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節懸壺傳術收民心,清微觀前立根基
秋日的陽光宛如一層金色的薄紗,輕柔地鋪灑在東萊郡蜿蜒的山路上。王凡與趙鐵柱步伐穩健地往村子走去,少年肩頭的竹簍滿滿當當,裝滿了散發著清新藥香的草藥。自打收了趙鐵柱為徒,王凡便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在這動蕩不安的亂世中站穩腳跟。他深知,治病救人是樹立威望的快捷之道,而將改良後的養生術傳授給村民,既能積攢因果氣運,又能為清微觀培養一批值得信賴的幫手。
還未行至村口,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傳入耳中。王凡抬眼望去,隻見張老漢佝僂著腰,蹲在路邊咳得麵紅耳赤,渾濁的痰液中還夾雜著絲絲血絲。他心中一緊,立刻運轉觀氣術,隻見老漢頭頂盤旋著一團灰黑色的氣團,絲絲縷縷的黑氣正不斷蠶食著他本就虛弱的氣息。
“師父,這是......”趙鐵柱剛要發問,王凡抬手示意他噤聲。
“張大叔,可是舊疾複發了?”王凡急忙上前,穩穩地扶住搖搖欲墜的老人。他的指尖剛搭上張老漢的手腕,便敏銳地察覺到對方脈象虛浮無力,結合觀氣術的所見,心中已然有了判斷,“您這是常年辛勤勞作,肺部受損,癆蟲入體,又不慎受了風寒。從現代醫學角度講,您的肺部功能減弱,再加上外感病菌,才導致病情加重。”
張老漢艱難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驚喜與期盼:“觀主您......您可算回來了!自打上次您給的草藥,咳嗽確實減輕了些,可這幾日不知怎的,又......”他的聲音愈發微弱,最後被一陣猛烈的咳嗽所淹沒。
“不打緊。”王凡迅速從竹簍裡翻找出幾株七葉一枝花和半乾的紫蘇,遞給趙鐵柱,“去村頭老井打些井水,用陶罐熬煮,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半個時辰。”他又轉頭看向張老漢,神色溫和而篤定,“大叔,這藥每日服用三次,連服三日,病情定會有所好轉。不過日後勞作,千萬不可再貪涼飲冷。”
周圍圍觀的村民們見狀,紛紛簇擁過來。人群中,李嬸抱著啼哭不止的孩子,焦急地擠到前麵:“觀主,我家虎娃這幾日發熱不退,吃什麼吐什麼,您快給瞧瞧!”
王凡趕忙蹲下身子,伸手輕輕摸了摸孩子滾燙的額頭,又小心翼翼地翻開孩子的眼皮查看。隻見孩子眼底血絲密布,舌苔發黃,結合觀氣術看到孩子頭頂那團躁動不安的赤紅色氣團,心中已有計較。他想著,從現代醫學看,孩子這是飲食不節,導致食物積滯在腸胃,鬱而化熱。“虎娃這是積食發熱,食積鬱而化火。”他從懷中掏出一張寫滿草藥名的紙,遞給李嬸,“去采些山楂、神曲、麥芽,加一把粳米煮粥,讓虎娃吃個兩日,切記不可再喂肉食。山楂能消食化積,神曲和麥芽可幫助消化,粳米則能調養脾胃,這樣搭配可以緩解虎娃的症狀。”
“多謝觀主!多謝觀主!”李嬸千恩萬謝,緊緊抱著孩子擠回人群。
王凡緩緩站起身,目光溫和地掃過在場的村民,聲音清朗地說道:“各位鄉親,我觀大家常年辛苦勞作,不少人都落下了病根。今日我便將一套養生術傳授給大家,每日晨起、睡前各練習一遍,可調和氣血,強身健體。”
此言一出,人群頓時沸騰起來。王凡示意趙鐵柱站到身前,親自示範動作:“諸位請看,雙手抱圓如捧球,吸氣時緩緩上舉過頭頂,意念中似有清氣從百會穴灌入丹田;呼氣時雙手下按,濁氣從湧泉穴排出......”
村民們雖聽得似懂非懂,但都認真地跟著有樣學樣。王凡穿梭在人群中,耐心地糾正大家的姿勢:“劉大哥,手臂再抬高點,肩膀放鬆,不要聳肩;趙嫂子,呼吸要綿長而均勻,不可急促......”
正教得熱鬨,忽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一匹高大的駿馬疾馳而來,馬上端坐著鄰村有名的富戶孫員外,身後還跟著兩個背著藥箱的仆人。此前,村民們閒聊時就曾提及孫員外家老夫人久病臥床,四處求醫卻不見好轉。此時孫員外勒住馬韁,居高臨下地打量著王凡,眼神中帶著一絲傲慢:“你便是清微觀的觀主?聽聞你醫術高明,我府上老夫人臥床半月,若是能治好,少不了你的好處。”
王凡心中暗自冷笑,觀其頭頂盤旋著的灰黑色氣團,便知此人平日裡作惡不少。但他麵上依舊不動聲色,恭敬地作揖道:“員外客氣了。隻是我觀老夫人之病,恐非尋常藥石能醫。”他故意停頓片刻,見孫員外臉色微變,眼中閃過一絲焦慮,才繼續緩緩說道,“老夫人這是心病還須心藥醫,若員外能多行善事,積些陰德,老夫人的病情或許能有轉機。”
孫員外先是一愣,隨即惱羞成怒,冷哼一聲:“哼!少在這故弄玄虛!若治不好,休怪我拆了你的道觀!”說罷,一甩馬鞭,揚塵而去。
圍觀的村民們見狀,紛紛為王凡打抱不平。王凡卻隻是淡淡一笑,神色坦然:“無妨。行醫救人講究個緣分,強求不得。”他轉頭看向村民們,眼中滿是溫和與堅定,“咱們繼續練養生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凡帶著趙鐵柱在村裡已經待了半月有餘。這期間,王凡走家串戶為村民治病,耐心傳授養生術;夜裡,則悉心教導趙鐵柱修煉基礎吐納法,研習符籙繪製。村民們按照王凡所授的養生術堅持練習,沒過幾天,就有不少人感覺到身體有了明顯變化。劉大哥高興地說:“觀主,自從練了這養生術,我這腰不酸了,腿也有力氣了,晚上睡覺都踏實多了!”趙嫂子也笑著附和:“是啊,我這精神頭都好多了,白天乾活都不覺得累。”王凡看到村民們的變化,心中也頗為欣慰,同時他也明顯感覺到,隨著村民們的病情逐漸好轉,對他的信任與日俱增,自己體內的氣運之力也在悄然增長。
然而,王凡心裡也清楚孫員外不會善罷甘休。村民們私下裡也開始擔心孫員外的報複,偶爾會在角落裡小聲議論。王凡表麵上安撫著村民,讓大家不要過於擔憂,但私下裡也在思考應對之策。他深知,在這亂世中,多一份警惕總是好的。
這日傍晚,夕陽的餘暉將天空染成一片絢麗的橙紅色,清微觀前的空地上,村民們男女老少齊聚一堂。王凡正在觀內繪製符籙,忽聽得門外傳來一陣喧鬨聲。他出門一看,隻見村民們手中拿著自家的土雞蛋、新打的糧食,臉上洋溢著真摯的笑容。
“觀主,這是俺們的一點心意!”張老漢顫顫巍巍地走上前,眼中滿是感激的淚花,“要不是您,老漢這條老命早就沒了!您瞧,我現在身子骨比以前硬朗多了,能多乾好些活計,生活也有盼頭了!”
“是啊是啊!”李嬸抱著虎娃也擠到前麵,虎娃在她懷裡開心地笑著,“虎娃現在能吃能睡,活蹦亂跳的,全靠您的神術!您不知道,虎娃生病那幾天,可把我急壞了,多虧了您啊,觀主!”
王凡連忙推辭:“使不得使不得!我既在此立觀,護佑鄉親便是分內之事。”但村民們執意要留下東西,最後隻好收下一些新鮮蔬菜。
望著村民們離去的背影,王凡心中感慨萬千。在這個亂世裡,人心惶惶,信任比金子還珍貴。他用現代醫學知識結合修仙傳承,不僅治好了村民的病,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信任的種子。
“師父,咱們以後是不是就能一直這樣幫大家了?”趙鐵柱站在一旁,眼神中滿是憧憬。這段時間,他不僅學會了通過觀察舌苔和脈象來初步判斷病情,在繪製符籙時,也對符文的理解有了新的感悟。而且,他對修仙和醫術的好奇愈發強烈,時常主動向王凡詢問關於觀氣術更深入的原理,還會自己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思考與修仙的聯係。
王凡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堅定而深邃:“幫人就是幫己。不過,這世道很快就要大亂了......”他抬頭望向天邊如血的晚霞,遠處的山巒仿佛被火焰點燃,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咱們得加快準備,不僅要護好這一方百姓,更要在這亂世中闖出一番天地。”
夜色漸濃,清微觀內燭火通明。王凡鋪開一張黃紙,提筆蘸墨,開始專注地繪製防禦符籙。趙鐵柱則在一旁認真地研磨,眼神中透著堅定。師徒二人都明白,這看似平靜的日子,不過是暴風雨前的短暫安寧,而他們,必須做好迎接一切挑戰的準備。
喜歡三國劫修請大家收藏:()三國劫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