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聯盟各部首領領命後,迅速展開行動,與日軍的“蠶食”計劃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李團長從各部隊挑選出一批戰鬥經驗豐富、行動敏捷的戰士,組成了多支遊擊小隊。
這些遊擊小隊猶如靈動的獵豹,在夜色的掩護下,穿梭於日軍修建據點的工地之間。
他們對日軍的施工設施和物資儲備點了如指掌,每次行動都能給日軍造成沉重打擊。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支遊擊小隊悄悄接近了日軍正在修建的一處重要據點。據點周圍,日軍哨兵來回巡邏,警惕性極高。
遊擊小隊隊長觀察了一會兒,示意隊員們分散開來,從不同方向摸向據點。
他們利用地形和陰影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接近了日軍哨兵。隨著幾聲輕微的悶響,日軍哨兵被一一解決。
隨後,遊擊小隊迅速衝向工地,將事先準備好的炸藥放置在關鍵的施工設備和建築材料堆旁。
隨著一聲聲巨響,火光衝天而起,施工設備被炸得粉碎,建築材料也燃起熊熊大火。
日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得驚慌失措,等他們組織起反擊時,遊擊小隊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為了防止日軍滲透,李團長還安排了密集的巡邏路線。
巡邏隊由戰士和民兵組成,他們分成小組,日夜不停地在根據地周邊巡邏。
一旦發現可疑跡象,立即進行排查。在一次巡邏中,巡邏隊發現了幾個形跡可疑的人試圖穿越封鎖線進入根據地。
巡邏隊員們迅速將他們包圍,經過一番盤查,發現這幾人是日軍派來的偵察兵。
巡邏隊員們果斷將其製服,並從他們身上搜出了重要的情報,為抗日聯盟了解日軍的部署提供了關鍵線索。
陸星辰帶領技術團隊爭分奪秒地研製乾擾設備。
他們深入研究日軍的通訊原理,利用現有的材料和技術,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進,終於成功研製出一種便攜式通訊乾擾器。
這種乾擾器可以發射特定頻率的電波,有效乾擾日軍據點之間的通訊聯係。
技術團隊將乾擾器分發到各個遊擊小隊和前沿陣地。
在一次戰鬥中,遊擊小隊在對日軍據點進行騷擾時,同時開啟了通訊乾擾器。
日軍據點內頓時亂成一團,他們發現通訊設備突然失靈,無法與其他據點取得聯係,也無法向指揮部報告情況。
這使得日軍的指揮係統陷入混亂,無法及時組織有效的反擊,遊擊小隊趁機對據點發動猛烈攻擊,給日軍造成了大量傷亡。
同時,陸星辰沒有忘記新型單兵反坦克武器的研發。
他和團隊成員日夜鑽研,參考各種資料和戰場上繳獲的日軍武器,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火箭助推榴彈發射器。
這種發射器體積小巧,便於攜帶,而且威力巨大,能夠在較遠距離對日軍的坦克和裝甲車造成致命打擊。
經過多次試驗,新型火箭助推榴彈發射器的性能逐漸穩定,陸星辰開始組織對戰士們進行操作培訓,為應對日軍的裝甲部隊做好準備。
王營長的情報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他派出的情報人員成功滲透到日軍內部,與一些對戰爭感到厭倦的日軍士兵建立了聯係。
通過這些內線,王營長獲取了日軍“蠶食”計劃的詳細部署和時間表。
原來,日軍計劃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完成對根據地的全麵封鎖,然後在某一個特定的日子發動總攻。
王營長將這一重要情報迅速彙報給張浩。張浩得知後,立刻召集各部首領召開緊急會議。根據情報,他們重新調整了應對策略。
決定在日軍完成封鎖之前,加大對日軍據點的破壞力度,打亂他們的部署。
同時,組織力量在根據地內儲備足夠的物資,以應對日軍的長期圍困。
在王營長的策劃下,情報人員還在日軍內部製造了一係列混亂。
他們散布假消息,聲稱佐藤大佐因進攻失敗即將被撤職,引發了日軍內部的人心惶惶。
一些日軍士兵開始對戰爭的前景感到迷茫,士氣受到了嚴重影響。
在抗日聯盟的積極應對下,日軍的“蠶食”計劃雖然來勢洶洶,但進展並不順利。
抗日聯盟憑借著堅定的決心和巧妙的戰術,與日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破襲之戰。
然而,日軍不會輕易放棄,他們必定會采取更加強硬的手段。
抗日聯盟能否成功打破日軍的封鎖,挫敗他們的“蠶食”計劃,一切都充滿了懸念。
但全體抗日聯盟成員毫不畏懼,他們將繼續為保衛家園而戰,與日軍展開更加艱苦卓絕的鬥爭。
喜歡抗日之大軍閥張浩請大家收藏:()抗日之大軍閥張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