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浩接連拿下青岩鎮及周邊諸多戰略要地,其勢力已然如日中天。
根據地的版圖在地圖上不斷擴張,宛如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洲在荒蕪的淪陷區蔓延。
軍事上,張浩的部隊規模空前壯大,已發展成一支擁有數萬人的勁旅。
為了進一步提升部隊的戰鬥力,張浩毫不吝嗇地消耗大量戰功點,從係統中兌換了一係列頂尖的軍事資源。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一支裝備精良的特種作戰部隊訓練手冊及配套的訓練教官。
這支特種部隊,將成為戰場上的利刃,執行滲透、突襲、斬首等高危任務。
特種作戰部隊的訓練極為嚴苛,遠超普通士兵。
他們在深山老林中進行殘酷的生存訓練,忍受著饑餓、寒冷與疲勞。
學會在極端環境下尋找食物、搭建庇護所,以及悄無聲息地接近目標。
射擊訓練更是精益求精,要求在各種複雜地形和惡劣天氣條件下,都能精準命中數百米外的目標。
戰術訓練則注重團隊協作與應變能力,模擬各種實戰場景。
培養隊員們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迅速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同時,張浩還兌換了一批先進的軍事通訊設備,構建了一套覆蓋整個根據地及周邊作戰區域的高效通訊網絡。
這套通訊網絡能夠實現實時、穩定的信息傳遞,讓張浩在指揮作戰時能夠迅速掌握戰場動態。
及時調整戰略部署,大大提升了部隊的作戰效率和協同作戰能力。
在人才招募方麵,張浩的根據地仿佛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各行各業的精英紛至遝來。
一位名叫葉星辰的金融奇才聽聞張浩的事跡後,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在大城市的優渥生活,投身到根據地的建設中。
葉星辰憑借其敏銳的金融洞察力和卓越的理財能力,迅速對根據地的財政體係進行了全麵改革。
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稅收製度,合理規劃稅收來源。
既保證了根據地有足夠的資金用於軍事建設和民生發展,又避免了對百姓造成過重的負擔。
同時,他積極推動根據地與周邊地區的貿易往來,巧妙地利用市場規律。
將根據地的特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流入。
在葉星辰的精心運作下,根據地的經濟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為軍事行動和各項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科技領域也迎來了一位重量級人物——留洋歸國的科學家沈逸飛。
沈逸飛專攻武器研發與改良,他來到根據地後,一頭紮進了科研工作中。
在係統提供的先進技術資料和張浩全力支持下,沈逸飛帶領著科研團隊取得了一係列令人矚目的成果。
此外,沈逸飛還對現有的槍支進行了改良,通過優化膛線設計和彈藥配方,提高了槍支的射程和精度。
這些科技成果的應用,讓張浩的部隊在與日軍的對抗中占據了更為明顯的優勢。
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張,張浩將目光投向了距離根據地較遠但戰略意義重大的平陽城。
平陽城是一座繁華的商業重鎮,也是日軍在該地區的重要軍事指揮中心之一,城內駐紮著大量的日軍精銳部隊,防禦工事堅固,戒備森嚴。
攻打平陽城絕非易事,需要製定一個周密詳儘的作戰計劃。
張浩先是派遣了大量的情報人員潛入城中,與城中的地下黨組織取得聯係,獲取了關於日軍兵力部署、防禦弱點以及周邊地形的詳細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