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小節:海淵築塔
海眼雖已平靜,東萊郡沿海彌漫著劫後餘生的喜悅,可清微觀內氛圍卻絲毫未鬆懈。靜室中,王凡氣息逐漸平穩,然而眉宇間那凝重的憂思卻未曾消散。他眼前懸浮著海眼區域靈力的微縮圖景,雖不見墨色翻湧,但幾縷細微如蛛絲、近乎透明的灰黑氣息,像跗骨之蛆般纏繞在靈力脈絡邊緣,正緩緩汲取著逸散的劫運餘燼。“幽冥閣……絕不會就此罷手。”王凡低聲自語,指尖劃過那幾縷灰黑,“海眼作為天地靈樞,亦是劫運彙聚之地。此次未能成功引爆,他們必定會另想辦法,或卷土重來。被動防守絕非長久之計。”
此時,汐瀾長老的身影在靜室水鏡中浮現,她深藍的眼眸帶著劫後的疲憊與更深的憂慮:“王凡道長所言極是。海眼是我族世代守護的根基,也是東海安寧的基礎。經此一役,我族深知,僅憑一族之力,難以抗衡幽冥邪魔。我王與族老們共同商議,願與清微觀、隱仙閣結為守望之盟,一同守護這片海域!”王凡起身,鄭重地行了一禮:“這是蒼生之幸,東海之福。正需要鮫人一族對海域的了解之力。”
數日後,在鮫人族地深處那流光溢彩的瑰麗水晶宮殿裡,威嚴又滄桑的鮫人王親自接見王凡。鮫人王手中捧著一枚拳頭大小、非金非玉的湛藍寶珠,寶珠內部似有星河流轉、潮汐漲落,散發著浩瀚深邃且溫潤的生命氣息與潮汐韻律。王凡剛一靠近,體內的靈力,尤其是新領悟的「潮汐引」真元,便傳來陣陣舒適的共鳴。“這是‘潮汐之心’。”鮫人王聲音低沉,帶著海洋的律動,“它並非普通的避水之物,而是我族聖物,源自東海深處一處上古海眼遺蛻,曆經萬載水元精粹與潮汐法則的蘊養而成。持有它,可抵禦萬鈞水壓,溝通四海靈脈,引動潮汐之力護體,更能極大增幅水行術法的威力,尤其對《潮汐劫運歌》所載神通,或許會有奇特效果。”說罷,鮫人王將寶珠遞給王凡,“道長拯救東海於危難,挽救我族於傾覆,恩同再造。此寶,唯有像道長這般心懷蒼生、通曉潮汐劫運真意的人,才有資格執掌。”
王凡心中大為震動,這“潮汐之心”的價值遠超想象,它不僅是深海行動的得力寶物,更是參悟水行大道、提升「潮汐引」威能的至寶!他深吸一口氣,雙手接過寶珠,一股沛然精純、仿佛與整個海洋同源的水元之力瞬間湧入四肢百骸,與滄溟劍鞘的浩瀚、青蚨劍的鋒銳隱隱呼應。“王凡,多謝鮫人王厚賜!此寶,我定會用於守護東海,滌蕩劫運!”
“善!”鮫人王頷首,隨後指向一幅巨大的深海晶圖,“為了永遠穩固海眼的安寧,我族願意開放‘沉淵之隙’——那是一處毗鄰海眼核心、卻深藏於萬丈海溝岩層之下的天然靈穴。此地靈力充沛,與海眼共鳴極深,又因地形曲折隱蔽,靈力波動極難被外界察覺。在這裡構築‘海淵觀測塔’,可以成為監控幽冥邪能的關鍵所在!”王凡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沉淵之隙…妙!借助海眼之勢,隱匿於其旁,幽冥閣就算有通天的本領,也難以察覺塔內觀測的波動!這是‘借勢匿形’的上策!”
建造計劃迅速展開,王凡親自安排人手:隱仙閣“水”部核心弟子蕭默統籌全局,負責靈力傳導、以靈犀符為核心的通訊網絡以及塔內如“靈流透鏡”“劫運共鳴儀”等精密機關;清微觀長老雲虛子及其精銳弟子主攻塔體防禦、隱匿陣法以及核心監控符陣,像用於彙聚分析靈力與劫運數據的“萬象歸流陣”和屏蔽自身波動的“九幽匿蹤陣”;鮫人一族的工匠與祭司則提供深海環境支持,如抵禦水壓、低溫的秘法,引導海底靈脈走向,協助定位並運送深海獨有的“玄冰寒鐵”“星沉鋼”等特殊材料。
建造剛開始,便困難重重。萬丈海淵環境極其惡劣,恐怖的水壓時刻擠壓著護體靈光,刺骨的寒潮像億萬冰針般侵蝕著靈力與血肉。普通修士若沒有“潮汐之心”的庇護或鮫人秘法的加持,瞬間就會被壓成齏粉、凍成冰雕。而且幽冥閣一直在暗中窺伺,不斷使出陰招。雖然無法精確定位沉淵之隙,但他們顯然察覺到了異常。數日後,一群形態扭曲、散發著濃烈腐臭與邪能的巨大海獸被驅趕過來。這些並非天然的生靈,而是被幽冥邪法強行催化、汙染的海中巨獸——腐淵巨章!它們的觸手粗得像殿柱,吸盤上布滿倒刺與腐蝕粘液,揮舞時攪動著暗流,邪氣四處彌漫,目標正是正在鋪設塔基的工匠們!
“結陣!‘玄龜禦海陣’!”雲虛子須發皆張,厲聲喝道。清微觀弟子迅速以特製的玄冰寒鐵陣盤為基礎,注入靈力,一道巨大的、布滿龜甲紋路的淡藍色光罩升起,堪堪擋住數條砸落的恐怖觸手!光罩劇烈震蕩,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音。腐淵巨章的腐蝕粘液附著在光罩上,發出“滋滋”的聲響,不斷侵蝕著靈力。“火攻!雷法!”弟子們奮力反擊,火球、雷矢射向巨章。然而,深海環境極大地削弱了火行術法的威力,雷光在粘稠的海水和邪氣的阻隔下也威力大減。巨章皮糙肉厚,被轟出焦痕後反而更加狂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光罩搖搖欲墜之時,一道湛藍的身影如分水之梭,瞬間切入戰場核心!正是王凡!他沒有拔劍,隻是將“潮汐之心”懸於胸前,單手結印。“孽障!安敢擾亂我清修之地!”王凡聲音冰冷,引動“潮汐之心”的浩瀚偉力,結合新領悟的「潮汐引」奧義,對著那頭最凶悍的巨章遙遙一握!“潮汐引·縛!”刹那間,巨章周圍的海水仿佛有了生命,不再是流體,而是化作億萬條堅韌無比的湛藍水索!水索無視巨章的蠻力與粘液,精準地纏繞住它龐大的身軀和揮舞的觸手,猛然向內收縮、絞緊!巨章發出無聲的淒厲嘶鳴通過精神波動傳遞),龐大的身軀被恐怖的水壓之力硬生生勒得變形,堅固的外骨骼發出不堪重負的碎裂聲!王凡眼神一厲,五指猛然握緊!“絞!”“噗——!”汙穢的墨綠色血液與內臟碎片轟然爆開,瞬間被海水衝散。那頭腐淵巨章竟被王凡以純粹的潮汐巨力,生生絞殺成一團爛肉!餘下幾頭巨章被這恐怖景象震懾,凶焰頓消,在鮫人戰士的驅趕下倉皇逃竄。
王凡收回手,氣息微微有些喘。這一擊看似輕鬆,實則消耗極大,但對「潮汐引」的掌控,卻在實戰中又精進了一分。“清理汙穢,繼續築塔!”他沉聲下令,聲音傳遍海底。目睹觀主神威的眾人,士氣大振。
在“潮汐之心”的庇護與指引下,依靠鮫人秘法支撐海淵環境,清微符陣構築核心,隱仙閣技術串聯全局,各方緊密協作,一座前所未有的深海奇觀——海淵觀測塔,終於在沉淵之隙拔地而起。這座塔共有九層,通體由玄冰寒鐵與星沉鋼熔鑄而成,呈流線梭形,表麵覆蓋著細密如鱗片的深藍符文九幽匿蹤陣)。塔基深深紮根於海床靈脈,塔尖是一枚由純淨水靈結晶雕琢而成的巨大“窺天靈眸”,正對著上方海眼的方向,內部刻有雲虛子親手刻畫的“萬象歸流陣”。塔內,無數由“水”部弟子布置的靈犀符節點、靈流透鏡導管,以及核心處的“劫運共鳴儀”其核心感應元件,是來自黑鴉嶺邪修遺留的邪能結晶,經王凡用《潮汐劫運歌》法門反複淨化、逆轉其性質後,反而對幽冥邪力異常敏感),共同構成了一個精密而高效的監控網絡。
王凡站在塔頂的控製中樞,神念通過“窺天靈眸”延伸出去。借助海眼磅礴的靈力場放大,他的感知範圍覆蓋了前所未有的廣闊海域。那些細微的灰黑劫運絲線,在靈眸的視野中變得清晰可見,其流向、濃度、源頭…都儘在掌握!塔內巨大的晶壁上,正實時勾勒出一幅以海眼為中心的東海靈力與劫運流向圖!“成了!”雲虛子撫摸著冰涼的塔壁,心中十分欣慰,“此塔借助海眼之勢,隱匿在幽冥的視線之外,卻能將他們的邪能異動儘收眼底!這實在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此塔,就是釘入東海劫運網中的一枚楔子。”王凡目光深邃,“從此,幽冥閣在這一帶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我們的眼睛。”
海眼雖然平安了,但餘毒尚未清除。沿海部分區域被幽冥邪力汙染的海水未能完全淨化,形成了一片片散發著惡臭、魚蝦絕跡的“瘟水域”。受其影響的漁村,百姓麵黃肌瘦,還時常有疫病發生。王凡沒有急著離開,他率領部分弟子來到瘟水域。他站在淺灘的礁石上,引動“潮汐之心”,施展範圍擴大的「潮汐引」。這次不再是狂暴的攻擊,而是溫和的“滌蕩”。純淨的潮汐之力化作無形的水波,一遍又一遍地衝刷著汙染海域,如同大海自身的淨化律動,將汙穢邪力卷起、帶走,彙入深海的自然循環。他還讓精通丹道與符法的弟子留下,傳授漁民辨彆受汙染海產的方法,教導他們使用特製的“清瘟符”融入草藥精華的低階符籙)淨化近海小範圍的水域,並留下針對疫病的草藥方劑。漁民們親眼看到海水由汙濁變得清澈,病患也逐漸康複,感激涕零。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協助弟子們巡邏海岸,警惕異常情況,成為清微觀在沿海最堅實的民間耳目。
當王凡最終踏上歸途時,東萊郡沿海已煥然一新。海淵觀測塔如同深海中的燈塔,默默監控著幽冥的陰影。漁民們望向清微觀方向的目光,充滿了發自內心的敬仰與信賴。
清微觀後山的新靜室,這裡靈氣更為濃鬱,還能俯瞰雲海。王凡盤膝而坐,膝上的青蚨劍寒光內斂,身側的滄溟劍鞘符文流轉,胸前懸浮著“潮汐之心”,散發著柔和而浩瀚的潮汐韻律。他沒有立刻進行深層次的閉關,指尖一枚靈犀符亮起,蕭默的聲音傳來:“火”部急報黑鴉嶺邪能波動陡然增強,且有大規模人員調動的跡象,目標疑似是袁術控製的淮南方向!幽冥閣與袁術勾結,恐怕正在醞釀重大陰謀;“地”部密訊稱袁術在壽春日益驕奢,大量招攬“奇人異士”實際上是邪修),民間怨聲載道。在其麾下大將紀靈的軍中,發現了疑似幽冥閣高階成員的活動;曹操已經徹底肅清袁紹在河北的殘餘勢力,正厲兵秣馬,消化戰果,他的目光已投向富庶卻動蕩的淮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凡緩緩睜開眼睛,眸中似有潮汐漲落、星河流轉。“袁公路袁術)…幽冥閣…黑鴉嶺…‘噬界之種’所需的龐大血食與劫運…原來如此。”他望向南方,壽春的方向仿佛籠罩著一層濃鬱的血色劫雲。“傳令‘風’部,”王凡聲音平靜,卻蘊含著洞悉全局的智慧,“將袁術勾結幽冥邪修、殘害百姓、妄圖引發無邊災禍的事情,巧妙地傳播到袁紹舊部以及兗豫士族的耳中。不必添油加醋,隻需陳述事實,點到即止。大勢所趨,人心自有公論。”“是!”蕭默領命。
靜室再次歸於寂靜。王凡的目光落在“潮汐之心”上。海眼之戰、築塔的艱難、滌蕩瘟毒,這些都是對“勢”的理解與運用。如今,中原大地的“勢”因為幽冥閣的介入變得更加凶險詭譎。袁術,已然成為劫運彙聚的新節點。“想要破解幽冥閣的棋局,就必須踏入中原的劫運之中。”王凡閉上眼睛,心神徹底沉入對“潮汐之心”浩瀚韻律的感悟中,與青蚨劍意、滄溟水元交融共鳴。他要將在東海的所得——對潮汐、對劫運、對“引勢”的領悟——徹底融會貫通,化為自身更堅實的道基。因為下一場風暴的中心,已不在東海,而是在那即將在淮南稱帝的塚中枯骨——袁術的宮闕之上。守護之路,道阻且長,唯有道心堅定不移,憑借手中之器、鞘中之意,鎮壓八方劫淵。
喜歡三國劫修請大家收藏:()三國劫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