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鎮因背靠古佛寺,整個鎮子發展得堪比一些西北縣城,鎮子時常有商隊停留,所以街上的店鋪格外的多。
每年楊老二都會在此處醫館買人參,今年也是如此。
今年銀子更寬裕一些,春曉揣著懷裡的銀子,“沒想到住持會給我抄經書的錢,早知道我就多抄寫一些。”
“彆想美事,經書都是寺廟僧人自己抄寫,這次能得銀錢也是看在了緣大師的麵子上。”
供奉的經書可從來不外包出去,一些讀書人想賺這筆銀子都沒機會。
春曉就是可惜,住持特彆大方給了她足足十兩銀子,加上爹爹得的三兩,這一趟十三兩!
古佛寺,了緣大師手邊全是春曉寫的經書,住持失笑,“這丫頭白寫經文,心一點都沒靜下來。”
了緣,“將這些經文封存好。”
住持愣住,“為何?”
“這是我用十八子換回來的,日後有用,有大用處。”
說完了緣閉上眼睛不欲多談,住持隻能將經書收起來。
山下,父女二人手上寬裕,今年買了更好的山參片,加上一些補藥花了六兩銀子,父女二人一點都不心疼,美滋滋地找麵攤吃麵。
春曉聞著羊肉湯的味道,饞的不行,“爹,這幾日吃素,我滿腦子都是肉,今日要吃兩碗羊湯麵。”
“寺廟隻有素齋,爹也不敢給你帶肉回去。”
一旦被發現他會挨打,他可不想在閨女麵前丟臉。
西北以麵食為主,街上有好多家麵攤,春曉聞著香味嘴裡全是口水。
等麵的時候四處查看,在遠處茶攤頓住目光,出聲詢問爹爹,“爹,關家大哥這趟鏢是不是快回來了?”
“要是一切順利,這日前後路過靠山鎮。”
春曉不記得關家大哥具體回來日子,隻知道關家大哥遭遇馬匪失去一條胳膊,後來西寧守軍圍捕馬匪,可惜大當家殺出包圍圈逃走不見。
她見過衙門貼的逮捕令,隻是時間太久遠,有些記憶已經模糊,仔細回想隻記好像有六指,巧了,她看到的茶攤上有三個老農打扮的漢子,為首的漢子就是六指。
楊老二見閨女收回目光,“閨女,你可是發現了什麼?”
春曉示意爹爹先吃麵,父女二人要了五碗麵,春曉兩碗羊肉麵,楊悟延一人三碗。
父女倆都是能吃的主,麵湯喝個乾淨才有飽腹感。
春曉付了銀錢,“爹,我們在靠山鎮等關大哥的鏢行一起回西寧城。”
“閨女啊,鏢行順利這兩日能到,如果不順利可要等上好些日子。”
春曉現在不急著回西寧城,“反正秋收結束,我們多待些日子也無妨。”
楊老二撓了撓頭,“那我們回古佛寺?”
“不行,寺廟離靠山鎮有距離,我們就留在鎮上客棧等人。”
楊老二知道外麵不是談話的地方,他沒帶閨女去客棧,回了醫館尋孫大夫說借宿。
孫大夫聽後高興,“我讓你嬸子燉羊肉,咱們晚上喝羊湯,”
楊老二不好意思,“本來借宿就麻煩您老,我們父女哪能再給嬸子添麻煩。”
“你這麼外道我可不高興了,當年老夫山上采藥遇到狼,要不是你背我下山,我這條命早就交代在山上。”
楊老二擺手,“這些年從您這買藥,您一直給低價,我已經占了許多的便宜。”
孫大夫氣的胡子都翹起來,“還說占便宜,每次你小子回寺廟都幫我震懾宵小,這些年多虧你照顧我們,我們老兩口才能過的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