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勢力初成 第3章突破契機3_三國劫修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劫修 > 第二幕勢力初成 第3章突破契機3

第二幕勢力初成 第3章突破契機3(1 / 1)

第三小節鐵鑄麥穗旗

清微觀的演武場仿佛被一股無形的熱氣所籠罩,蒸騰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三十六名隱鱗軍士卒正嚴整地圍成麥穗陣,他們甲胄上的護心符閃爍著柔和光芒,與場邊靈田的麥苗產生奇妙的共振,一道道肉眼可見的金色漣漪如波紋般擴散開來。王凡站在觀頂極目望去,隻見陣中的趙鐵柱手持斷刀,每一次有力的劈砍,都帶出淩厲的刀風,而遠處靈田的麥穗也隨之整齊擺動,那場麵,宛如千軍萬馬在廣袤的麥田中列陣,氣勢恢宏。這便是“耕戰陣”與“麥浪千裡眼”的雛形,弟子們憑借著對王凡突破後泄露靈氣波動的敏銳感知,將其與陣法巧妙結合,竟自行悟出了這威力不凡的合擊之術。

“觀主,您出關了!”李明遠腳步匆匆地趕來,他袖中護腕的聽風衛符光比往日明亮了三分,透露出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鐵柱這小子著實機靈,竟把您新創的‘麥浪感應’融入了陣圖之中。如今,隱鱗軍隻要在靈田進行演練,百裡內邪霧的一舉一動,都能通過麥穗的擺動清晰感知。”他一邊說著,一邊指向演武場的角落,隻見幾個黃巾弟子正在專心練習“護糧箭術”。箭簇上的麥穗紋仿佛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能夠引動靈米散發的微光,箭頭掠過時,假人身上模擬的邪符痕跡瞬間焦卷,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摧毀。“就連新加入的黃巾兄弟,也能熟練地將護苗符的穗尖方向與攻擊方位相對應了。”李明遠補充道,眼神中滿是欣慰與讚賞。

王凡微微頷首,目光落在趙鐵柱身上。隻見少年甲胄上的指揮令閃爍著微弱而堅定的光,那正是王凡閉關前親手刻下的“護民”二字,如今已被磨得發亮,歲月與磨礪在它邊緣留下了新的刻痕——那是趙鐵柱昨夜在幫流民修補穀倉時,不小心被木刺刮出的印記。當趙鐵柱再次揮刀劈開假人時,刀光如電,帶起的麥芒虛影竟在假人胸口烙下了麥穗狀的灼痕。這一招式,正是王凡在閉關時反複推演的“麥芒斬”,沒想到弟子們竟能自行領悟到七分精髓,王凡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欣慰之情。

“師父!”趙鐵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一路小跑著來到王凡麵前,他胸前的“兵民符”邊角微微卷起,露出張老漢新刻的灶台紋。“咱們在兗州邊境布下的‘碎麥陣’效果驚人!邪修的馬蹄一旦踏上,地下暗藏的護田符便會金光閃耀,就如同埋了地雷一般,讓邪修們防不勝防。”趙鐵柱興奮地說道,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神情。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麼,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半塊焦黑的令牌,令牌邊緣的鬼麵紋已被麥穗紋侵蝕得殘缺不全。“這是玄陰教的鬼麵令,在被咱們的護刃符劈成兩半時,上麵的邪符陰氣竟被麥穗紋儘數吸走——師父,百姓的願力,真的能夠克製邪力!”趙鐵柱的眼中閃爍著驚喜與激動的光芒。

演武場的另一側,黃巾弟子阿牛正帶著一群流民少年認真練習“耕具變兵法”。隻見他們手中的鋤頭,揮落時是守護耕地的護苗符,翻轉過來便瞬間化作刻著護刃紋的銳利兵器。少年們的動作雖然還稍顯稚嫩,不夠整齊劃一,但每一招每一式都帶著一股發自內心的狠勁——那是他們親眼目睹邪修燒糧惡行後,心底燃起的深深恨意。王凡留意到,他們的護腕上都係著由百姓精心編製的紅繩,繩頭巧妙地編成了極小的麥穗結,這正是青陽城的老嫗們連夜趕製的“護糧結”,每一個結都飽含著百姓對護糧的期盼與對少年們的祝福。

“觀主,這是兗州剛剛傳來的急報。”李明遠趕忙遞上一卷染著淡淡麥香的竹簡,竹簡上的火漆印是新刻的麥穗與雲雷紋相互交織的圖案,顯得古樸而莊重。“曹操的屯田都尉依照咱們傳授的方法訓練護糧隊,如今每十畝田便設有一個‘麥哨崗’。士卒們使用您改良後的‘聽風符’廣泛收集民情,其效果比官府的探子還要靈敏許多。”竹簡裡還夾著一片經過精心曬乾的麥穗,這顯然是屯田戶們飽含心意的饋贈。“戲誌才在信中提到,如今兗州的百姓對咱們的麥穗紋深信不疑,甚至連官府的公文,都得蓋上護糧符才能順利通行。”李明遠詳細地彙報著。

王凡緩緩展開竹簡,發現裡麵還夾著一張百姓親手繪製的符。隻見那歪歪扭扭的麥穗旁,刻著“曹將軍護田,清微觀護民”幾個字。王凡不禁輕輕一笑,指尖在竹簡上輕點,幾個明亮的光點瞬間浮現,正是兗州境內清微觀分舵的準確位置。“去告訴鐵柱,把隱鱗軍的斥候隊改編成‘麥穗哨’,每隊配備五名流民。如此一來,既能有效護糧,又能教導百姓刻符——咱們的軍旗,絕不能僅僅插在山頭上,而要深深地紮根在百姓的心裡。”王凡目光堅定地說道。

當王凡巡視到靈田時,看到小柱子正帶著一群天真活潑的孩童在田埂上認真地插著“警示符”。孩子們用紅繩細心地綁著麥穗和護苗符,將它們一一掛在每株麥苗的旁邊,遠遠望去,仿佛給這片麥田戴上了一串璀璨的金色項鏈。“觀主觀主!”小柱子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王凡,他高舉著半張符紙,興高采烈地跑了過來。符紙上畫著趙鐵柱和隱鱗軍士卒的簡筆畫,每個人物的旁邊都精心畫著一個灶台,灶台的煙筒裡還飄出麥穗狀的煙霧。“俺們給每塊靈田都編了號,插符的時候隻要喊‘麥芒護根’,連蚯蚓都不會往邪修那邊鑽呢!昨夜俺還看見田裡的麥穗自己輕輕晃了晃,就像是在跟俺打招呼一樣!”小柱子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滿了童真與喜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田邊的老槐樹下,幾個傷兵正靠著樹乾稍作休息。他們的護傷符上多了一層嶄新的紋路——那是流民們用麥漿精心繪製的祈福圖案,有的畫著健壯的耕牛,寓意著辛勤勞作與豐收;有的畫著飽滿的穀倉,象征著生活的富足與安定。王凡走近時,聽到他們正在低聲交談:“昨天張老漢送來的麥餅,吃下去感覺比護傷藥還管用,傷口一下子就不疼了。”“可不是嘛,俺這護心符上的灶台紋,跟俺家老娘燒的灶簡直一模一樣,每次看到它,心裡就覺得特彆踏實。要是邪修敢來,俺就用這符把他們拍死!”傷兵們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百姓支持的感激與對守護的堅定決心。

暮色漸漸降臨,演武場上響起了收兵的麥哨聲,清脆的哨音在空氣中回蕩。趙鐵柱迅速集合隊伍,士卒們的甲胄在夕陽的餘暉下泛著耀眼的金光,與靈田中的麥穗相互輝映,構成了一幅壯麗而和諧的畫麵。王凡敏銳地注意到,每個士卒的兵器上都多了一道刻痕——那是他們根據百姓的祈願自行加上去的,有的刻著“護娃”,飽含著對孩子的關愛與守護;有的刻著“護牛”,體現了對生產生活的重視。刀槍劍戟,此刻已然成為了百姓美好心願的承載之物。最年輕的小順,甚至在槍杆上刻了一個歪扭的笑臉,他笑著說這樣殺敵的時候,百姓的笑聲就能隨著刀光一同前行,為大家帶來勇氣和力量。

“師父,”趙鐵柱突然單膝跪地,將斷刀深深地插入身前的麥田裡,刀刃沒入泥土半寸,神情莊重而嚴肅。“弟子沒讀過什麼仙書,也不太明白啥是築基期,但俺心裡清楚,咱們手中的刀之所以能變得更加堅硬,是因為百姓們往咱們的甲胄裡偷偷塞進了護心符;咱們的符之所以能變得更加明亮,是因為百姓們在灶台前誠心誠意地為咱們燒香祈福。”趙鐵柱緩緩抬起頭,眼中映照著天邊隨風搖曳的麥浪,遠處傳來流民們歸莊時歡快的歌聲。“昨天在兗州,有個老奶奶把她唯一的護苗符塞到俺手裡,她對我說‘護好你們,就是護好俺的孫兒’——師父,這句話比任何功法都要強大,比任何軍法都要嚴格。”趙鐵柱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卻充滿了堅定的信念。

王凡輕輕扶起弟子,目光投向遠處,隱鱗軍士卒們正熱心地幫流民修補房屋。他們熟練地使用護牆符加固泥牆,符光所掠過之處,裂縫便自動愈合,仿佛被一雙無形的手撫平。王凡默默地摸出神農鼎殘片,殘片上的麥穗紋在此刻與整片靈田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光芒大盛,竟在暮色中漸漸凝成一麵璀璨的金色軍旗。旗麵上,萬千麥穗隨風舞動,每一片麥芒都清晰地映照著士卒與百姓的麵容——有扛著鋤頭辛勤勞作的流民,有揮刀扞衛家園的士卒,還有認真畫符的孩童,他們共同交織成了這麵堅不可摧的護民之旗。

是夜,明月高懸,灑下清冷的光輝。王凡與李明遠在觀頂一同推演兗州的局勢。隱鱗軍的“麥穗哨”已經在兗州境內全麵鋪開,每一個哨點都如同清微觀敏銳的眼睛,密切注視著各方動態。而曹操的屯田區,也通過護糧符與清微觀的聚民陣緊密地連成了一體。“觀主,”李明遠指著輿圖上代表兗州的銀灰色氣運區域,神情專注地說道,“戲誌才傳來消息,曹操打算把護糧符刻在屯田界石上,將其當作官府認證的護民標誌,並且還要在界石旁種上咱們的靈麥。”

“既然如此,那就讓這個標誌更加醒目一些。”王凡說著,取出一麵新製的“安民旗”。旗麵繡著一個巨大而醒目的麥穗,邊緣精心綴著百姓的護心符殘片,每一片殘片上都有著模糊的姓名或獨特的畫痕,這些都是百姓們最真摯的情感寄托。“以後,隱鱗軍每到一處,都要把這麵旗插在田邊,讓百姓們一目了然。隻要看到麥穗旗,就知道這裡有護糧的符、護田的兵。”王凡目光堅定地望向兗州方向,那裡的銀灰色氣運中,清微觀的金芒已如深深的根係般四處蔓延。“袁紹妄圖依靠邪符來奪取民心,那咱們就用百姓自己的符,編織一張密不透風的護民之網——這網的網眼是麥穗,網線則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盼頭。”王凡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與決心。

三更時分,萬籟俱寂,整個清微觀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王凡悄然來到隱鱗軍的營房,隻見趙鐵柱正在耐心地教新入伍的黃巾弟子畫護刃符。營房中,篝火熊熊燃燒,映照著每個人專注而認真的臉龐。王凡不禁想起三年前,自己在亂葬崗救下的那個緊緊握著斷刀,眼神中充滿恐懼與迷茫的少年,如今已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麵的將領,正用百姓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著符術:“大家記住了,穗尖朝左是守護家畜,朝右則是保護水渠。咱們的刀該往哪裡揮,符紋就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彎曲——就好比張老漢教咱們辨認麥苗,哪邊缺水缺肥,麥穗自然就會往哪邊傾倒。”趙鐵柱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充滿了自信與擔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凡輕輕地走出營房,抬頭望去,星空下的靈田泛著柔和的微光,那是百姓們夜間護田的符光。有的光點來自田邊靜靜佇立的守望符,有的來自流民床頭默默守護的護心符,當這些光點連成一片時,竟比天上的星鬥還要明亮。王凡深知,隱鱗軍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正是因為每個士卒都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們手中的刀,早已不再僅僅是冰冷的兵器,而是百姓們滿懷信任遞來的麥穗;他們身上的甲胄,也並非單純的鐵鑄之物,而是百姓們用愛與希望縫補而成的護心符。而這,才是清微觀在這動蕩亂世中最為鋒利的武器,最為堅固的盔甲。

黎明前的黑暗即將被驅散,演武場上傳來整齊而有力的腳步聲。王凡靜靜地站在觀門前,看著隱鱗軍迎著晨光,精神抖擻地出發。他們甲胄上的麥穗紋與初升的太陽相互映照,形成一片流動的金色麥浪,仿佛預示著希望與力量。趙鐵柱走在隊伍的最前方,腰間掛著百姓贈送的麥秸護身符,那是百姓們對他的祝福與期盼。他手中斷刀上的護刃符閃爍著微微的光芒——那是用千萬個護苗咒精心淬煉過的鋒芒,比世間任何精鐵都要堅韌無比。

王凡忽然輕輕一笑,南華老仙所說的“道種在民”,此刻終於在他眼前呈現出最真實、最生動的模樣。隱鱗軍的軍旗,從來都不是依靠高深的仙術凝聚而成,而是靠每一個士卒與百姓之間深厚的心意交織而成。當趙鐵柱帶領著軍隊踏過麥田,留下的不僅僅是腳印,更是讓百姓們安心的符紋;當他們揮刀斬向邪修,劈開的不僅僅是空氣,更是橫亙在百姓心頭的恐懼與陰霾。這麵無形的軍旗,早已在百姓的心中高高豎起,任憑風吹雨打,邪霧彌漫,都無法將其撼動分毫。

這一日,清微觀的演武場上,一麵嶄新的軍旗緩緩升起。旗麵上沒有華麗的雲雷紋,也沒有神秘的星鬥圖,隻有一個大大的麥穗紋,邊緣繡著密密麻麻的小字——那是流民們自發刻下的姓名,每一個名字,都是他們對隱鱗軍沉甸甸的托付。王凡深深地明白,這麵旗,才是隱鱗軍真正的軍魂所在,是比任何陣法都要堅固的壁壘。因為它的根基,深深地紮在每一寸百姓辛勤耕耘的土地裡,紮在每一個護民的美好心願之中。

而他,作為穿越者,在曆經無數的艱難險阻後,終於徹悟:最好的軍事訓練,並非單純的武力提升,而是要讓士卒們真切地看見百姓眼中對安寧生活的期盼;最精妙的符籙陣法,也並非高深莫測的仙法,而是要讓百姓們敢於在軍旗的庇護下,安心地種下象征希望的麥穗。當軍隊與百姓的心跳同頻共振,這亂世的劫運,便再也難以對他們造成絲毫撼動——就如同此刻在微風中輕輕擺動的麥穗,看似柔弱,卻能在寒冬的磨礪中默默積蓄力量,在春風的輕撫下漫山遍野,綻放出無儘的生機與希望。

喜歡三國劫修請大家收藏:()三國劫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從總旗到帝王 賀先生,您被太太趕出港城了 重生後我隻想做海王 我的絕美阿姨! 八零軍婚甜蜜蜜,我被團長寵上天 霆少,夫人假死後偷生三個娃 綜影視之妖妃涅盤 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都市科員,我激活了政商決策係統 海賊:凱多義子,開局八門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