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製改革。
他深知,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的財政體係。
而大齊現行的這種以農業稅為主,士紳不納糧的稅製,簡直就是落後到了極點。
它不僅極大地壓榨了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也同樣是讓朝廷的財政收入,變得捉襟見肘,舉步維艱。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要進行一場徹頭徹尾的稅製改革。
他要做的,便是“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
將那複雜到足以讓人頭皮發麻的各種苛捐雜稅,都給統一起來,然後按照土地的畝數進行征收。
無論你是達官顯貴,還是皇親國戚,隻要你名下有土地,就必須一體納糧,概莫能外。
同時,謝寧大力扶持工商業的發展,降低商稅,鼓勵貿易。
他要讓那些被傳統儒家思想所鄙視的,所謂的奇淫巧技,成為推動這個國家滾滾向前的,真正的動力。
這個計劃一經提出,便再次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說,之前的教育改革,還隻是動了那些腐儒們的蛋糕的話。
那這一次的稅製改革,簡直就是要了那些世家大族和地主豪強們的老命。
他們聲稱,謝寧此舉,是在與天下士紳為敵,是在動搖大齊的統治根基。
他們甚至還暗中串聯,企圖用罷市,罷工等方式,來向朝廷施壓。
然而,他們還是太小看謝寧的決心和手段了。
麵對這些冥頑不靈的老家夥,謝寧甚至都懶得跟他們廢話。
但凡有敢帶頭鬨事的,一律以謀逆罪論處,抄家滅族,絕不姑息。
在血淋淋的現實麵前,那些原本還氣焰囂張的世家大族們,終於知道怕了。
於是乎。
一場轟轟烈烈的,足以改變整個大齊命運的改革浪潮,就這樣在謝寧的強力推動之下,勢不可擋地展開了。
整個大齊,都如同一個被注入了全新活力的古老巨人一般,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而謝寧的名字,也隨著這場改革的深入,被賦予了更加複雜,也更加矛盾的色彩。
在百姓的眼中,他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是帶領他們走向富足和希望的神明。
而在那些既得利益者們的眼中,他卻是比魔鬼還要可怕的魔鬼。
他們恨他,怕他,卻又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隻能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那個曾經輝煌到了極致的時代,在這個年輕男人的手中,一點點地,走向覆滅。
……
改革的浪潮,如同滾滾車輪,碾碎了舊時代的枷鎖,也同樣碾碎了無數人的既得利益。
反對的聲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隻不過,在謝寧那冰冷的屠刀和皇帝李慶誌毫無保留的支持下,那些聲音,都隻能是如同陰溝裡的老鼠一般,躲在暗處,竊竊私語,不敢再拿到明麵上來說。
他們怕了。
是真的怕了。
他們怕那個殺人不眨眼的武安君,怕那個被百姓奉若神明的靖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