保住了大部分收成。此事過後,二木在村民心中的威望如黃河水漲潮般節節攀升,村民們對他無不稱讚有加。“八大金剛”在二木的帶領下,也更加堅定了共同奮鬥、改變生活的信念。
三、勇挑重擔,成為村主任後的大膽變革
隨著二木在生產隊的出色表現,他在村民中的聲望日益高漲。在村委會的選舉中,憑借卓越的能力和良好的口碑,二木成功當選為村主任。
上任伊始,二木便一心謀劃著如何帶領村民邁向富足的生活。彼時,村裡有部分土地因各種緣由被閒置,這讓心係村莊發展的二木憂心不已。經過深思熟慮,他做出了一個大膽且具有前瞻性的決定——將這些滯留土地大麵積承包出去,通過經濟行業運作,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村莊收入。
他不辭辛勞,四處奔走尋覓合適的承包商。沿著黃河兩岸,他穿梭於各個城鎮,介紹楊柳村的土地優勢與發展潛力。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與一家頗具實力的農業企業達成合作協議。依據協議,該企業將在承包土地上種植經濟作物,並向村裡支付可觀的承包費用。同時,企業承諾優先雇傭村裡的勞動力,為村民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然而,在那個相對保守的年代,二木的這一舉措並非一帆風順。一些村民對土地承包心存顧慮,擔心失去對土地的掌控權,更擔憂企業會對土地造成破壞。彆有用心之人趁機煽風點火,組織村民舉報上訪。最終,在重重壓力下,二木的村主任職務被罷免。黃河依舊奔騰不息,可二木心中的壯誌卻遭遇了挫折。但即便如此,“八大金剛”始終堅定地站在二木身邊,給予他支持和鼓勵,相信他的決策是為了村莊的長遠發展。
四、改革開放浪潮中的奮進與挫折
儘管遭受挫折,二木卻並未一蹶不振。改革開放的春風如同一股強勁的動力,吹進了楊柳村,也再次點燃了二木心中的創業之火。
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無畏的勇氣,二木先後創辦了手工絲線編織廠、豆腐坊、磚瓦廠、塑料顆粒加工廠以及糕點廠等多家企業。在創辦手工絲線編織廠時,他留意到村裡的婦女們大多擅長手工編織,卻缺乏展示與銷售的平台。於是,他將這些心靈手巧的婦女組織起來,成立編織廠,並積極聯係商家,將產品推向市場。起初,生意頗為紅火,產品憑借精美的工藝和獨特的設計,受到周邊地區的廣泛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