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寧是忠是奸,是功是過,不是憑你們一張嘴就能說定的!”
他走到大殿中央,扶起了聞仲和張柬之。
“聞愛卿的擔憂,是為國惜才,朕明白。”
“張愛卿的彈劾,是為社稷安危,朕也理解。”
他展現出了一個成熟帝王應有的手腕,先是安撫了雙方。
而後,他的話鋒猛地一轉。
“但是空口無憑,爭論不休,成何體統!”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叫囂得最厲害的張柬之身上。
“張柬之!”
“臣在!”張柬之心中一凜。
“朕就給你一個機會,也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李慶誌的聲音,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斷。
“朕命你為欽差大臣,持朕的令牌,即刻前往城郊謝寧的莊園徹查此事!”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竟然讓原告去當查案的欽差。
賢王一黨的大臣們,臉上頓時露出狂喜之色。
在他們看來,這張柬之就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讓他去查,那謝寧絕對是死無葬身之地。
而聞太尉等人,則是臉色大變,剛想出言反對。
李慶誌卻抬手製止了他們。
他看著張柬之,眼神銳利得仿佛能穿透人心。
“朕給你權力,但朕也要給你規矩,你此去可帶京兆府兵三百,但隻可查,不可擅動。”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必須原原本本地回來稟報於朕,若有半分虛假,或是在其中夾帶私心,羅織罪名……”
李慶誌的聲音,陡然變得森寒無比。
“朕,讓你人頭落地!”
張柬之被這股帝王威壓駭得渾身一顫,但他自詡行得正坐得端,立刻叩首領命。
“臣,遵旨。”
“若有半句虛言,甘受責罰!”
“好!”
李慶誌點了點頭,隨即看向兵部尚書。
“你從旁協助張柬之,一同前往,給朕看好他。”
這一手更是神來之筆。
讓賢王的人跟著去,既能堵住他們的嘴,又能起到互相監視的作用,到時候查出什麼,你們兩方都得認!
至此,朝堂上的風波,暫時被壓了下去。
退朝之後,李慶誌一臉疲憊地回到了禦書房。
他揮退了左右,獨自一人在書房內來回踱步,臉上的疲憊之色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不見底的冷峻。
他知道,謝寧謀逆,是莫須有的事。
彆人信不過,李慶寧他還信不過麼。
以皇姐的眼光,怎麼可能找一個行謀逆之事的郎君。
他走到書案前,在一張空白的聖旨上蓋上了自己的玉璽。
做完這一切,他又寫了一封極短的密信,將其與聖旨一同裝入一個信封。
他叫來一個心腹小太監,將信封交到他手上。
“立刻,馬上,將此物送到青林小築,親手交給長公主殿下。”
李慶誌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