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要立,利益也要給足。這一點,你在汴城以工代賑,不就做得很好麼?”
“至於內部的隱患,可以效仿朝廷,設立監察機構,分權製衡,賞罰分明。”
“玄機閣的體量,已經不亞於一個小王國,不能再用江湖草莽的方式來管理了。”
謝寧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他這位未來的妻子,果然是秀外慧中,一點就透。
李慶寧繼續道:“至於向外擴張,此事更急不得。我聽老皇帝留下的暗報提過,近來各國之間的關係,頗為緊張。”
“北燕厲兵秣馬,動作頻頻。西衛新君繼位,野心勃勃。更北邊的草原上,那些蠻夷部落似乎又有了統一的跡象,對我大齊邊境虎視眈眈。”
“這個時候,任何來自大齊的勢力,都會被他們視作洪水猛獸,嚴加防範。”
“那依你之見?”謝寧饒有興致地問。
“釜底抽薪,不如潤物無聲。”
李慶寧的眸中閃爍著微光。
“與其強行滲透,不如以商路開道。我大齊的絲綢,瓷器和茶葉,在各國都是硬通貨,是連王公貴族都趨之若鶩的奢侈品。”
“我們可以扶持一些我們自己的人,以商人的身份,光明正大地進入他們的國境。”
“先打通關節,建立人脈,站穩腳跟。等時機成熟,再將情報網絡慢慢地植入進去。”
“就如同蒲公英的種子,看似不起眼,卻能隨風飄散,落地生根。待到春風化雨時,一夜之間,便可開遍山野。”
聽著她條理清晰的分析,謝寧的心中豁然開朗。
是了,自己還是陷入了思維定式。總想著靠武力與權謀去征服,卻忘了,商業與文化,才是最高明,最無法抵禦的滲透。
“慶寧,你可真是我的賢內助。”
謝寧忍不住在她的額頭上,輕輕印下一吻。
李慶寧的臉頰泛起一抹動人的紅暈,卻並沒有躲閃,隻是將頭輕輕靠在他的胸膛上,聽著他那沉穩有力的心跳聲。
窗外,夕陽西下,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
......
翌日,天色微明。
大殿之上,百官分列,氣氛肅穆中,又帶著幾分難以言喻的躁動。
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無意地瞟向那個站在武將前列,身穿嶄新一等伯爵官服的年輕身影。
他身姿挺拔如鬆,麵容俊朗,神情淡然,仿佛絲毫沒有被周圍那一道道或敬畏,或嫉妒,或審視的目光所影響。
龍椅之上,李慶誌一身明黃龍袍,經過這段時間的曆練,眉宇間已多了幾分帝王的威嚴。
他看著下方氣定神閒的謝寧,心中滿是滿意與驕傲。
“眾卿家,平身。”
待山呼萬歲過後,李慶誌清了清嗓子,朗聲道:“靖安伯,出列。”
“臣在。”
謝寧邁步而出,躬身行禮。
“靖安伯此次巡查汴州,力挽狂瀾,功在社稷。今日當著滿朝文武的麵,你便將汴城水患的始末,以及後續的治理過程,詳細道來。”
“也好讓眾卿家都聽一聽,我大齊的子民,在麵對天災人禍時,是如何眾誌成城,共克時艱的!”
李慶誌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借這個機會,讓謝寧當眾陳述功績,再為他造一波聲勢,徹底坐實這大齊英雄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